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序
前言
1 绪论
1.1 地下工程监测检测的必要性
1.1.1 地下工程发展背景与现状
1.1.2 地下工程的特点
1.1.3 地下工程典型事故与险情
1.2 地下工程监测检测技术现状
1.2.1 人工监测技术
1.2.2 自动化监测技术
1.2.3 破损性检测技术
1.2.4 无损检测技术
1.2.5 信息化系统
2 基坑工程监测
2.1 监测内容和要求
2.1.1 基坑监测项目
2.1.2 监测工作要求
2.2 仪器监测
2.2.1 监测基准点设置
2.2.2 支护结构监测
2.2.3 周围岩土体监测
2.2.4 周边环境监测
2.3 巡视检查
2.4 基坑工程自动化监测技术
2.4.1 竖向位移和平面位移的自动化监测
2.4.2 超深地墙的水平位移自动化监测
2.4.3 支撑轴力自动化监测
2.4.4 水、土压力自动化监测
2.4.5 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
2.5 监测预警控制标准
2.6 工程实例
2.6.1 某工程项目主楼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
2.6.2 某地铁车站深基坑信息化监测
3 隧道施工测量与监测
3.1 盾构法隧道施工测量
3.1.1 测量主要内容
3.1.2 地面控制测量
3.1.3 联系测量
3.1.4 地下控制测量
3.1.5 盾构施工细部测量
3.2 盾构法隧道施工监测
3.2.1 监测对象与等级
3.2.2 盾构推进阶段的监测要求
3.2.3 联络通道施工阶段的监测要求
3.2.4 监测方法
3.2.5 监测频率
3.2.6 监测预警控制标准
3.3 顶管法隧道施工测量
3.3.1 测量精度要求分析
3.3.2 测量工作主要内容和精度要求
3.4.1 南知峪白确信善别号
3.4.2 汕头市超长过海顸管工程施工导向测量
4 下结构质量检测
4.1 桩基础质量检测
4.1.1 静载荷试验
4.1.3 井中磁梯度法桩长检测
4.2 地下连续墙质量检测
4.2.1 成槽质量检测
4.2.2 墙身结构完整性检测与渗漏检测
4.2.3 检测质量控制标准
4.3 地基加固体质量检测
4.3.1 地基加固取芯
4.3.2 声波cT检测
4.4 工程实例
4.4.2 浦东某商务楼工程项目超声波检测及成米验q
5 地下工程运维监测与检测
5.1 地下结构长期变形
5.1.2 横向收敛变形分析
5.1.5 外部作业的相邻影响控制指标
5.2 长期监测
5.2.1 长期监测内容和作业要求
5.2.3 长期收敛监测
5.2.4 结构病害巡检
5.3 工程影响监测
5.3.1 保护区管理
5.3.2 项目分级
5.3.3 沉降监测
5.3.4 水平位移监测
5.3.5 收敛监测
5.4 结构检测
5.4.1 三维激光扫描综合检测
5.4.2 视觉表观病害检测
5.4.3 壁后注浆效果检测
5.4.4 结构裂缝检测
5.4.5 混凝土强度检测
5.5 自动化监测与检测
5.5.1 自动化监测系统概述
5.5.2 电子水平尺沉降自动监测
5.5.3 静力水准系统
5.5.4 激光测距传感器
5.5.5 测量机器人
5.5.6 低空遥感保护区巡查技术
5.5.7 光纤光栅监测技术
5.6 工程实例
5.6.1 某工程施工某地铁线路影响监测
5.6.2 地铁10号线长期沉降监测
5.6.3 上海某隧道工程盾构段管片壁后注浆探地雷达探测
6 地下工程远程监控与预警系统
6.1 系统需求分析
6.1.1 目前存在的问题
6.2 系统总体设计
6.2.1 系统设计目标
6.2.2 系统架构设计
6.3 深基坑远程监控与预警系统
6.3.1 自动化监测设备集成
6.3.2 监测数据处理分析
6.3.3 监测风险评估
6.3.4 监测信息在线发布
6.3.5 深基坑安全监控中心
6.4 盾构施工远程监控与预警系统
6.4.1 盾构施工数据自动采集
6.4.2 多项目数据统计分析
6.4.3 多项目施工风险标准化监控
6.4.4 风险重点关注
6.4.5 施工情况排名推送机制
6.4.6 盾构机全生命周期管理
6.5 运营地下结构远程监控与预警系统
6.5.1 自动化监测设备集成
6.5.2 保护区监测数据管理
6.5.3 运维监测数据管理
6.5.4 三维激光扫描影像数据管理
6.5.5 监测风险评估
6.5.6 监测信息在线发布
6.5.7 运营地下结构安全监控中心
7 地下工程监测检测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7.1 地下工程面临的挑战
7.1.1 深层地下空间开发
7.1.2 工程相互影响愈加复杂
7.1.3 测试精度要求更高
7.2 地下工程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7.2.1 微型化、低功耗、自动化、集成化的监测传感器
7.2.2 无损检测新设备与新技术
7.2.3 智能化监测与检测技术
名词索引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