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执政理念之一
☆ 权威专家创作,名家做序推荐,解读中国共产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 体系内容,语言通俗,案例生动,适合于更多普通读者阅读
☆ 广大党员干部、公务员、青年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中国共产党执
政理念、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必读书
本书是一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优秀作品。通过这部图书,作者从中央党校省部级班的讲堂走入向普通大众,以中国共产党bai年执政的核心理念--"人民至上"为主题,按历史和现实两大维度,坚持理论研究和历史描述相结合、理性分析和价值评价相结合、宏观视野和微观角度相结合的原则,辅以诸多生动的案例,从"顺应民意""尊重民权""为民谋利""培育民德""提高民智""保障民安""依靠民力""面向世界""赢得民心""为民执政"等多个视角,梳理了中国共产党bai年来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总结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拥护与爱戴的成功经验,讲清楚中国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中国人民之所以拥有幸福生活背后的理论逻辑。本书是作者从多年讲坛生涯中生发出来的"新课程",而且是"讲"给普通读者"听"的,可看成是上一堂"人民至上"的"公开课"。
序言:上一堂"人民至上"的"公开课"
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走过一百年了。
有太多的历史奥妙需要我们去探究,去发现;有太多的理论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回答。
比如,如果把中国共产党拟人化,那他一百年的奋斗,事实上都是在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找到答案,便可以探究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出发,为什么能够战胜千难万险,为什么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传奇的历史奥秘。
答案在哪里呢?
回顾一百年历史,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这个答案把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历史奥秘,说得很清楚了。
如果需要再简洁地提炼,那就是四个字:"人民至上"。这个提炼不是随意而为,它反映出人们的共识。
2021年两会期间,有媒体以《读懂习近平总书记八年两会关切》为题目,统计出一组频频出现的"词云",在一张图片上,"人民至上"四个字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把"人民至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阮青同志的这部新作,便是我看到的比较全面和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理念和实践的书。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没有自己的私利。如果有私利,为自己谋前程,那些家境和社会地位都还不错的知识分子完全没有必要登上"红船"。在"红船"上通过的第一个党纲,拥有鲜明的人民立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革命年代,毛泽东同志在思考和回答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的时候,曾经说过,"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一面","拜人民为师,这就灵了"。这两句话,讲清了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革命如此,建设如此,改革也是如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内涵,作出一系列创造性的阐发,提出许多重要的新论断,"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就是其中最直观的体现之一
"人民至上"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方方面。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具体工作中,"人民至上"体现在"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体现在"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体现在"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体现在"把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求真务实,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体现在"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体现在"让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都很具体。
能够做到"人民至上",就能够以优良的作风凝聚人民,发挥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做不到"人民至上",就会像一道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党的性质也会变化,生死存亡的问题自然出现。
讲"人民至上",说到底首先是一个感情问题。
所谓感情,就是对人民群众的仁爱之心、关爱之心。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植根人民,都是要和群众处出感情来的,不处,就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感情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不干,就难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处了,干了,感情油然而生,就会自觉地把转变工作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自觉地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事情。
是不是带着感情为群众做事,群众是看得出来、体会得到的。带着感情为群众做事,群众会受到感染,就会同心同德和党一起把事情干成。把人民的事情办成了,办好了,这就是造福人民。
做到"人民至上",关键在于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多年来,中央经常讲坚持党的宗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围绕改进作风也发了不少文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为什么背离党的宗旨、脱离群众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主观上无疑是因为宗旨意识不牢固、不坚定,客观上也与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有关。此外,还有一个知与行的关系问题需要解决。习近平同志强调"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就是为了促进知行合一。"知"是思想自觉,"行"是行动自觉。思想和行动同时自觉、同时努力,既是以知促行,也是以行促知。
所谓思想自觉,不只是在理论认识上悟深悟透"人民至上"的丰富内涵和极端重要性,还要联系自己,经常问问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群众做事情?经常想想群众在我们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我们在群众中是什么形象?经常检查是不是按党章的要求和党内法规去做了?
