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电影纵横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66359
  • 作      者:
    舒明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日本电影纵横谈》:日本电影迷、日本文化爱好者的必读书。  《日本电影纵横谈》的作者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日影研究专家,专研日影近50年。早期主要面向港台读者,近年在大陆出版的几部专著影响力大,读者反响好,堪称日影迷必读书。  《日本电影纵横谈》是国内一部完整覆盖日本电影史*貌的专著。对于经典日本电影、日本电影大师、日本电影的历史发展都有详细深入的解析。作者文笔精湛,对日影情有独钟,阅读富有快感。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舒明, 电影学者,日本电影研究专家。近年在大陆出版有《日本电影十大》(2011,上海书店)、《平成电影的日本女优》(2012,上海译文)、《平成年代的日本电影》(2015,上海人民)等书,反响很好,但内容多为阶段性日影介绍,而《日本电影纵横谈》为作者汇集50年日影研究精华的集大成之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电影纵横谈》:汇集作者对日本电影长达半个世纪的观察与思考,从日本电影的“历史、人物、作品”三个方面描绘日本电影地图与风貌,涵盖日本电影100年。  *一辑分析日本电影史上十大电影的变迁;第二辑评述大师级导演十人;第三辑除特别研究改编自文学作品的30部电影外,也评论了21部昭和影片与31部平成影片。
展开
精彩书摘
气壮山河黑泽明

(节选自《日本电影纵横谈》[第二辑 人物] 第四篇)

1991年9月27日,为期十天的东京国际电影节在初秋的东京举行,放映活动通过九组节目同时进行。其中的“特别招待作品”节目一共介绍了20部国际名片,包括专诚向世界电影大师致敬的两部新旧作品:萨蒂亚吉特·雷伊的《陌生客》(1991)和黑泽明的《七武士》(1954)。为了配合《七武士》完整版本 (207分)的公映与满足云集东京的世界影坛人士的期望,影展当局在10月2日下午隆重举办了黑泽明记者招待会,好让众人一睹这位生于1910年的高龄电影大师的风采。

