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幼幼集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7742887
  • 作      者:
    (清)陈复正辑订
  • 出 版 社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可借复本: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医古籍必读经典系列丛书:幼幼集成》是每一位中医临床工作中必读图书,是研习中医历年来经典学术专著,是学术界公认的最佳版本,主要体现了实用性、代表性、学术性、普遍性,各种中医临床医师珍藏和工作中案头书、必备图书。
内容介绍
  陈复正,号霞飞,生卒年不详,广东罗浮人。清代乾隆间儿科名医。因幼禀多病,辄究心医药,稍长即事道家性命之学,遂医道兼修。乃飘笠云游,以医道济人,无论绅衿巨卿,或至微至贱,皆随缘而治,救治者多。尤擅儿科,且于儿科独有卓见,力辟惊风之讹,反对滥用毒劣之药。《幼幼集成》一书,乃为而儿科辟妄救弊而作。
  《中医古籍必读经典系列丛书:幼幼集成》是汇集儿科诸家之说,并参以己见编撰而成。其无论是在儿科理论,还是在诊断治疗方面,都有独到发挥。特别是其将繁复的指纹望诊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并以三关测轻重,即“风轻、气重、命危”,至今为临床所采用。又如先引用《内经》原文,后分析辨证,加以方药。如治小儿哮喘,后附有五虎汤、葶苈丸、千缗汤、补肾地黄丸、痰喘方、苏陈九宝汤、牛黄夺命散、人参五味子汤、贞元饮、理阴煎等。除此之外,亦有哮喘之简便方,如化痰丸、坠痰丸和清金丹,方治详尽,为临床治疗应用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惊风辟妄以及痉病的治疗方面,独具卓见,既有补偏救弊之功,又有临床实用参考价值。其对万氏麻痘、小儿脉诊、指纹辨证等,都有重要的发挥。收方即有正方,又附有简便经验之方,颇为实用,故该书为儿科重要的临床参考书,颇值一读。
精彩书摘
  治横生逆产,胞衣不下,并落死胎,用蓖麻子四十九粒,去壳研烂,于产妇头顶心剃去少发,以蓖麻膏涂之。须臾,觉腹中提上,即宜除下,却急于足心涂之,自然顺生。生下即速去药,迟则恐防肠出。如胞衣不下,贴足心即下。
  乡村僻壤无药之处,不幸遇此。即觅花椒叶、香圆叶、柚子叶、茱萸叶、生姜、生葱、紫苏,浓煎汤一盆。俟可下手,即令产妇以小凳坐盆上,浇汤淋洗其脐腹阴户,久久淋洗,气温血行,登时即产。以上诸叶,少一二味亦不妨。
  治死胎不下及胞衣来迟,用黑豆一升炒香熟,人醋一大碗,煎至六七分,去豆取汤。分三次服之。以热手顺摩小腹,其胞胎俱下。
  又方用冬蜜一大杯,以百沸汤调服之,立下;如胞衣来迟,再服一碗,即下。
  治产难及横生逆产,或血海干枯,以致胎死不下,惶惶无措,死在须臾,急用皮硝五钱、熟附子一钱五分,好酒半杯、童便半杯,同煎三沸,温服立下,百发百中。
  方治产妇元气弱极,胞衣来迟者,用真青化桂三钱、当归、川芎各钱半,酒煎,热服立下。
  下死胎用麦芽半斤,捣碎,水二大碗,煎至一碗,服之即下。
  又方天花粉四钱(酒炒),上肉桂、淮牛膝、淡豆豉各三钱,用水二碗,煎至一碗,热服即下。
  熟料五积散(附论)此方专治妇人产后外感内伤,瘀血不行,痰凝气滞,头疼身痛,恶寒发热,心腹疼痛,寒热往来,似疟非疟,小腹胀满,伤风咳嗽,呕吐痰水,不思饮食,胸紧气急,手足搐搦,状类中风,四肢酸疼,浑身麻痹,凡产后一切无名怪证,并皆治之。
  ……
展开
目录
卷一 
赋禀 
护胎 
指纹晰义 
指纹切要 
三关部位歌 
浮沉分表里歌 
红紫辨寒热歌 
淡滞定虚实歌 
纹形主病歌 
小儿脉法 
《内经》脉要 
四脉主病 
主证 
总括脉要歌 
脉证宜忌歌 
保产论 
难产七因 
产要 
附:血晕气脱案 
小产论 
初诞救护 
调燮 
脐风论证 
用火口诀 
集成神火图 
集成神火歌(指明火穴) 
宜用火者 
切忌火者 
附夏禹铸治脐风灯火法(夏氏脐风火图) 
回生艾火 
初生护持 
勿轻服药(附冯楚瞻论) 
药饵之误(张景岳) 
看病诀 
寿夭辨 
……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