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躁动的帝国2 太平洋上的大国争霸
0.00     定价 ¥ 4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9093082
  • 作      者:
    [美]迈克尔·亨特(Michael H.Hunt)、斯蒂文·莱文(Steven I. Levine)
  • 译      者:
    宗端华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02-0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首部集中揭露美国谋求,亚洲霸权的战略性巨著。
  从美国在亚洲的四场大规模战争,看懂美国构建太平洋帝国的扩张道路与军事战略。
  4场惨烈战争,7个环太平洋国家大混战,时间横跨75年;
  440万铁血军魂,书写一部太平洋上的大国争霸史。
  全面梳理美国与亚洲诸国近百年的血腥纠葛,
  深刻剖析美国的亚洲野心、军事战略及最终命运。

展开
作者简介
  迈克尔·亨特(MichaelHunt),外交史界常青树,美国前国家顾问,美国“杰出学术成果奖”获得者,美国外交关系史学家,迈克尔·亨特专攻美国外交关系史已有40多年,曾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和科尔盖特大学,现任北卡罗来纳大学终身名誉教授。同时他还是《外交史》《美国外交》等重要刊物的常驻编辑,著有11部权威性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透视美国谋夺亚洲霸权的百年历程,探寻当前亚太地区纠纷的历史根源。
  美菲战争、太平洋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是美国自19世纪末起在亚洲进行的四场大规模战争。按照常理,这四场战争应该是独立个案,但本书作者认为,这四场战争实际上是美国在亚洲建立太平洋帝国的分阶段尝试。
  基于近年来陆续公布的秘密文献,作者从美国人的角度出发,对这四场战争给予同等关注,追溯了跨越75年的历史,立体呈现了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政治野心、军事优势以及最终失败的命运,充分展现美国在亚洲谋求霸权的兴衰历程。
  同时,通过这四场战争,作者清晰地梳理了美国与亚洲诸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为目前寻求和平崛起却遭遇美国百般遏制的中国提供现实的借鉴。
  美国、中国、日本、印度、韩国……拥挤的太平洋,究竟容得下几个国家?

展开
精彩书摘
  第4章
  殖民有道
  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要征服整个菲律宾,仅靠军事占领是不够的,美国必须使用更多策略。对于游击队活跃的地区,尤其需要利用菲律宾内部的分裂对其进行离间的非军事策略。麦金莱采用了一种传统的离间手段——分而治之。在地方武装的领导人中制造分歧,或者拉拢革命人士投向美国阵营,比一味使用武力更可能实现目的,而且还能减少帝国的成本与伤亡。被拉拢的菲律宾人可以加入美国的下属机构,负责大量行政管理和维持治安的工作。
  要使潜在的或实际的敌人成为合作者,就需要制定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美国人深谙此道。从1899年到1901年,麦金莱政府和菲律宾精英阶层之间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协议。根据该协议,菲律宾要求独立的谈判将被终止。而作为交换,美国政府允许大批菲律宾地方精英参与国家管理,并扩大其参与管理的范围,直至菲律宾最终独立。至1901年,这一协议严重削弱了革命抵抗力量,美军也因此能够对游击队施以野蛮的军事镇压。到1902年,菲律宾民族革命的火种已经摇曳不定,行将熄灭。
  “仁慈地同化”
  早在1898年,吞并菲律宾还只是战略目标的时候,麦金莱就已经为合作打下了基础。他在对菲律宾的承诺中一再暗示,将在菲律宾实行民主制度。同年5月,他在下达驻菲律宾美国军事指挥官的第一批指令中强调,美国人是因“帮助菲律宾实现民族独立”而来菲律宾的,他们尊重菲律宾的现有法律、权力和行政管理制度。在12月发布的一系列更详尽的指令中,麦金莱继续这一论调。现在,他又提到要致力于实施“仁慈地同化”的政策,试图让菲律宾人权衡接受美国统治可能带来的好处和抵抗可能要付出的代价。“我们不是作为侵略者和征服者,而是作为朋友来到这里,我们来这是为了保护当地人的家庭、工作、个人权利和宗教权利。”麦金莱承诺“支持和保护”所有与美国站在同一阵线的菲律宾人。
  1899年和1900年,麦金莱及其在菲律宾群岛上的代理人坚持实施这一“仁慈”政策。早在参议院同意吞并菲律宾之前,麦金莱就组建了一个由康奈尔大学校长雅各布·古尔德·舒尔曼牵头的委员会,负责处理殖民地政策问题。1899年4月4日,该委员会发布公告,要求菲律宾接受美国至高无上的统治,并同时许诺给菲律宾许多好处。
