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哲学社会科学之辩
一、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之问
二、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道
1.继承性、民族性
2.主体性、原创性
3.系统性、专业性
第二篇 中国职业教育之辩
一、当代中国职业教育之问
二、探求中国职业教育之道
1.船政学堂之“道”
2.生活教育之“道”
3.建教合作之“道”
4.EPIP之“道”
第三篇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
一、教学模式与EPIP
二、EPIP缘起与发展
1.EPIP汲取中国古代、近现代教育思想
2.EPIP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
3.EPIP成为中国职业教育话语体系
4.EPIP推动海外中国职业教育研究
5.EPIP助力鲁班工坊成为国家战略
三、EPIP的内涵与要义
1.EPIP的“五观”
2.EPIP的“四元”
3.EPIP的“三谛”
4.EPIP的“两核”
5.EPIP的“一宗”
第四篇 EPIP的课程论
一、EPIP课程资源
二、“自动门”课程
1.自动门的“工程化”
2.自动门的“实践性”
3.自动门的“创新型”
4.自动门的“项目式”
三、“智能电梯”课程
1.智能电梯的“工程化”
2.智能电梯的“实践性”
3.智能电梯的“创新型”
4.智能电梯的“项目式”
四、商贸综合实践项目
1.VBSE到底是什么
2.真实角色扮演
3.VBSE的“四元”
五、再话“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基本判断
2.课程论本质思考
第五篇 EPIP的专业论
一、专业的固有属性
二、“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建设
1.专业建设模式初创
2.专业建设模式推广
3.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建设
4.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建设
三、EPIP专业建设内涵
1.专业建设的“工程化”
2.专业建设的“实践性”
3.专业建设的“创新型”
4.专业建设的“项目式”
四、再话“专业建设”
1.专业建设的基本判断
2.专业论本质思考
第六篇 EPIP的教育论
一、教育论状况与发展
二、院校办学策略
1.职业教育“四同步”
2.卓越学府“四要素”
三、EPIP院校办学
1.院校办学的“四元”
2.EPIP专业认知
3.EPIP课程概论
4.EPIP知技素点
四、教育论达观思考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2.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领域
3.职业教育改革的制度保障
第七篇 EPIP的教师培养
一、EPIP入岗训练
1.校内训练
2.企业训练
3.教学法培训
4.学思践悟
二、EPIP在岗培养
1.教学工厂
2.累积经验共享
3.“无界化”
三、EPIP团队工作
1.“空客”测评
2.“TEAM WoRK”测试
3.学思践悟
四、“双师型”素质教师
1.双师型素质教师“八要素”
2.双师型教师“素质拓展”
五、“双师型”结构队伍
1.团队协同与协作
2.一流教育家
第八篇 EPIP的拓展应用
一、EPIP赛项开发
1.赛项设置对接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2.赛项设计对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3.赛项标准对接企业标准和岗位要求
4.赛项内容对接国际通用技术和工艺
5.赛项服务对接专业群综合实训教学
6.赛项文化对接技术传承和分享体验
二、EPIP资源建设
1.教学资源开发定位和形式
2.教学资源开发架构和内容
3.教学资源适合教学方法运用
4.教学资源国际化推广应用
三、EPIP与“五业联动”
1.何谓五业联动
2.五业联动溯源
3.五业联动价值及现实意义
4.天津实践与推动策略
第九篇 改造我们的学习
一、EPIP本质思考
1.EPIP是什么
2.EPIP还是什么
3.EPIP的宗旨
二、实践探索历程
1.品牌模式打造
2.体制机制变革
三、实践创新展望
1.行业企业办学特色
2.世界一流职业教育体系
3.鲁班工坊建设项目
4.职业技能大赛平台
5.国家职教示范“升级版”
6.京津冀协同与东西部协作
7.高水平“双师型”队伍
8.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合力
附录A获奖感言
附录B鲁班工坊核心内涵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