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印度产业政策演进与重点产业发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2007350
  • 作      者:
    沈开艳等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印度产业政策演进与重点产业发展》研究是在考察产业政策总体变迁状况以及不同阶段演进重点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时期产业政策对相关重点产业的支持与促进,同时探讨重点产业的发展以及对产业政策的督促与倒逼机制。从横向而言,是在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水平变动的背景下,考察印度产业政策有效顺应世界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变动的需求,不断有效推进产业政策的发展,并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通过产业政策推动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
作者简介
  沈开艳,1966年出生,经济学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先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印度尼赫鲁大学作访问研究。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印经济比较等方面的研究。曾出版《中国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2003)、《聚焦大都市》(2004,合著)、《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研究——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2008,合著)等6部专著。在CSSCI上发表经济学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在相关产业政策的带动下,印度重点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以软件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充分表明了产业政策对推动重点产业的重大作用。《印度产业政策演进与重点产业发展》从产业政策理论与产业发展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逐步深入探讨印度产业政策的演进与重点产业的发展脉络,力求从理沦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印度整个国家产业政策与发展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
精彩书摘
  《印度产业政策演进与重点产业发展》:
  从印度独立后至1991年推行自由化改革前实行的经济政策或推行的经济改革来看,印度在经济政策的实施上既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着局部的变革或调整。在这段时期里,印度工业体系基本形成,但是由于公营经济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并受到严格保护,所以公营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非常弱,效率也比较低;印度私营经济的发展长期受到抑制和限制,经历了以上历届政府的局部调整,私营经济还是一直处于发展之中,一旦政策松绑,其活力就会得到极大的释放,这也为市场化改革后印度私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农业政策方面,1991年改革前的历届政府都比较关注农业的发展,也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但是成效不一。总的来说,印度农业在独立后之改革前获得了较大发展,不仅基本解决了印度的粮食问题,还会有一定的剩余供出口。
  另外,从英迪拉·甘地政府开始关注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为改革后印度软件业甚至是服务业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从整体上看,虽然经济政策或产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客观来看政策的实施仍为印度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1991年之后印度实施的产业政策(1991年至今)
  1991年印度进行了以“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和全球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也掀开了印度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幕,经济改革将印度经济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改革后的历届政府也在比较和借鉴之中不断调整产业发展的政策,使得印度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更具有竞争力,带动了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拉奥政府时期的产业政策
  拉奥政府清晰地认识到1991年经济危机的根本症结是经济结构问题,因此,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对印度经济进行战略性剧烈的结构调整。1991年8月,拉奥政府的财政部长曼·辛格在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做政府政策陈述时表示,印度“改革进程的重点是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比过去更多地利用外国投资和技术,提高公营部门的效益并使其范围合理化,改革金融部门并使之现代化,以便它能更有效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拉奥政府推行的经济结构改革涉及多个方面,因而实施的产业政策也涉及多个方面。
  1.实施新的工业政策
  在产业政策领域,改革旨在使统得过死的工业保护体制转向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国际竞争,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新工业政策让私营部门更大程度地介入重要经济领域,除涉及安全、战略、有污染的15种工业外,企业投资不再需要生产许可证。原先保留给公营部门专营的工业由17种减至8种,其余向私营部门和外资开放。同时还修订《垄断与限制性贸易行为法》,取消了对企业资产的规定,而且企业今后在扩大生产、生产多样化和兼并其他企业等方面也不再需要政府的许可。
  2.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软件产业发展
  在1991年印度推行全面的经济改革之后,政府又陆续出台了很多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措施,其中包括降低电信收费,取消对软件产品的进口限制,并降低软件产品进口关税。1995年对所有软件产品的进口关税降到10%,硬件产品的关税降为40%-55%,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产业政策理论与产业发展理论的经典回顾
第二节 印度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书的理论价值、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第一节 产业政策的定义、类型和实施工具
第二节 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
第三节 印度产业政策实践对产业政策理论的验证

第三章 印度产业政策演变进程和产业发展状况
第一节 印度产业政策演变进程
第二节 印度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特征
第三节 印度产业政策实施效果评析

第四章 印度信息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演进
第一节 印度信息产业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印度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第三节 印度信息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第四节 印度信息产业政策的评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印度新能源产业政策演进和产业发展:严峻能源形势下的创新和突破
第一节 印度能源开发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印度各类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实施
第三节 印度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第四节 印度新能源产业政策的评价及启示

第六章 印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演进
第一节 印度生物医药产业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印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第三节 印度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第四节 印度生物医药产业政策评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七章 印度汽车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演进
第一节 印度汽车产业政策实施的背景
第二节 印度汽车产业政策演进和具体内容
第三节 印度汽车产业政策实施的效果
第四节 印度汽车产业政策评析及其未来趋势预测

第八章 印度金融业发展与产业政策演进
第一节 印度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和进程(1991年之前)
第二节 1991年后印度金融产业发展的政策分析
第三节 印度金融产业政策实施成效
第四节 印度金融业改革和政策调整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

第九章 印度农业发展与产业政策演进
第一节 印度支持农业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分析
第二节 印度农业政策实施成效分析
第三节 印度农业产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以及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第十章 中印产业政策比较
第一节 中国产业政策的概述
第二节 中印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比较分析
第三节 中印产业政策的效应比较分析

第十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印度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趋势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政策
第二节 全球化与印度产业发展趋势

附录:中国和印度国家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印度国家竞争力状况
第二节 当前中印竞争力比较
第三节 中印竞争力发展的未来预测
第四节 中印合作,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可行性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