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制度悖论视角下包容性创新的实现路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59606
  • 作      者:
    李玲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玲,管理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企业创新管理、科技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71402192)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批准号:CSQ14008)。在《南开管理评论》、《科研管理》、《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in China》、《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管理学报》等期刊和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2011年、2012年所写论文曾获湖北省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专业委员会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现任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IACMR)会员。
展开
内容介绍
  《制度悖论视角下包容性创新的实现 路径研究》针对制度悖论的现实背景,提出了包容性 创新理念,总结和提炼出制度悖论下包容性创新的实 现路径,并围绕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 证研究,得到结论和启示,为国家促进企业创新的宏 观政策制定以及为企业的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第1,从政府补贴的视角,就制度悖论对企业创 新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
  第2,选择中国光伏产业中一家典型企业(无锡 尚德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对尚德模式发展 历程的纵向考察,收集公司年报数据、内部文档等多 种数据来源,经过严谨分析和整理,总结制度悖论视 角下企业创新动态演进过程中政府和市场交互作用对 企业成败的影响,界定、厘清政府和市场在企业创新 过程中的作用边界,从而为包容性创新路径的实现提 供负面标杆和鲜活的案例支撑。
  第3,围绕实现包容性创新的路径一:创新要素 协同配置与有形之手的作用分析,探讨“双核协同驱 动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第4,围绕实现包容性创新的路径二:内外部治 理机制协调发展及其功效分析,研究产品市场竞争( 外部治理机制)与股权集中、两职合一(内部治理机制 )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第5,围绕实现包容性创新路径三:战略互动与 融合和企业价值提升,对高管身份跨界、战略依存与 企业创新绩效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最后,对前面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在 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并指出本书存在的研 究局限,对后续研究做了进一步展望。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  包容性创新提出的现实背景
二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內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  包容性增长理论
二  资源依赖理论
三  委托一代理理论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
一  制度悖论
二  包容性创新
第三节  制度悖论视角下包容性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  创造公平发展机会
二  促进创新要素的协同配置
三  推动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协同发展
四  提高政治战略和市场战略的互动与融合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悖论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问题聚焦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股权性质、政府补贴与企业自主创新
二  政府补贴与企业自主创新
三  公司治理结构的调节作用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样本和数据选择
二  变量的测量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度悖论视角下企业自主创新的案例研究——“尚德模式”反思
第一节  自主创新的“尚德模式”
一  “尚德模式”概述
二  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大事记
三  尚德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第二节  光伏产业的市场环境约束
一  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供求态势
二  中国太阳能电池市场供求态势
第三节  光伏产业相关政策演变
一  世界各国光伏发展政策
二  中国光伏发展政策
第四节  尚德困境的成因分析
第五节  政府作用的重新思考
第五章  创新要素协同配置与有形之手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双核协同驱动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
二  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  数据选择和研究模型
二  特殊变量的计算及数据的选取
三  一般变量的测量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  R&D经费和R&D人员配置效率的估算结果
二  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统计结果
三  协同驱动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统计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外部治理机制协调发展及其功效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自主创新
二  股权集中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
三  两职合一与企业自主创新关系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  样本和数据选择
二  变量的测量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  独立样本T检验
二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  多层变量回归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战略互动与融合和企业价值提升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
一  战略依存的概念
二  企业政治战略
第二节  假设提出
一  高管“身份”跨界与非公企业价值
二  战略依存与非公企业价值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二  研究变量的定义说明与模型建立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  样本特征
二  描述性分析
三  高管“身份”跨界与非公企业价值
四  结构不确定和竞争强度的调节效应检验
五  跨界战略与研发战略的依存对非公企业价值的影响
六  跨界战略与广告战略的依存对非公企业价值的影响
七  跨界战略、研发战略和广告战略的依存对
非公企业价值的影响
八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制度悖论之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
二  创新要素协同配置与企业自主创新
三  内外部治理环境协同发展与企业创新
四  政治战略和市场战略互动融合与企业创新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  促进创新要素协同配置的对策建议
二  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之间的包容对策建议
三  针对内外部治理环境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四  针对政治和市场战略之间包容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  协同驱动力是研发经费与研发人员投入协同配置的结果
二  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涉及投入、产出,中间过程亦很重要
三  以往研究对创新绩效指标衡量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
四  本书考虑的是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合作或者共谋,共同获取私人利益
五  企业战略决策很大程度上是企业高层管理者认知能力、价值观、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反映
六  变量的测量方法有待改善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