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对比与求新(韬奋精神的传布与再生产第四届韬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大新闻学术文库
0.00     定价 ¥ 1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73432
  • 作      者:
    编者:李晓灵//陈新民 |责编:郭晓鸿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晓灵,男,甘肃榆中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博士后。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兰州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等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分别在《兰州大学学报》《新闻大学》《河南大学学报》《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北京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台湾研究集刊》《当代传播》《云南社会科学》《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和《科学·经济·社会》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渊源与化变:延安《解放日报》的传播体系及其当代价值之研究》《建构和想象: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之研究》2部。
  
  陈新民,男,甘肃永登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先后主持完成省级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承担兰州大学社科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及其他横向课题多项。近年来,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科学·经济·社会》《电视研究》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对比与求新:韬奋精神的传布与再生产:第四届韬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2018年“第四届韬奋研讨会”的与会论文汇集。它以“大时代里的探索和求新:韬奋精神的传布与再生产”的会议主题为中心,以学习和弘扬韬奋精神,汲取历史经验,服务时代创新为目的,体现了国内数十家院校机构近百名学者关于邹韬奋研究的新成果。
  《对比与求新:韬奋精神的传布与再生产:第四届韬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依照研究分野和观照视角,分为“思想抉微”“报刊钩沉”和“对比求新”三部分,表达了对邹韬奋思想观念、新闻实践、媒介传播、社会交往和对比研究等方面的强烈关注,凸显了鲜明的求新精神、浓厚的历史思辨和突出的对比意识。
  《对比与求新:韬奋精神的传布与再生产:第四届韬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显示了当代研究者们竭力突破固有范式束缚和既定话语窠臼,以新的理论维度和价值判断将历史分析和现实关照相结合,实现多元参照、对比求新的研究取向,最终彰显了“历史的人”和“人的历史”的研究动因。
展开
目录
思想抉微
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论韬奋的青年教育观
从崇仰到扬弃:邹韬奋对欧美资本主义民主的认知历程
邹韬奋与媒体抗战动员研究
韬奋精神对新时代新闻志向教育的启示
作为社会记忆的韬奋精神(1944—2015)——基于邹韬奋纪念文章的分析
成为密友:邹韬奋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接触与交往
邹韬奋青年观及其演变逻辑

报刊钩沉
《新生》周刊的东北意识
沸腾的血流在激荡着:邹韬奋与两本《全民抗战》信箱外集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新大陆游记——重读邹韬奋的《萍踪忆语》
试述《生活》周刊新闻照片的来源
1937-1938年抗战动员与媒体建构——《(抗战)三日刊》内容研究管窥
世道·民生·文心——从《萍踪寄语》探究邹韬奋的知识分子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对比求新
传承与演化:韬奋新闻奖评选结果的回顾与反思
交往、同化和异质:延安《解放日报》中的邹韬奋与鲁迅对比研究
从“立人”到“救亡”:邹韬奋和胡适启蒙思想比较研究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邹韬奋——以英文博士论文《邹韬奋:(生活)周刊的岁月,1925-1933》为中心
邹韬奋的主要人际交往活动述评
《生活》周刊与《良友》中的女性形象
“内容把关人”到“意义再造者”——浅析邹韬奋译介传播活动中的角色转变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