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别从实干哲学、研究哲学、目标哲学、发展哲学、梦想哲学、心态哲学、经验哲学、创新哲学、收购哲学、竞合哲学、颠覆哲学、品牌哲学、人才哲学、团队哲学、管理哲学等方面入手,多维度地解读改革先锋、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创办吉利集团的发展路径。
全书将李书福的个人成长故事、企业发展、经营哲学和管理理念有机融合起来,夹叙夹议,纵横对比其他商界风云人物的经营之道,突出产业报国、创业创新的时代精神。书中故事性、文学性、财经知识兼具,并结合李书福的经营哲学精心制作年轻人的成长图谱,让渴望成功、追逐梦想的年轻人收获满满,励志前行。
1. 靠一台手提照相机开启创业生涯
1972年的一个夏日,浙江台州,海风拂动、稻浪滚滚,舒展出一幅江南水乡田园牧歌的画卷。此时,热情高涨的生产队队员们分立在金黄色的稻田中,挥舞着白花花的镰刀收割一茬茬丰收的喜悦。在不远处的一段河湾,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正是放牛的好地方。
放牛娃的日子
只见一个八九岁的放牛娃,拉着一头水牛,走走歇歇,哪里有草哪里走。这个孩子外形憨厚朴实,给人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不过,由于营养不良,他的个子相对同龄人来说要矮一些,要想登上高高的牛背似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经过观察,终于发现了登上牛背的捷径。只见他把牛牵到茂盛的草地,让牛低头嚼食,无暇他顾。这时他站在牛的左边静待时机,当牛弯起左大腿向前迈步的瞬间,他一手抓住牛脖子,一脚飞踩上牛的左大腿关节,借助牛抬脚的力量抬高自己,然后猛地向右侧翻身,最终坐上了牛背!
牛似乎对这个放牛娃很满意,因为白天放牛娃为它找最鲜嫩的青草,晚上放牛娃还在牛棚边点燃烟火为它驱赶蚊子,让它好好休息。
这个善于观察、借势借力的放牛娃就是少年时代的李书福。
李书福 1963 年生于浙江省台州市,他读小学时是生产队里的放牛娃。生产队给放牛娃的工钱是每天 0.15 元,有些小孩嫌钱少活累不愿意干,可李书福却欣然前往。他盘算着每天 0.15 元,一个暑假约 60 天,就能赚到 9 元人民币,这对于李书福来说已经是一大笔钱了。(据估算,9 元人民币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可以买 450 斤蔬菜或者 4.5 ~ 6.3 斤猪肉)
由于李书福认真放牛且赚不少钱,父亲为了奖励他,决定继续供他上学,当时学费不花钱,但书费要花一些钱。父亲希望李书福将来能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可以领国家的工资,可以彻底离开农村。不过,仿佛冥冥中自有安排,
李书福中学还没有毕业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照相馆的生意
1978 年,李书福上初中一年级,这一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启了传统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程。一时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百废俱兴。仿佛一夜之间各种禁锢经济发展的枷锁被打碎了,农村的土地可以承包经营了,农民可以搞乡镇企业、搞个体私营经济了。
这时的李书福开始研究一系列的文件、方针、政策,不过,要想更好地谋划经商的事情,得先快速解决读书的问题。经过一番努力,李书福用了两年时间完成初中三年的学业,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路桥中学尖子班,终于能够好好规划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种梦想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不少小商小贩摇身一变,成了万元户。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李书福早已身在学校,心在市场。
“借我几百元,我要出去创业。”有一天,高中还没有毕业的李书福突然向父亲借钱。
“你要做什么?”父亲反问。
“买一台手提照相机,给人家照相赚钱。”李书福说出自己的打算。
最终,父亲苦劝无功,只能顺其自然。
几天后,李书福骑着自行车,带上买来的手提照相机,开始在台州走街串巷,做起了给人照相的生意。
李书福见人就问:“要不要照相?如果拍得好就付钱,如果拍不好大家可以不给钱。”
由于李书福服务热情,照相质量也不错,所以生意还不错。一年后,李书福靠照相赚了 1000 元,于是他趁热打铁,开了个照相馆。
创业之初,由于资金有限,李书福一个人做完所有事情,并自行发明了相关配套设备,如座机、灯光、道具等。20 世纪 80 年代,台州的汽车还很少,简直是凤毛麟角,许多年轻人很喜欢与小轿车照相,以作炫耀资本。 李书福洞察到用户的这种心理需求后,就找人画了一辆巨型轿车,放在自己的照相馆里供人摆拍,结果他的生意越来越好。又一年过去了,李书福赚到了 1 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敢想敢做=实干,一切皆有可能;敢想不敢做=空想,一切皆为泡影。昔日烟王褚时健 70 多岁了,本该安度余生,可他却重新创业,承包荒山栽种冰糖橙,造就了“励志橙”的佳话。王健林敢想敢干,从房地产转型做影院,几经折腾终成正果。在好政策的前提下,李书福敢想敢做,在创业实践中洞察用户需求并提供相应服务,最终“少年得志”。李书福说:“我觉得创业一定要建立在一个基本的实践基础之上,不能凭空地想象。这一定是有依据的创业,才能够使创业成功,才能够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