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立风不仅是被誉为“音乐诗人”的原创民谣歌手,也是一位出色的文字写作者,《魔术师和他的女人走了》是其全新的人文、艺术随笔集,收入了其近三年来创作的文字作品近百篇。作品往往从某部电影或某个人物切入,娓娓述说着作者对人生、社会、艺术的理解,文笔轻灵,格调儒雅,且具有丰富的信息量和大量生动迷人的细节。书中涉及到一大批读者耳熟能详的著名艺术家、文化人,譬如:瓦伦蒂娜、让娜·莫罗、马斯楚安尼、特吕弗、希区柯克、小津安二郎、伍尔夫、卡夫卡、里尔克、杨德昌、侯孝贤、菲茨杰拉德、陈梦家、卞之琳……以及与他们相关的饶有趣味的逸闻轶事,通过这些讲述,揭示故事背后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兼具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充溢着朦胧、忧伤又不乏甜蜜的艺术调性,十分契合年轻读者群的品位与格调,具备话题性和流行潜质。
《魔术师和他的女人走了》是钟立风作为一位音乐人的人文、电影、艺术随笔集,是其近三年辛勤笔耕的成果,也是一部漫游式心灵手记,迷人而富有洞见。作品从一个个“影像”(电影场景、片段以及人物、照片等)切入,讲述故事的同时,拓展联想,引出与影像相关的不为大众所熟知的逸闻轶事,譬如战地口琴手的情事、出版社老板寄给卡夫卡的书、瓦雷里的“自杀”、本雅明对华裔演员黄柳霜的爱慕、波伏瓦的“墙上”之恋、里尔克诗集上的秘密唇印……大量的文艺小众电影,如黑色电影《马耳他之鹰》、希区柯克的悬疑短片《腹语者》、今村昌平的《日本昆虫日记》、特吕弗的《祖与占》、贝托鲁奇的《戏梦巴黎》等,齐特琴、锯琴、托卡卡礼帽一类不够常见的稀奇玩意儿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威廉·布莱克、小津安二郎、杨德昌、侯孝贤、让娜·莫罗、马斯楚安尼、德拉克洛瓦、加缪、艾略特、波伏瓦等电影、音乐、文学、艺术大师在钟立风的笔下交错出现,与此相关的韵事逸闻也被娓娓道出,每一篇文字都是一次思考的转调,呈现一场智性的欢愉。
愉快的舞会之后悲伤的又一天
有人评价马克斯·奥菲尔斯的电影时引用了维克多·雨果的一句话“愉快的舞会之后悲伤的又一天”。在这句话中,最要命的是“又”,仿佛一个咒语,宣告了这种悲伤的无止无尽。马克斯·奥菲尔斯根据莫泊桑的三个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欢愉》(Le plaisir, 1952),精准无比地验证了雨果的这句话。
一
第一个故事的发生和结束都叫人猝不及防。
马克斯·奥菲尔斯的镜头“闪耀”着诗的节奏。电影开场,那散发着堕落和末日般狂欢气息的“舞会城堡”里,男主角出现了。他像是刚从蜡像馆里跑出来的,既时髦又古怪。他的到来,引起躁动,有人高呼:“伟大的四方舞高手昂布卢瓦先生来了!”舞者热烈笨拙,摇摇晃晃,好像站在晃荡的甲板上,随时会被狂风巨浪掀翻。果真,他在正要博得一个貌美女子青睐的时候,昏倒在地。
原来这个“伟大的四方舞高手”垂垂老矣。为了显示不老和瘦削的体态、博得所有观者注目,他戴着面具,穿着“束身”到无法呼吸的舞服。他跳得急速、疯狂,体力很快就不支了,昏了过去,被抬去救治。医生忙活半天也解不开他那打成各种“结”的服饰和紧扣在脸上的面具,只得请人拿来剪刀狠狠下手。
昂布卢瓦先生何故如此?
通过他妻子和医生的对话,我们得知,年轻时他风流倜傥,每天追逐女人也被女人追逐(老伴儿正是年轻时被他征服而至死不渝的)。
时间流逝,即便年老色衰了,昂布卢瓦先生依旧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依旧想博得漂亮女人的爱慕,对过去的“辉煌战绩”念念不忘,几十年来雷打不动,天天戴着面具、穿着束身服去“城堡”跳舞直到天亮。
可怜的老伴没有法子,因为这是老头儿唯一的展示“活力”的方式。她天天在家守候老头儿——精疲力竭又心满意足——给从舞场回来的他做点吃的——但昂布卢瓦先生为了保持身段优雅和舞步轻快,几乎绝食,只靠喝苦艾酒提神——又服侍他上床养精蓄锐,等待夜晚到来,再次送他“全副武装”投入“战斗”。
年轻医生也是个“舞客”,他本来也是去“舞会城堡”寻欢作乐的。当昂布卢瓦先生昏死过去,他被舞场人员拉去救急,又把老人家送回家中。眼下,老人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他便坐上马车,快马加鞭地奔赴那个能够让所有人找到欢愉的地方。
愉快的舞会之后悲伤的又一天
悲伤傀儡戏
齐特琴(Zither)
乌尔默
墙上的恋人
消失的乌鸦
刺客与琴师:一个电影(幻觉)故事
从马戏团,过影院,经青楼——到书店
死吻一本书
瓦塔赋
雾中画家
卡萨维茨先生,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与卡里埃先生一起弹琴
鸳鸯杀手
最悲伤的黑色电影
行途中有关今村昌平的即兴札记
......
成功的滋味
当黑手伸过来
无调性寻欢
一个男人和两三个女人
玻璃钥匙
演员:动作和话语
影像:记忆,短篇
决定
待在自己身体里不太舒适的人
......
煮熟的米饭
牧童导演
尤利西斯,你妻子在等你!
伤心之谜
改行
电影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