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绪论
上篇 生物界的天然秩序
第1章 生物界概述
1.1 生物的物质组成
1.1.1 生物的元素组成
1.1.2 生物的分子组成
1.1.3 生物的细胞组成
1.2 生物界的三大类群
1.2.1 生产者
1.2.2 消费者
1.2.3 分解者
1.3 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1.3.1 人类的进化历程
1.3.2 现代人种之间的差异
1.3.3 人类位于多条食物链顶端
第2章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1 生物与无机环境
2.1.1 水与生物
2.1.2 温度与生物
2.1.3 光照与生物
2.1.4 空气与生物
2.1.5 土壤与生物
2.2 生物与有机环境
2.2.1 种内关系
2.2.2 种间关系
2.2.3 人类对生物的利用
2.3 生态系统及其整体性
2.3.1 生态系统的概念
2.3.2 生态系统的组成
2.3.3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第3章 植物界及植物界的秩序
3.1 植物生存的条件
3.1.1 植物生存的水分条件
3.1.2 植物生存的矿质元素条件
3.2 植物界的多样性及其秩序
3.2.1 植物界的多样性
3.2.2 不同植物之间的秩序
3.2.3 中国对植物时间秩序的认识——二十四节气
第4章 动物界及动物界的秩序
4.1 动物生存的条件
4.1.1 动物生存的水分条件
4.1.2 动物需要的矿质元素
4.1.3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来源
4.2 动物界的多样性及其秩序
4.2.1 动物界的多样性
4.2.2 动物之间的秩序
第5章 微生物及其与动植物的关系
5.1 微生物在生物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5.1.1 微生物分解作用的理性思考
5.1.2 微生物对有机物质的分解
5.2 微生物对动植物的影响
5.2.1 微生物对生境的改造
5.2.2 微生物对植物的影响
5.2.3 微生物对动物的影响
第6章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秩序
6.1 生态系统概述
6.1.1 生态系统的结构
6.1.2 生态系统的功能
6.1.3 生态平衡
6.2 生态系统中的秩序
6.2.1 生物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
6.2.2 物质能量由植物向动物的流动
6.3 生物进化使秩序日趋完善
6.3.1 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形成生物界的秩序
6.3.2 植物为取悦植食性动物而更加美丽
6.3.3 动物为繁衍后代而更加美丽
6.3.4 自然选择使物种不断完善
下篇 人类对生物界秩序的干扰
第7章 生物界中的人类
7.1 人是生物进化形成的高级物种
7.1.1 生物界的进化简史
7.1.2 人类对环境的文化适应
7.2 人类在生物界中霸主地位的确立
7.2.1 采集时代
7.2.2 农耕时代
7.2.3 工业时代
7.3 人类对生物界的影响
7.3.1 降低生物多样性
7.3.2 改变生物圈物质循环通量
7.3.3 人类生活方式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第8章 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利用
8.1 生物资源概述
8.1.1 生物资源的来源
8.1.2 生物资源的价值
8.2 人类对生物资源的消费
8.2.1 食物网中的人类
8.2.2 生物资源利用的演变
8.2.3 生物资源利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9章 人类对生物栖息地的破坏
9.1 栖息地面积的损失
9.1.1 森林面积的损失
9.1.2 草地面积的损失
9.1.3 水体面积的损失
9.2 栖息地的环境污染
9.2.1 农作物种植的污染
9.2.2 畜禽养殖的污染
第10章 人类对动植物的保护和清除
10.1 人类生产活动对生物秩序的影响
10.1.1 人类生产活动对生物的保护与清除
10.1.2 生产活动造成的生物界秩序的变动
10.2 人类出于主观好恶对生物的保护与清除
10.2.1 人类出于主观愿望对生物的保护
10.2.2 人类出于主观愿望对生物的清除
10.3 动物之间的营养秩序与人为干扰
10.3.1 野生动物之间的捕杀
10.3.2 野生动物间营养秩序的人为干扰
第11章 生物界秩序的合理性及其变动
11.1 生物界秩序的合理性
11.1.1 时空秩序的合理性
11.1.2 营养秩序的合理性
11.2 生物界秩序的变动
11.2.1 植物种群时间秩序(年龄结构)的变动
11.2.2 不同植物间的营养秩序变动
11.2.3 动植物间的营养秩序变动
第12章 人类对生物界秩序的改造
12.1 人类对植物空间秩序的改造
12.1.1 土地的耕种
12.1.2 营造人工林
12.1.3 退化草地的修复
12.2 人类对动物营养秩序的改造
12.2.1 人类对动物的猎杀
12.2.2 人类对动物的放生
12.2.3 人类对动物的救助
第13章 人类对生物界秩序的态度及后果
13.1 人类对生物态度的演变
13.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