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
万丈高楼平地起。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必须有务实的精神,必须从实际出发,分阶段有步骤地去实现。没有远大的理想,容易迷失方向。没有务实的目标,容易陷于空想。只有在最高理想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中,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趋近远大理想。如邓小平所言:“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
1921年党的一大确认了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但由于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缺乏研究和了解,还无法提出适合国情的民主革命的明确纲领。1922年7月,党的二大开始把共产主义理想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统一起来。大会通过的宣言指出了党的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同时,宣言也指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也就是民主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民主革命的区别,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如周恩来所说:“中国共产党就是带着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伟大气概开始的。”
此后,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工人运动,初步开展农民运动,并于1924年同国民党实行合作,协力北伐,掀起轰轰烈烈的“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大革命高潮。但由于蒋介石和国民党叛变革命,处在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斗争经验,加之共产国际指导的失误,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走向失败。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党的八七会议,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大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但党内三次“左”倾错误路线的推行,给党和红军造成极大损害。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步步入侵、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局面,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卓有成效的努力,迎来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
在全民族抗战时期,毛泽东系统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他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包括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民主革命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在于无产阶级是否掌握领导权。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就在于它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毛泽东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就是推翻外来的民族压迫,废止国内的封建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联合一切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就是在土地问题上实现“耕者有其田”,允许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存在,银行、铁道、航路等关系重大者由国家经营管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同时,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