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介绍和研究毛泽东解读《四大名著》的情况和经验的学术专著。
★本套书从“毛泽东读四大名著”这个具有诱惑力的课题切入,广泛搜求相关专题资料,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毛泽东阅读、欣赏、评论、运用四大名著的众多十分精彩、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片断,条理清晰地总结了毛泽东解读、运用四大名著于人生道路和革命生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的宝贵经验,展示了毛泽东对于读书,对于做人,对于干好事业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生观念,从中可以看到毛泽东思想的博大精深;看到毛泽东的政治智慧、军事韬略、组织才干、外交风度、人才理念、人生感悟……
★全套书风格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文字简练,事例丰富,史料翔实、全面,语言极具感染力。
《水浒传》几乎伴随了职业革命家毛泽东的一生,毛泽东的全部革命生涯受到了《水浒传》的很大影响。毛泽东爱读《水浒传》,善解《水浒传》。这部描写古代江湖好汉造反起义的传奇小说,在他的精神锻造、意志磨砺和性格形成中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他也让这部反映古代农民革命的小说在现代革命中发挥了作用。
本书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水浒传》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和点评者的评论,以及对《水浒传》版本的关注;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梁山好汉革命精神、斗争艺术、经验教训的提炼、阐扬和运用;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小说人物的漫议、分析和引证;第四单元是毛泽东解读和运用《水浒传》在政治生活中受到误解的辩驳以及晚年他发表谈话引起“评《水浒》”运动的评析。总之,本书把一位革命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整个情况和新鲜见解全部展示在读者面前。
李锐在其著作《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中曾这样说过:“毛泽东自少年时代起就爱读《水浒》,到老而兴趣依然。不管他对《水浒》的各种评论,是否尽都公允、正确,但他确实是一位爱读《水浒》者,善读《水浒》者。”
诚哉斯言。爱读善读《水浒传》,贯穿了毛泽东的一生。当人们回顾他那充满传奇色彩、轰轰烈烈的一生时,常常忆到他那极富个性的阅读《水浒》的故事。
把“经书”放在“杂书”上面
像许多读书的少年那样,私塾时代的毛泽东不爱正课爱业余,不喜“经书”喜“杂书”。所谓经书,即四书五经;所谓杂书,即传奇小说。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保安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在私塾读书情况时说:
我读过经书,可是并不喜欢经书。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岳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那是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瞒着老师读的。老师憎恨这些禁书,并把它们说成是邪书。我经常在学校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经书把它们盖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第9页)
这里说的“关于造反的故事”,当然首推《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精神”
我让你找本《水浒》
施耐庵有一肚子火气才写《水浒》
《水浒传》是反映当时政治情况的
找一部金圣叹批的《水浒传》
《水浒》三种都要出
中国农民富有民主传统
我看老百姓还是喜欢道教
每次起义都是被逼上梁山的(逼上梁山之一)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逼上梁山之二)
后来逼上梁上非打不可(逼上梁山之三)
这支队伍统帅得好
梁山伯也做城市工作
高级将领中就有做特务工作的
梁山泊就实行了这个政策
四海之内皆兄弟
历史上“水寇”曾演过无数的武剧
你们也没有对付日本人的“蒙汗药”
很喜欢看《打渔杀实》
要研究故事里的辩证法
《三打祝家庄》很有教育意义
宋江起义与农民战争(宋江之一)
我们造反跟宋江差不多(宋江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