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四气调神/黄帝内经说什么系列》:
1.祝您称心如意
梁冬:现在,我们要学习《素问》的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请徐老师给我们破一下题。
徐文兵:在《素问》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里,我们已经聆听了黄帝老师岐伯的谆谆教诲,他诲人不倦,反复提到,上古之人——幸福快乐的人都能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按照阴阳的变化规律去做的,而一些不善于养生的短命之人呢,他们则是“不知持满,不时御神”。
“不时御神”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说他们不按昼夜和四季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生命的节奏。
梁冬:因为生命是有节奏的。
徐文兵:生命的节奏要是和大自然的节拍一致的话,你的日子就过得很顺。否则的话,你就活得很累。所以岐伯在提到什么是“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时,特别强调说:圣人、贤人也是根据四季的变化(调于四时)来安排自己身心作息节律的。这样,“调于四时”的内容就被他扩展开了,归结成一篇大的文章,就是我现在要讲的“四气调神大论”。
梁冬:“调神”作何解释?
徐文兵:就是说人的意志,也就是我们出生后被培养出来的后天理性思维,可以干什么用呢?可以慢慢用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排起居作息,然后调摄自己的魂魄。
魂魄是先天赋予你的,改变不了,但你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让自己的心和意和谐共振,让“神”本能地去按照你的意愿,按照一种新的规律去做,去发展,这就叫“调神”。
梁冬:心和意显然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昵?
徐文兵:举个例子,过年时我们经常说:祝您万事如意!其实还有一种更好的说法,叫“祝您称心如意”。很多人认为这两句话的意思一样,都是排比句,“祝我好”的意思,但这是不对的。
大家观察一下,生活中很多东西是称心的,但未必如意。如意的,未必就称心。
梁冬:此话怎解?
徐文兵:“心”是先天赋予你的那个本心,是本能的东西,不以后天意志为转移的。而“意”是人出生后被灌输培养、教育出来的。禅宗有个故事,说一个小和尚跟着老和尚第一次进城,小和尚从小就在庙里长大,没见过世面。走到大街上,突然看见许多花姑娘,他就问:“哎,师父、师父,这是什么?”师父说:“老虎啊,那是老虎,是要吃人的。”
晚上回到庙里后,师父看小和尚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就问:“你干吗呢?”小和尚说:“我想老虎。”
这就是心和意的区别。小和尚发自本能、发自内心地喜欢看美丽的姑娘,想和她们亲近,这是他的本心,可他师父灌输给他的是什么呢?说那是老虎,要吃人的,很危险。这就叫“意”。所以小和尚的“心”和“意”就会老打架,这就是心和意的不一样。
小和尚将来怎么办呢?要么就顺心去做,一般就是还俗回家了,娶个老婆;要么就是消灭自己的欲望,慢慢地把出于自己本心的这种性欲——来自于先天本能的能量引导到另一条路上,去参禅悟道,开慧,转化成一些更高级别的快感。他有两条路可走。
梁冬:这不是存天理,灭人欲吗?
徐文兵:这不是灭人欲,是引导人欲。他要是灭人欲,干脆把自己阉割,做太监得了。把这种先天本能的能量引导到另一条路上,这叫开慧!
还有一个例子也能说明“心”和“意”的区别,比如丈母娘选女婿的时候,她是动心还是动意?
梁冬:应该是动意了。
徐文兵:丈母娘挑女婿,一般会说:哎,这孩子有什么学历啊?是不是博士、硕士啊?有没有车?有没有房子啊?什么单位呀?结没结过婚?带没带小孩等等。她考虑的都是理性的、后天的一些东西。
那闺女选老公,她考虑的是什么问题呢?
一般来讲,她是先动心:这个人让我怦然心动,让我心头撞鹿。很多剩女找对象找不着,什么原因?没感觉。什么叫“没感觉”?没动心!没动神!碰上有感觉的都结婚了。所以矛盾在哪儿呢?闺女看上的人,让她怦然心动的人,丈母娘看不上,还说:“唉,你怎么对一花花公子动心?要钱没钱,要房没房,外面还搞着好多女人。”
女孩子说:“没办法,我就爱上他了。”这说明什么?称了闺女的心,没满足丈母娘的意!当丈母娘介绍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哎,很好,有学历,有收入。什么什么都挺好的一个男人来了,很reasonable的一个男人,但放到女儿那儿呢,没感觉。这叫满了丈母娘的意,没动闺女的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