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汤药的故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79765
  • 作      者:
    仝小林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小方治大病,小书管大用。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医汤药来龙去脉的实用小书,分三讲:第一讲汤药之古今中外介绍汤药的历史源流、汤药在中国的使用现状、国外对汤药的认识和应用、汤药的未来;第二讲中医是怎样开具汤药的,从理——汤药的指引、法——汤药的思路、方——汤药的上级、药——汤药的主角、量效——汤药的灵魂、毒——汤药的敌友六个方面告诉您一剂完美的汤药药方的开具要经过怎样的深思熟虑;第三讲我们应当怎样喝汤药,则从汤药的煎煮、服药时间、服药次数、温服与凉服、服药后的护理、服药的饮食禁忌、特殊时期喝汤药的讲究等细节,让一剂汤药发挥出最大、最好疗效。本书既可作为基层中医师参考用书,也适合百姓学习中医中药知识。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汤药的历史源流
  汤,古时称汤液,现称汤剂,在民间被老百姓称为汤药,是中医药最为主要的一种剂型。
  自古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始有医药。《淮南子》曾记载,远古时期人们在采摘果实、打猎的时候,总会感染疾病或中毒。那怎么办呢?神农氏为了让人们不再遭受“毒伤之害”,主动遍尝百草,以身试毒。在这过程中,也发现了有的植物居然具有攻毒、祛病的作用,由此中药起源了……当然,此后中医药又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口尝身受,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药物知识,后人也假托神农氏之名,著有《神农本草经》,这是迄今最早的一部药物专著,也可以理解为一部古代的“药典”。
  晋代皇甫谧认为:“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意思就是,伊尹这个人极其的聪慧,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在当时发明了汤药这个东西,就是将中药材放在水中煎煮,取汁服用,既可以是单味药材也可以是中药复方,这对中医真的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就连后来的医圣张仲景也是扩展了伊尹汤药的应用,在临床上收获了极佳的疗效。后世医家也多认为《汤液经法》一书即为伊尹所著。还有说法称“原百病之起愈,本乎黄帝;辨百药之味性,本乎神农;汤液则本乎伊尹”,并将他们统称为“三圣人”。显然,汤药的创制,使远古时期的医疗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前承百药之用,后启诸医家临床之效,伊尹这个人堪当“亚圣之才”。
  汤药的产生直接影响了一门学科的发祥,那就是中医方剂。后世的《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方剂力著,虽然也涵盖了丸散膏丹等诸多剂型,但不可替代的主角仍然旱疗效直著的汤剂。所谓“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用现在的话来说汤剂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即吸收快、作用迅速、加减灵活、针对性强,故适于急病、新病以及病情较急而亟须荡涤病邪或扶持正气的病证治疗。如仲景在《伤寒论》中所载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证的理中丸,由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组成,在服法中明确指出“然不及汤”,此四味药共同煎煮为汤剂,即理中汤,功效更为卓著且起效迅速。
  二、汤药在中国的使用现状
  1.汤药与中成药各领风骚
  汤药是中医药发展历程中应用最早、最广的剂型,同时,它也最能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可以说,一提起中药,人们脑海中往往先闪现出汤药的形象。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多、社会经济的长足进步,中医药治疗手段的应用也取得了大幅增长。然而,汤药在这其中所占比例却举足不前,中成药的市场份额逐年加大。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国内的各大药厂都乐于将汤剂效方推出中成药制剂;另一方面,当下生活节奏加快,中成药的方便携带、适于储存、服用快捷等优势迎合了人们的需求。当然,在治疗疾病方面,中成药和汤药都各具特色。中成药一是适用于慢病、轻症以及调理身体的需要,如六味地黄丸;另外,一些中成药有利于急症时的快速服用,比如安宫牛黄丸在中风早期的使用。虽然中成药的加工要经过很多提炼、浓缩的步骤,但是总用药量还是较汤药少,效力较汤药轻。汤药更适用于治疗重病、急病,且病势多变、复杂的证候。此外,汤药区别于中成药最大的一点就是灵活,这种灵活体不仅体现在药味的辨证加减,还有煎煮方法、煎煮时间的掌握以及服用方法的不同要求等方面。如感冒后很多人会选择冲服感冒颗粒或者其他类似的中成药,不难发现,有时效果不错,但有时疗效却差强人意。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在于“药”“证”是否一致。最为粗略地看,感冒有风寒、风热、暑湿等不同的证型,兼夹症状又多种多样,使用汤药治疗则能圆机活法。
  ……
展开
目录
第一讲  汤药之古今中外
1.汤药的历史源流
   2.汤药在中国的使用现状
   3.国外对汤药的认识和应用
  4.汤药的未来:优势与问题兼具
第二讲  中医是怎样开具汤药的
一、.理——汤药的指引
1.什么是中医的理
2.医理之大成——中医经典的魅力
3.医理如何指引方药的开具
二、法——汤药的思路
1.什么是中医的治则治法
       2.治法的考量与确立
3.治法为汤药提供思路
三、方——汤药的上级
1.中医方剂的产生与发展
2.方剂的组成、配伍与变化
3.多种剂型,汤剂为首
四、药——汤药的主角
1.中药的药性理论
2.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炮制、配伍禁忌
3.具体中药药味与汤药
五、量效——汤药的灵魂
1.不同的量带来不同的效
2.合理的用量策略和服量控制
3.中医药“量化时代”已然来临
六、毒——汤药的敌友
1.中药的毒性到底是怎样的
2.如何看待中药的毒性
3.毒性也可为我所用

第三讲  我们应当怎样服用汤药 
  一、汤药的煎煮
1.怎样煎药才对
2.药房代煎、配方颗粒与传统煎煮汤药               
  二、汤药的服法
1.服药时间
2.服药次数
3.汤药的温服与凉服
4.服药后的护理
5.服药的饮食禁忌
6.特殊时期能喝汤药么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