这样的思想自觉看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不那么容易。实现思想自觉,与我国传统文化中讲的"慎独"类似,需要对自己的思想时时刻刻形成一种警示、压力甚至"折磨"。人们说"工作上要艰苦,思想上更要艰苦",就是这个意思。过思想上艰苦这一关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必须联系自己,听意见、查问题、改作风,很复杂且多反复,时常触及自己的感情和利益,有时难免还有委屈。但如果不直面这些警示、压力甚至"折磨",就谈不上自觉地去把道理悟深悟透。
真正的思想自觉总要落实到行动上,也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才能体现思想自觉。如果只是把思想停留在文件上,停留在会议上,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那就可能是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以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这种现象既缺少思想自觉,更没有行动自觉。一般说来,现在的领导干部文化程度和理论水平都不低,谈理论认识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只落在会议和简报上,真抓实干则不甚了了,就说明思想自觉没有转化为行动自觉。殊不知,行动自觉才是真正的试金石。只有在身体力行为人民做事、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民至上"的真谛,才能通过优良作风把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发挥好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阮青同志很有想法,她在党的百年历史的框架下,以若干鲜活的事例,从顺应民意、尊重民权、为民谋利、培育民德、提高民智、保障民安、面向世界、凝聚民识、赢得民心、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十个方面,对"人民至上"作了细致的解读。解读成体系、有特点,语言比较通俗,适合于更多的读者阅读。
阮青同志是中央党校原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的制胜法宝》,事实上是她多年讲坛生涯中生发出来的"新课程",而且是"讲"给普通读者"听"的。这正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所需要的。读这本书,可看成是上一堂"人民至上"的"公开课"。
是为序。
陈晋
2021年3月8日
引 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史,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百年史,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百年史。日前,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这是党中央立足于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要求,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学党史要学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学党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专门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经验的精辟总结,为我们站在百年新起点上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方向,又为我们学习党史画出了重点。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1921年7月23日, 在上海的一栋石库门楼房的客厅里,一群年轻人在开会,商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相关事宜。他们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只有19岁,平均年龄28岁。会议因意外而被迫中断,只得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宣布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而那时,我们只有50多位党员。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出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一个世纪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人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呢?
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消灭蒋介石的军事力量;与此同时,国民党电台的女播音员天天捏着嗓子嗲声嗲气地念着"共军节节败退、国军节节胜利"。许多人搞不懂了,蒋介石号称800万军队,且被美式的精良武器武装到牙齿,怎么会被武器装备远远落后的人民解放军打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美国远东问题的战略专家们同样搞不懂了,他们举行座谈会,讨论的主题之一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胜利?"《纽约星报》(New York Star)发表了座谈会纪要。1949年1月12日,上海有着悠久历史的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The China Weekly Review)转载了这篇文章。
据纪要披露,埃德加·斯诺在座谈会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正在取得节节胜利,因为他们将一个能够满足人民大众迫切需求的纲领付诸行动。1927年国民党赢得政权,靠的是耕者有其田和在政府里实行民主的口号。现在,失败了,因为它没有向全中国老百姓兑现它所作的承诺。共产党之所以胜利是因为他们实行平均地权,并让农民在斗争中享有经济实惠。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之间建立起了一个政治联盟。由于有了这样的联盟,他们开展了群众运动。从群众运动中成长起来一股道德和文化力量,造就了一支年轻有为的领导队伍,一个纪律严明和深为群众爱戴的政党。他们之所以能战无不胜,是因为它能从大多数人民群众中吸取力量,并为满足他们的迫切需要寻求答案。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涌现了一支现代中国最有成效的军事组织。
斯诺这段话,对于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站立,在枪与弹的沐浴中崛起,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的根本原因的揭示,可谓"一语中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只是一个人数很少、很不起眼的组织。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正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才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完全成熟和巩固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信仰,决定着她从诞生那天起就充满着勃勃生机,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在2020年5月召开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的讨论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他着重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关群众观点核心内容的中国化表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概括和丰富发展起来的成功经验和根本理念。它已经成为融入党员意识、构成党员品格、展示党员气质的政党文化之魂;成为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党力量、整合全党需要、规范全党行为的精神标识;成为带领人民勇于迎接挑战、善于抓住机遇、敢于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赢得人民支持和信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根本原因。可以说,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的制胜法宝。
第一章 顺应民意,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第二章 尊重民权,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第三章 为民谋利,人民物质生活殷实富足
第四章 培育民德,人民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第五章 提高民智,人民生活科学理性
第六章 保障民安,人民生活环境优美祥和
第七章 面向世界,人民生活多维多样
第八章 凝聚民识,共同努力实现祖国统一
第九章 赢得民心,打铁还要自身硬
第十章 守初心担使命,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走过一百年了。
有太多的历史奥妙需要我们去探究,去发现;有太多的理论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回答。
比如,如果把中国共产党拟人化,那他一百的奋斗,事实上都是在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找到答案,便可以探究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出发,为什么能够战胜千难万险,为什么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传奇的历史奥秘。
答案在哪里呢?
……
阮青同志很有想法,她在党的百年历史的框架下,以若干鲜活的事例,从顺应民意、尊重民权、为民谋利、培育民德、提高民智、保障民安、面向世界、凝聚民识、赢得民心、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十个方面,对"人民至上"作了细致的解读。解读成体系、有特点,语言比较通俗,适合于更多的读者阅读。阮青同志是原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的制胜法宝》,事实上是她多年讲坛生涯中生发出来的"新课程",而且是"讲"给普通读者"听"的。这正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所需要的。读这本书,可看成是上一堂"人民至上"的"公开课"。
--陈晋 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伟大也要有人懂 小目标大目标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2017年"中国好书")、《速读新时代》(2018年"中国好书")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