  在各种促进合作的激励机制中,值得注意的是如下承诺:
  ★落实和扩大自治;
  ★保护公民权利;
  ★提高群岛的物质福利;
  ★实施有限税收;
  ★开展改善通讯与交通的公共工程;
  ★支持各级各类教育;
  ★为菲律宾人保留公务员职位。
  这一公告强调的内容早已成为老生常谈,即美国在菲律宾实施的政策都是为了“帮助菲律宾人过上富裕、繁荣和幸福的生活,提高菲律宾人的素质并帮助他们最终进入世界最文明的民族之列”。在写给总统的私人信件中,委员们并不把菲律宾看成一个国家,而是“不同民族的集合体”。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菲律宾人最有可能服从美国统治的,是“有财产和接受过教育的人,只有这些人才对公共事务感兴趣”。
  1900年1月,麦金莱建立了第二个委员会,其目的是进一步加深与菲律宾精英阶层的合作,这种合作是建立在开明的政治、经济发展和高度的政治参与基础上。两个著名的共和党人帮助他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国防部长伊莱修·鲁特为总统起草这个由总统批准成立的第二个委员会的指示:推动政策吸引力。这意味着,权力从军人手中转移到文人手中,建立起一套自下而上的行政机制。该机制将逐渐扩大菲律宾人的政治参与空间,并尽量契合菲律宾人的风俗、习惯乃至他们的偏见。
  随后,麦金莱命令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担任这个委员会的领导,其下还有4名具有政治、法律和学术背景的成员。原本塔夫脱对美国司法部门的兴趣要远远大于对殖民统治的,而且他也一直对吞并菲律宾心存反对。但在接到总统命令之后,他同意去与菲律宾精英阶层交涉,以最低廉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虽然达成了政府自治的协议,但菲律宾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完全受控于美国。在塔夫脱想象的自由国家里,民主程度低的菲律宾群众和油腔滑调的领导人在自治的道路上只能如婴儿学步般蹒跚前进。他想,“也许要给他们培训50~100年,他们才有可能理解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含义”。即便到那时,他们肯定也不愿意完全脱离美国这个开明的大恩人。
  1900年6月,塔夫脱抵达菲律宾。随后就接到一个紧迫任务——让军队配合招抚菲律宾人。要完成这一任务,他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借助政治劝说和安抚手段。当时,驻菲律宾的美军指挥官是奥蒂斯的接任者阿瑟·麦克阿瑟将军,他对文职人员的干预很不耐烦。塔夫脱和第二委员会刚一到达,麦克阿瑟就宣称,这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他本人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塔夫脱认为激励措施会得到多数岛民的积极回应,麦克阿瑟表示不同意。他认为,只有无情镇压才能使这些仇恨美国的人俯首称臣。麦克阿瑟的浮夸与自负使得美国与菲律宾民众之间本来就紧张的关系变得更糟糕。塔夫脱决心要争取菲律宾管治权,便把自己混迹官场的手段搬了上来。他先获得总统麦金莱和国防部长鲁特的支持,然后利用这种支持夺取管治权。1901年7月,管治菲律宾的权力正式落入文官之手,麦克阿瑟被撤下,取代他的是更听话的阿德纳·查菲。
  反战浪潮
  就算麦金莱政府没有因为菲律宾游击队的顽强抵抗而采取安抚策略,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也会不断对其政府施加压力,使其调整策略。美国民众普遍怀疑总统关于吞并菲律宾的决定,这种怀疑促成了“反帝国主义同盟”的诞生。1898年10月,在波士顿,反帝国主义同盟正式诞生,它无形中起到了保护各种反对帝国主义团体的作用。而在同盟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是持不同政见的共和党人。他们深信,在国外的帝国扩张将会导致政府滥用行政权力。1899年10月,麦金莱在菲律宾的扩张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反帝国主义同盟成员在芝加哥开会,提出了反对者普遍认同的原则:“帝国主义政策敌视自由,具有军国主义倾向,那是一种我们一直努力摆脱的邪恶存在。”
  反帝国主义同盟一次又一次地强调,目前自由已经岌岌可危,军国主义正在发展。但是,同盟成员之间的意见也存在明显分歧。当联邦政府要加强对各州的控制,并有意让更多有色人种加入联邦时,民主党人特别是来自南方的民主党人退缩了。在参议院考虑吞并菲律宾时,民主党人是最大的反对者。在得知政府的意图后,这些自由和白人权力至上的捍卫者们更加坚定地反对麦金莱的政策。1900年10月,他们中的一员,南卡罗莱纳民主党和“反帝同盟”的副主席,参议员本杰明·R.蒂尔曼曾诘问道:“在这个令人困惑的种族问题上,为什么我们不努力把900多万褐色人种拉拢过来呢?”代表不同领域和阶层的其他著名社会团体和知名人士,也一起呼吁反对建立太平洋帝国,其中包括来自妇女社会改革与和平组织的成员、担心政府支出膨胀的财界保守人士、学者、企业家和通俗作家。
