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技政策变迁与政策学习研究--基于倡议联盟框架理论/厦门大学科技哲学与科技思想史文库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1579657
  • 作      者:
    作者:陈喜乐//韩晓慧|责编:文慧云|总主编:曹志平//陈喜乐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喜乐,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多年从事科技哲学、科技政策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团队,主持完成国家、省级课题20多项,撰写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获省级科研奖励9次。
展开
内容介绍
  《科技政策变迁与政策学习研究:基于倡议联盟框架理论/厦门大学科技哲学与科技思想史文库》引入萨巴蒂尔的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研究科技政策和科技组织变迁,科学研究、科学传播和科学评价的范式转变;探讨引发全球气候变暖、能源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危机、转基因作物治理、核能利用等科技治理中的联盟冲突与政策学习。信念系统的差异是联盟冲突的根源所在,以追求生态价值和国家主权论为政策核心信念的发展中国家与奉行生态殖民主义路线的发达国家,在诸多全球性的科技治理中形成了两大对立联盟。倡议联盟资源与力量对比悬殊、联盟间政策学习是引发全球政策子系统动荡的内在要素,而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加剧、全球环保运动的兴起与高涨、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等,共同构成诸多政策变迁的外部变量。全球性危机事件频发、各国信念系统的差异使得两大联盟处在对立面,而各国力量博弈又加剧了联盟内部的冲突。但对立联盟的冲突并非不可调和,可以通过萨巴蒂尔的政策学习模型与机制化解其矛盾与冲突。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政策变迁与政策学习的新视角:倡议联盟框架
第一节 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一、政策执行研究的范式转变
二、倡议联盟框架理论及其发展
第二节 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哲学基础
一、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核心概念
二、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系统模型
三、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哲学基础与逻辑脉络
第三节 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广泛应用
一、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二、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四、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 科技政策与科技组织的范式转变
第一节 二战后科技政策的范式转变
一、“为国防而科学”范式
二、“为工业而科学”范式
三、“为民生而科学”范式
第二节 近现代科技组织的范式转变
一、直线式范式
二、矩阵式范式
三、网状式范式
第三节 近现代科学传播的范式转变
一、“科学普及”范式
二、“公众理解科学”范式
三、“公众参与科学”范式

第三章 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联盟冲突与政策学习
第一节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联盟冲突与政策学习
一、全球气候治理的缘起与协议
二、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联盟冲突
三、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政策学习
第二节 全球转基因作物治理中的联盟冲突与政策学习
一、全球转基因作物治理中的联盟冲突与妥协
二、全球转基因作物治理中跨联盟政策学习的网络模型
三、全球转基因作物治理中跨联盟政策学习机制
第三节 全球核能利用中的联盟冲突与政策学习
一、全球核能利用中的联盟冲突及其原因
二、核能利用中政策学习的网络模型
三、全球核能利用中的政策学习机制

第四章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变迁及其驱动力
第一节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及其焦点议题的变迁
一、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变迁
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焦点议题的变化
第二节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变迁的驱动力分析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子系统的倡议联盟格局
二、政策子系统内部变量分析
三、政策子系统外部动态变量分析

第五章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不足及对策
第一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中存在的不足
一、治理目标内洽性不足,法规体系建设尚待完善
二、政策体系不完整,政策制定缺乏科学性
三、管理机构协调性不足,政策执行能力较弱
四、生态保护补偿措施尚未成熟,公众参与环保热情不足
第二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完善
一、调整生物多样性政策治理观念,坚持发展与治理相协调
二、健全生物多样性法律体系,强化立法保障
三、完善生物多样性政策管理机制,提升生态系统综合执政能力
四、拓展公共参与保护话语权,推动绿色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

第六章 我国环境政策变迁
第一节 基本国策阶段(1978-1991)
一、环境价值的相对优先,环境保护纳入国家政治视野
二、一元主体参与的末端控制型环境管理
三、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
四、环保公众参与意识的觉醒
五、环境科技问题受到重视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阶段(1992-2002)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价值取向
二、多元参与的污染预防型环境管理
三、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
四、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五、环境科技列入优先发展领域
小结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阶段(2003年至今)
一、以人为本,环境保护优先的价值取向
二、从环境管理向生态化管理转变
三、综合性的环境政策工具
四、环境政策的推动者由政府转向公众
五、环境科技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小结

第七章 我国环境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我国环境政策执行中的困境
一、环境执政体制不健全
二、市场调节手段发育不健全
三、环境执政法制体系不完善
四、环保科技支撑力不足
五、公众和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程度低
第二节 提升我国环境执政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通过制度创新破除执政体制障碍
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推进环境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四、强化环保科技支撑能力
五、优化公众参与环保的发展空间

第八章 我国核能利用发展中的不足与对策
第一节 我国核能利用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我国核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核电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二节 我国核能利用政策的完善与发展
一、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强化核安全发展观念
二、完善核安全法规体系,强化立法保障
三、明确核安全监管职责,加强核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四、创新公众参与机制,普及核安全知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