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基础研究文库:阿拉伯及周边地区汉语教育研究》:
(三)关于突尼斯汉语教育的建议
随着突尼斯汉语教育的不断发展,一直以来存在的学科建设、师资和教材等“瓶颈”问题也更加清楚地暴露出来。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在突尼斯进一步推动汉语教育,让突尼斯的汉语教育能赶上阿拉伯一些比较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在现阶段应采取相应对策,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协助当地汉语教育和汉语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方面,要坚持把主流社会作为汉语推广工作的重点。突尼斯汉语教育的重点,还是要放到主流社会上来,把主流社会的学校作为扩大汉语阵地的主要目标,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做法:第一,加强中国语言文化宣传,组织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推广宣传活动。比如针对学习汉语的突尼斯学生,继续提供“汉语桥”专项基金,组织汉语俱乐部,编写汉语学习期刊,组织汉语演讲、歌曲比赛、知识竞赛等文体活动,定期放映中国电影,给学生创造接触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机会,培养他们对中国的友好感情。第二,协调使馆及文化处继续以汉语教育作为宣传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平台,请当地媒体采访,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为汉语教育和推广做广告。第三,利用教育部已在5所主流社会中学开设汉语课的契机,继续扩大在主流社会开设汉语课程的规模和数量。第四,在保证基础汉语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专门用途汉语教育的建设,关注就业机会,明确培养目标,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调查显示,经贸、旅游、法律等方面的专门用途汉语教育很有市场,突尼斯相关部委也需要这方面的汉语人才。可以尝试在高校开设实用性和目的性很强的汉语选修课,以提高突尼斯学生的汉语水平。
另一方面,要考虑建立孔子学院。在突尼斯建立孔子学院可以行使语言教学、教育交流及文化传播等诸多职能。孔子学院可以利用自身的图书资源,向学习汉语的突尼斯学生借阅中文教材、学习用书和中文报刊等,组织汉语研究和汉语实践活动,定期放映中国电影电视节目,宣传中国文化和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成就,让更多的突尼斯人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这样,孔子学院将成为突尼斯汉语教育和推广的一大平台。
总之,突尼斯汉语教育虽开展多年,但总体水平与阿拉伯其他国家相比仍相对滞后,汉语教育的对象仍囿于个别大学学历教育的范围之内,教学方式仍以汉学研究和翻译为主,没有进入主流社会。尽管如此,随着中突交往的深入,中突贸易进一步扩展,突尼斯对汉语人才的需求也一定会日益迫切。因此,在世界性的汉语学习热潮的影响下,在阿拉伯其他国家的带动下,突尼斯的汉语教育一定会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发展态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