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宝的故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2084724
  • 作      者:
    程方勇著
  • 出 版 社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人文故事丛书:国宝的故事》讲述了北京人头盖骨、后母戊大方鼎、秦始皇陵兵马俑、《清明上河图》等26件稀世国宝的传奇故事。详尽地介绍它们的制作、流传和发现过程,全面地展现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及研究价值,深刻地揭示了国宝所折射出的民族命运与历史兴衰。
展开
精彩书摘
  1977年9月底的一个上午,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东团坡,在不时响起的爆破声中,传来劳动工地特有的那种嘈杂的人声。原来,当地的驻军一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因为扩建厂房,聘请了当地的民工为他们开山炸石、平整土地。
  在喧闹的生产声中,来自随县城郊公社团结大队第八生产队的梁升法,带着自己的侄女也在一处埋头挖土。与他同村的很多人也参加了这项挖土工作,一切如同平常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兆头出现。
  在离地面大约二三米深的地方,梁升法的锄头好像碰着什么东西。他下意识地停了下来,用锄头缓缓地疏开略黏的泥土。慢慢地,大约20件青铜器显现在他的眼前。他并不认得这些器物,仔细看看,觉得这些器物也不陌生,有的像家用的罐子,还有盖盖儿呢;有的像烧香的香炉,带着几只脚;还有的如灯座形状,还带有箭头。用手掂掂,大的好像有几公斤重呢,小的则很轻。可能是因为挖得小心的缘故吧,也可能是因为土质较松的缘故,总之这些看似家常用器的东西出土时基本上完好无损。
  梁升法也没有多想,放工后,就用自己的上衣将这些东西包成两个大包,扛在肩上,随着大家一起回家。东西很多,包又很大,重量也不轻,很是扎眼儿,果然,部队的监工注意到了梁升法。监工员将所有的东西检查了一下,发现没有部队的器物,也就放行了。
  梁升法把东西背回了家,但是,他并不知道这些东西的真实“身份”。他只是告诉家人说不要轻易动它们。村子里本来就没有什么秘密,老梁挖出了奇特的宝贝儿,一时间成为当天全村的最大新闻。
  左邻右舍纷至沓来,只是为了亲眼看看究竟是些什么稀罕物件儿。这一看不打紧,有些略微懂得文物的人看出了门道。他们告诉梁升法:老梁,这些都是文物,非常值钱,你可发财了!而在老梁看来,既然是文物,个人就别藏了,最好都交给国家。
  就这样,他将自己挖出的这些青铜器全部交给了当地的部队机关。但是,文物的事情还没有引起部队及当地文物部门的足够重视。
  与此同时,在东团坡山岗上,民工们还挖出了一片同地面颜色大相径庭的“褐土”。军队分管基建的有关领导凭直觉意识到出现如此大面积的异常土层,地下可能有古代墓葬。于是,他立即向随县县委作了汇报。
  县里派来一位做文化工作的同志看了看现场,那位同志可能不太懂考古,所以,土层问题并未引起他特别的重视。部队施工仍然继续进行。
  到了1978年2月,一批墓地出现在大家面前。驻地部队只是将这些墓地当作普通的墓地,开掘平整,民工们甚至开始用爆破式的方法开采墓地。
  就在开挖的过程中,一些民工突然挖出了大量不规则的多边形青石板。联想到上次梁升法挖出的文物与那片非同寻常的“褐土”层,大家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地下可能真的有重要的古墓和文物存在。
  当时,分管基建的负责人立即要求暂停爆破式开采,全部启用人工开挖。再往下挖,民工们在褐土层下挖出了2米多长、1米见宽的长方形大石板。这次,管基建的负责人当即下令停工,并再次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了情况。
  ……
展开
目录
北京人头盖骨
后母戊大方鼎
利簋
曾侯乙编钟
秦始皇兵马俑
金缕玉衣
长信宫灯
马踏飞燕
《孙子兵法》竹简
素纱禅衣
帛画
《兰亭序》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