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总报告
B.1 国际城市的“双循环”新变局
B.2 依托不同类型节点城市,探索“一带一路”多层次发展:基于丝路城市指数2020~2021的分析
Ⅱ 城市创新篇
B.3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城市百强”解读
B.4 英国分类识别“潜在增长中心”的策略启示
B.5 伦敦绘就建设“欧洲人工智能之都”路线图
B.6 数字城市技术带来的变革机遇和平等包容挑战
Ⅲ 城市经济篇
B.7 后疫情阶段城市经济恢复的关键原则
B.8 灾后恢复阶段的城市精准投资策略
B.9 灾后恢复阶段的城市就业保障措施
Ⅳ 城市社会篇
B.10 全球医疗中心城市的评价体系与建设路径
B.11 纽约建立长者服务生态系统应对老龄化的策略启示
B.12 利用建成环境促进健康公平:针对中小城市的有效干预措施
B.13 华盛顿特区民间力量合作开展社区教育的经验启示
Ⅴ 城市文化篇
B.14 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中的政策设计和硬件发展
B.15 吉隆坡聚焦国际影响力建设“文化创意之城”
B.16 澳大利亚南珀斯实施以社区为中心的下沉式文化规划
Ⅵ 城市生态篇
B.17 国际城市组织倡导以“负责任消费”推进气候治理
B.18 英国南约克郡区域建设“氢能源经济圈”的方案启示
B.19 美国智库提出实施城市交通“绿色新政”构想 盛垒
Ⅶ 城市治理篇
B.20 疫情下美国城市治理的重点与难点:2020年美国市长演讲分析
B.21 借助新技术促进交通出行公平性的美国城市实践
B.22 迪拜以区块链技术增进城市治理和产业效率的战略
Ⅷ 城市空间发展篇
B.23 英国倡导以更灵活的土地功能分区规划应对住房危机
B.24 英国以激活“休眠型郊区”破解大城市住房危机的思路
B.25 美国中型城市以引导新出行方式促进公平交通的规划策略
B.26 美国最佳小城市评选中的制胜之道
Ⅸ 丝路城市篇
B.27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与特点
B.28 阿拉伯地区城市化发展新趋势
B.29 菲律宾达沃市城市经济发展新趋势
Abstract
Contents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