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32个投机信条》:
同时,他们认为,股价会与上市公司未来的利润状况形成“理性”的联系。
这就是风靡一时的有效市场理论。它假想了一个完美的理性世界,同时也假想“所有的股价都反映了所有的信息”。
在传统经济学鼓吹有效市场理论,并假想“完美的竞争和完美的认识是可以达到”的时候,索罗斯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同时,对这些经济学家在需求与供给曲线形态上的臆断,索罗斯也持批判态度。
经济学家声称:在市场上,那些根据自己喜好程度进行选择的消费者,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知道选择的余地是什么。索罗斯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他认为:“供求曲线的形态不会有人提供,因为这两者把消费者对待商品市场的期望具体化了。”他坚信在这一方面自己认识得更深,也更有发言权。
索罗斯说:“一般来说,我认识事物的洞察力就是非完全认识论在行动中的作用。传统的经济学建立在均衡论基础之上,他们认为供求均衡相等。但是,如果你发现我的非完全认识论在我们认识世界这一行动中的重要作用时,你就会发现你所做的恰恰是不平衡的。”
索罗斯这样解释自己的观点:许多投资者相信自己能“预料”未来市场的发展,也就是说,他们能在市场未来来临之前,就开始考虑到未来的市场行情与发展状况。
索罗斯认为这纯粹是“胡说八道”与“无稽之谈”。他说:“对于未来状况的任何幻想都是带有偏见的、不完全的。我不认为事实和信念是自发独立存在的。相反,我在阐述反射论时,就强调‘片面是改变了的事实’。”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