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的视角与创新观点
1.研究的视角
我们的分析视角为资源视角,就是从资源的特性出发分析都市圈形成及其变化的内在规律。本书从资源的角度出发,注重对资源内在特性的研究,从丰富多样的资源属性中分辨出“资源的共享性”,也即是制度经济学所界定的“资产公共领域”。因为它的存在,客观地潜藏了丰富的“资源租金”,从而吸引了多元利益主体竞相追逐,进而出现了不同利益主体在某一空间地域的集中,这是地理相邻性的体现,也就是通俗所谓的企业“扎堆”。
与此同时,利益主体在一定地域的集中又客观地形成组织邻近性的产业集群,产生企业问在产业集群层面分工合作的“共享性资源”,它蕴涵着丰富的“合作剩余”,从而实现利益主体由“扎堆”向“集群”的转变。
因此,本书研究的目的是,从资源的角度出发,探索支撑都市圈动态演进的动力机制。主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支撑都市圈演进的统一的逻辑基础,先人为主地说就是共享资源基础;二是都市圈变化的动态特征,都市圈是动态变化着的,其差别就在于共享资源的来源基础不同;三是理出一个促进都市圈演进的政府共享性资源提供线索。
2.本书主要观点
我们的想法是,从区域都市圈经济集聚引发的资源冲突现象人手,揭示其背后利益主体的行为目标,不仅如此,还要更为深入地揭示资源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这就需要从资源的利用出发研究资源,并能动态地看待资源利用的变化,把社会人文资源也纳入资源的范畴,理清资源冲突或者竞争的变化特点及其规律。然后结合区域都市圈的形成说明区域资源之于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意义。
主要的观点可以归纳如下:(1)资源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源不可分割也难以明晰资源共享性,这其实也就是制度经济学对财产分析所说的产权的“公共领域”,而不是资源的稀缺与人们需要的无限之间的矛盾,更不是资源不同利用方式之问的矛盾。(2)资源的共享性是资源属性之本质属性,由其存在的范围所决定,也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相关,而且不同资源的存在特点不同,于是利用的方式也就多种多样,至少是并不仅有国有国营一种方式,也不是一律归政府管理就有效。(3)资源除了既有存在的自然资源外,还有更为普遍和重要的社会人文资源,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