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分析》:
1.优势
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的价值链理论可以针对某个具体企业来分析其进行跨国经营的优势。波特认为,一个企业的所有活动可以分为进料、生产、出货、销售、服务五项基本活动,以及采购、技术开发、人力管理、企业基础四项支持活动。这九项活动构成一个价值链。链上各个环节的活动是互相联系或影响的。企业在完成价值链的各项活动中,或以较低的成本或以独特的方式形成较高的产品价值,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当企业把价值链上某环节的活动移至国外进行,使得完成该活动的成本降低或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时,即该企业通过海外活动获得了竞争优势,因而就具有相应的跨国经营能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企业可以进行跨国经营的优势已经多元化,除技术和资金优势外,销售能力、区位因素、低成本生产、综合经营能力等价值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均可以成为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
2.劣势
进入国际市场要求企业必须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品牌、资金、人才等是企业必须具备的竞争因素。国际性品牌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取得高于一般价值之外的附加值,从而直接为企业创造商业利润。许多企业缺少国际知名品牌,这对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来说是一个劣势。同样,资金实力和跨国经营人才的缺乏也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3.机会
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调整和资本要素流动更为广泛,这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需求,开拓海外的广阔市场正是企业扩张的主要目标。发展海外市场可以使企业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跨国经营还使企业进一步扩大了人才、资本渠道,学习到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现今,许多国家都积极地吸引外国企业的投资,为企业进驻提供了绝好条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