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学研究(二)》:
第一,打破对郑玄《周礼注》的迷信,开元、明、清批评、驳斥郑玄《周礼注》之先导,并为后世启示方法。
宋代经学以变古求解放,经学变古的重要方面就是对汉唐经学进行反思和批判,北宋学人开始批评郑玄《周礼注》,并驳斥郑玄《周礼注》中的具体经说,至南宋,学者们对郑玄《周礼注》的批评更加系统,批评焦点逐渐集中于五方面:如批评郑玄《周礼注》引汉制解经多有不当;批评郑玄《周礼注》引谶纬之说解经荒诞;批评郑玄《周礼注》在阐发经典义理方面存在欠缺;批评郑玄《周礼注》解经不合经文本意,贻误后学,甚至开启后世对《周礼》的怀疑;批评郑玄《周礼注》解经臆断,且注说前后矛盾。与此同时,南宋学人对郑玄《周礼注》具体经说的驳斥更全面、更有力。
宋人对郑玄《周礼注》提出的这些批评,启示了元、明、清后学批判郑玄《周礼注》的方向,如清代四库馆臣评价郑玄《周礼注》日:“元于三礼之学,本为专门,故所释特精,惟好引纬书,是其一短。”①这其间提到的郑玄《周礼注》之缺憾与宋人对郑玄《周礼注》的批评如出一辙。再如杨天宇先生在《郑玄(三礼注)研究》中,总结郑玄《三礼注》的问题和错谬七点,其中,“其二,郑《注》之谬,还在于用与阴阳五行思想紧密结合的宗教神学思想注经”,“其四,郑玄常以己意解经,因此《注》中颇多臆说”,“其五,郑注‘三礼’,常以今况古,使经义易明,这本是郑《注》之一长,但他又常常犯以今代古、以今乱古的错误”,“其六,郑玄之经《注》,意思不明,或解释不确切,甚至自相矛盾处,亦往往有之”②,杨先生提到的郑玄《三礼注》的这些问题和错谬,我们在宋人对郑玄《周礼注》的批评中皆可找到。由此可知,宋人对郑玄《周礼注》提出的这些批评启示了后学批判郑玄《周礼注》的方向。
宋人对郑玄《周礼注》具体经说的驳斥,有些颇有价值,或可纠补郑玄《周礼注》之误,或可成一家之言,或可启发后学,能为元、明、清学者驳斥郑玄《周礼注》提供示范。此外,宋人驳斥郑玄《周礼注》的不少失当之论,对于元、明、清的《周礼》研究亦有启发意义,能引发后学对相应郑玄《周礼注》之说的关注,并在宋人基础上继续研究,无论是申郑玄《周礼注》之说驳宋人之论,还是从宋人之说,驳郑玄《周礼注》之说,都能丰富并加深我们对郑玄《周礼注》的认知。诚如张舜徽先生所说:“乾嘉考证之学,都由宋代学者开辟途径、启示方法、为之先导。”①
宋人驳斥郑玄《周礼注》的方法,也有许多可取之处。我们梳理并总结宋人驳斥郑玄《周礼注》的方法,认为主要方法有六:其一,运用其他经典的相关记载驳斥郑玄《周礼注》之说;其二,运用《周礼》本经的相关记载驳斥郑玄《周礼注》之说;其三,从义理的角度驳斥郑玄《周礼注》之说;其四,从情理的角度驳斥郑玄《周礼注》之说;其五,引汉儒《周礼注》之说驳斥郑玄《周礼注》之说;其六,以宋人新说驳斥郑玄《周礼注》之说。这其中有不少方法有其合理性、实用性,也为元、明、清诸儒所效仿,如运用其他经典的相关记载驳斥郑玄《周礼注》之说、运用《周礼》本经的相关记载驳斥郑玄《周礼注》之说、从义理的角度驳斥郑玄《周礼注》之说、从情理的角度驳斥郑玄《周礼注》之说,元、明、清诸儒也常用这些方法驳斥郑玄《周礼注》。
第二,宋人开创的以义理解《周礼》的经学解释新方法,被元、明、清诸儒接受并效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