  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曾提出警告说,菲律宾民众对我们的语言和制度一无所知,他们仇恨我们。因此占领菲律宾不仅意味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而且这种行为还是对美国价值观的背叛,它会令美国陷入与亚洲大国竞争的危机中。马克·吐温在其作品中也以讽刺的口吻警告说,麦金莱这么明目张胆地背叛美国的宪法精神,致力于玩殖民扩张的游戏,即使是瞎子也会注意到。他也由此得出如下结论:“有两个美国人,一个解放了这个俘虏,另一个却无事生非,夺走俘虏刚刚获得的自由,最后还为了其土地狠心将他杀害。”
  这些反帝国主义者让麦金莱颇为头痛。1899年2月,随着参议院对和平条约(包括可恨的兼并提案)投票日期的临近,他们对麦金莱政策的反对也达到了高潮。在菲律宾获得的微弱军事优势成了被攻击的借口,过度宣传安抚菲律宾人的策略更让反帝国主义的情绪持续高涨。反对派发誓要将1900年的大选变成对帝国主义的全民控诉。民主党原本是打击麦金莱扩张政策的最强力量,但现在它的表现却令人失望。它在竞选纲领中提出,菲律宾的稳定应优先于独立,并拒绝一个敌视美国文明的民族加入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威廉·詹宁斯·布赖恩为了增加胜算,决定将焦点放在国内问题上,而不是死盯着麦金莱的帝国扩张政策。最终,民主党还是败下阵来,麦金莱轻易赢得了选举,连任总统。
  麦金莱非常善于平息争议,并将针对其帝国主义政策的各种指控无效化。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一系列措施,包括在国内宣扬帝国扩张带来的好处,并在菲律宾付诸行动。这样,才可以尽早结束令批评者们焦虑不安的军事行动。达成这一目的的关键就在于尽快推行分而治之策略,分裂菲律宾的武装抵抗力量。被招安的菲律宾人将有助于安抚麦金莱的反战对手。
  ......
展开
目录
权威推荐序美国霸权,在亚洲还能走多远?
权威推荐
序言从四场战争的角度,解读美国霸权在东亚的兴衰
第一部分释放帝国欲望美菲战争(1899~1902年)
第1章帝国起源美国最有资格成为世界领袖
天命之国
终极目标--中国
将星条旗插到亚洲去
第2章抵抗根基命途多舛的菲律宾独立运动
菲律宾梦
横空而出的美国接管者
独立梦的四道紧箍咒
第3章武装考验血染椰国
蹩脚对手
弱者的战术
"战争就是地狱"
第4章殖民有道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仁慈地同化"
反战浪潮
菲律宾梦破碎
美式帝国扩张路线
第5章遗忘与铭记"美丽之国"的堕落
被遗忘的战争
从"圣君"到"帝国怪物"
第二部分问鼎东亚霸主美日之战(1941~1945年)
第6章利益之争谁才是中国的霸主
帝国新对手
当鹰派美国遇上右倾日本
抢夺中国
滑向轴心国
第7章恶斗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
工业巨人VS二流工业国
相扑策略PK美式足球策略
血腥岛屿战
"一亿人玉碎"
第8章赌局背后活地狱与社会大变革
"亚洲圣战"的巨大代价
兔八哥遭遇日本异形
"黑人大迁徙"
"日裔美国人都是间谍"
第9章日本投降原子弹轰炸事件
战斗到底还是无条件投降?
"世界上最可怕的武器"
日本浩劫
第10章帝国成型谁敢再争锋?
魔鬼罪犯改造
不完整的东京审判
下一个挑战者
第三部分帝国转折点朝鲜战争(1950~1953年)
第11章动乱地带躁动的亚洲,热战的前兆
构筑反共阵营
中国,帝国的老对手
被撕裂的朝鲜
第12章胜利幻象一场没有赢家的拉锯战
金日成的筹码
漂亮的仁川登陆战
中国出兵
最寒冷的冬天
第13章僵局傲慢的代价
联军是"纸老虎"?
中国的优势
反战浪潮VS全民皆"兵"
第14章停战谈判桌上的明争暗斗
停战谈判:看谁耗得起时间
"自愿遣返"骗局
破冰--斯大林之死
第15章转折点东亚霸权的阴影
哭泣的高丽
中国重新站起来了
帝国的丧钟响起?
扼杀中苏
第四部分霸权终结点越南战争(1965~1973年)
第16章战争起源帝国疯子盯上共产主义
越南需要一个导师
良师益友--胡志明与毛泽东
奠边府大捷
尾声帝国余波卷入中东冲突(1948年至今)
第21章霸权印记美国的帝国征伐模式
危险的胚胎
是散播福音,还是侵略?
代理人是帝国的最佳打手
帝王总统或将终结民主?
第22章崩溃根源觉醒的亚洲民族主义
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
迎来五极格局时代
迟迟不撤军事基地为哪般?
第23章蜕变与奇迹后帝国时代的亚洲
亚洲经济开始腾飞
日本经济优势超过美国
中国或将彻底终结美国霸权
第24章野心不熄中东成最新霸权角斗场?
多米诺骨牌效应
中东赌局
反恐宝典引发新恐怖袭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