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卓越教师培养: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48491
  • 作      者:
    杜伟,任立刚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高师院校教师及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师及管理人员
展开
内容介绍
  《卓越教师培养: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以卓越教师培养为主要目标,以创新机制、优化模式为重点,立足西部实际,在四川师范大学多年改革的基础上,针对中学、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等不同教师培养层次和类型,进行了系统的方案设计。
  《卓越教师培养: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以深化教师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创新培养模式为重点,内容涵盖培养目标调整、协同机制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协同性强、操作性好,能够为相应领域开展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借鉴和参考。
  《卓越教师培养: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供高师院校教师及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师及管理人员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卓越教师培养: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一)依托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提升专职教师队伍的水平
  依托学校正在实施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物理师范专业专职教师队伍的水平。①以学校组织实施的“学科教学论人才培养计划”为依托,加强对本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资助,提高物理学科教师教育队伍水平。②以我校建立的四川省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为依托,完善本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分层次、分类型加强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提升。③加强物理教师教育优秀人才培养,继续依托学校学科教学论人才建设计划以及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等,通过结对共建、深入基层长期实践等多种方式,培育物理学科教师教育优秀人才。④以学校实施的“学科教学论教师海外研修项目”为契机,选派物理教师教育后备人才到境外高水平大学访学进修、交流访问、攻读学位,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二)以“卓越教师计划”为契机,完善教学团队的建设
  以学校持续实施的“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为依托,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本着“协同构建培养团队、协同共赢发展”的原则重点开展以下工作:①继续加强物理学科教师教育团队建设,在现有“教学能力训练团队”和“自制教学仪器团队”的基础上,加强高校与中学之间的协作,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教师数量、优化团队结构、加强团队协作、提升团队水平。②加强物理学科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协同地方政府、中学、教研机构分领域共建物理教师教育共同体,三方成员定期开展培养规模预判、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更新、教学策略实施、师资队伍素养提升等全方面的合作,逐渐形成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合作机制。取得四川师范大学物理教师教育团队成员与中学物理教师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建设成效。③继续完善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的管理和使用办法。四川师范大学教师进驻中学和地方教育科研院所,以“置换研修”的方式参与中学物理教育研究与实践,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加强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全方位合作;另一方面,中学物理教师及地方政府的物理教研人员到大学形成“双师”团队,担任教育硕士导师、本科生兼职教师、教育实践指导老师、课外实践指导教师等,共同参与本科生和教育硕士的理论课、实验技能和实践实训等课程授课、精品课程共建共享,把大学物理教师和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师资队伍建设和地方教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一支“数量充足、水平较高、开放融合、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三)继续以活动为纽带,推进教师共同体的建设
  在目前顶岗支教、课题研究等形式的合作基础上,为推进教师共同体的建设和中学物理卓越教师培养团队综合素质的提升,计划继续以活动为纽带拓宽合作途径。①双向互聘交流:继续实施并不断完善到中学及相关机构顶岗挂职制度,完善相应的政策保障、考核要求,确保物理教育领域教师每5年累计挂职不少于一年,并与中学、教研机构保持常态长久联系;通过“双导师制”、“以赛促教”等方式,定期举办中学物理指导教师和我单位指导教师在课程内容协定、实践实施环节、教研活动等方面的联动,定期举办指导教师专业技能展示或竞赛,以提升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②推进协同教研,加强与中学间的协同,针对物理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项目为依托,组建核心研究团队,促进我单位与中学之间的协同,获取一批高质量教学改革成果;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教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围绕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中学教师的数量、结构、质量等需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教研机构在政策研究、现状调查方面的协同,强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共同推进物理学科教学论的发展与建设;按照“开放融合”的原则,加强与国内尤其是本区域高校之间、境外高校之间物理教育方面的协同教研、优势互补、协同推进,围绕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协同攻关,提升物理教师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③继续推进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提升项目。在学校已有的“中学名师培育项目”基础上,继续加强中学物理名师队伍建设,履行高校支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并为开展物理教师教育改革、促进物理教师教育发展初步丰富的人力资源,主要工作包括推进实施“天府物理名师培育计划”(协同四川省教育厅和各市教育局开展),继续做好“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及对口委托物理教师培训项目,继续接受中学物理教师在职进修,继续建设中学物理课程研究与教学示范基地,物理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贯通开展等。
  ……
展开
目录
第1篇 《西部复合型卓越中学教师培养综合改革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五、保障措施
六、预期成效

第2篇 《研究实践型卓越幼儿园教师融合培养项目》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五、预期成效

第3篇 《西部地区卓越中学历史教师培养项目》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五、预期成效

第4篇 《西部地区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项目》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五、预期成效

第5篇 《西部地区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项目》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第6篇 《西部地区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项目》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五、预期成效

第7篇 《西部地区卓越中学地理教师培养项目》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五、预期成效

第8篇 《西部地区卓越中学化学教师培养项目》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五、预期成效

第9篇 《西部地区卓越中学英语教师培养项目》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五、预期成效

第10篇 《多质型省域复合型小学全科教师分类协同培养模式创新》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五、预期成效

第11篇 《信息技术一类卓越中职教师协同培养》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