东京答客问

招待会在一间大酒店的厅堂举行,81岁的日本国宝黑泽明由女翻译奥蒂·波克(Audie Bock)陪同出席。配戴墨镜的黑泽明秃发花白,但视听反应良好。和外国记者会面,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波克女士是美国的日本电影专家,曾将黑泽明的自传《蛤蟆的油》译成英文,是黑泽最信任的英语翻译员。黑泽明虽然懂英语,自始至终都很专心聆听波克的翻译。到场的日本及外国宾客约有150位,一共提出了20多个问题。黑泽明语调从容,对每个问题都迅速回答和详细解释,完全没有一点架子。一问一答,全部透过英日与日英的翻译进行。
外国记者的发问,大部分有关黑泽明的个别作品和他的导演心得,其他则涉及日本电影和亚洲电影诸问题。以下按照主题来区分,简述一下黑泽明的解答内容。
《七武士》——《七武士》有不同版本的拷贝,1954年在威尼斯影展放映的删剪本有违我的意愿,只有3小时27分的完整本可以被接受。曾经在海外流通的一个拷贝,只有2小时44分,那并不能代表我的创作。刚才有人提出以前看过《七武士》的一些场面,是今次放映的足本所没有的,那恐怕是我没有拍摄过的镜头。(全场哄然大笑)《七武士》的最后一场雨中大战,雨是用灭火喉营造出来的人工雨,非常逼真。那场冲锋陷阵的搏斗很是激烈,一发不可停止,我用了几台摄影机拍摄,效果极佳。
改编莎剧——改编莎士比亚的戏剧,《蜘蛛巢城》用了日本的战国时代为背景,和莎剧原著《麦克白》的历史时代很相似,而日本亦有像麦克白那样的历史人物。《乱》源出莎剧《李尔王》。英国影评人认为《乱》比《李尔王》乐观,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李尔王》给人一种绝望的感觉。《乱》的结尾,盲人在城墙上惊慌后退,握在手中的佛像卷轴掉落地上散开,这象征了佛陀不能救众生。要改善人的处境,只能靠人自己的努力,不可以寄望于神佛。
新作品——我第30部影片的剧本已经写好,但内容要保密,暂无可奉告。因为消息若一传开,记者就会猜测,那些角色最适合由谁人来演。这会引致诸多不便,影响到我的挑选演员与分配角色。估计这部新作可在1993年完成。
排练演员——导演一个剧本,有时要排练几个星期,每天都排练。近年用录像机拍下排演的情况,可以仔细观察工作的进展,发现有多余的部分,就考虑删去。拍摄外景时,常常被现场实况所左右,可以用“一个场面、一个镜头”的拍法,开动几台摄影机连续拍下去,再从不同的角度来剪接。所以20分钟的排演,结果只剩下16分钟的戏,有四分钟被删去。画面的影像处理,亦每每在排演中得出结论。我一方面和摄影师商量,另一方面亦参考演员的建议。例如《在底层》有八个角色的一场群戏,演员喜欢站在哪里,位置如何移动?也听听他们的说法。我不想强逼他们接受我的意见。
三船敏郎——三船敏郎在《七武士》《用心棒》与《红胡子》中的演出,我看并不过火,貌似夸张,其实很配合角色。如果将角色的激情——愤怒与叱喝——缓和下来,角色就减少了吸引力,变成平淡乏味。精彩的打斗场面有赖剪接,但演员的表现风格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像《用心棒》中三船敏郎的挥利刀断敌臂可为一例。三船的身手非凡,快如闪电,可以一口气连续斩杀十几个人,没有另一位演员比他敏捷。《椿三十郎》末尾的决斗,三船敏郎与仲代达矢对峙良久后才一触即发,仲代立即血如泉涌地中剑倒地。如果不是这样速战速决,三船有可能自己斩伤自己。
夫子自道——有人认为我的电影接近西方风格,不像日本风格,我不能同意。以人的衣装作比喻,穿着西服的日本人外表看来西化,内里还是不折不扣的日本人。即使是受西方教育的日本人,骨子里和同时代的一般日本人无异,也是怀抱着日本精神。我没有受歌舞伎的影响,但却深受能剧的影响。我抱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强烈情感与人道主义精神,本来无意当电影导演,入这一行纯属偶然。我喜欢和尊敬的日本电影导演为数不少,但却不想举出任何一位的名字。
女导演——男导演与女导演的差别,不在智慧的高低,而在感情和感性的不同。但当导演要承担很大的体力劳动,对女性而言这是个难题,因此女导演的人数极少。
日本电影——以前日本拍制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影片,现在则是佳片难求。水平低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现在的影片制作权被商业推销员所操纵,而非落在艺术创作者的手中。50年代的情况就不一样。那时我们要开拍什么戏,可以自由地放手搞。公司既无限制,又无要求,因此才容易产生好的作品。二是现在缺乏好的电影剧本。以前有很多好的编剧,而不少导演——包括我自己——也大量撰写剧本。现在编剧人才比较差,好的剧本得来不易。一般年轻的导演,由于未受过编剧训练,自己不会写剧本,也不肯先做几年编剧后才当导演。
亚洲电影——在影展中,一些优秀的亚洲电影未能吸引观众,我对此感到痛心。但亚洲——例如台湾——就出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好电影。那些影片的导演,很可能精心研究过日本的经典影片。反而日本的年轻导演似乎没有做过这番工夫。所以他们的成绩,就比不上亚洲其他国家的一些导演。
亲笔签名——在一个多小时的问答中,黑泽明还透露了一件有趣的事。原来多年以来,他都收到很多影迷的来信。他工作繁忙,自然不可能逢信必复。但从1990年开始,他每年都给儿童小影迷寄上亲笔签名的圣诞卡。由于要寄出的卡多逾千份,所以一到十月,他就要开始在圣诞卡上签名,并引以为乐。
30多位与会者在问答结束后,纷纷拿着和黑泽明有关的书本、电影海报与宣传小册子请他签名留念。黑泽明近十年曾经多次访问欧美为他的影片做宣传,早已习惯了为外国的仰慕者签名。定眼一看,他龙飞凤舞的亲笔签名,不是直写的汉字“黑泽明”,而是横书的洋文“Akira Kurosawa”。

武者的踪影

1998年9月6日黑泽明导演于东京寓所逝世后,在日本和世界各地都引起极大的反响。哀悼他的发言和电讯如雪片飞来,颂扬他的讣闻及文章亦刊于各地报刊。无论是政坛要员、电影界人士或评论家,都异口同声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朝日新闻》说黑泽明电影的影像美被全世界称赞。《伦敦时报》说他融会了壮丽的历史想象力和深厚的博爱感情。《纽约时报》称他为专制的完美主义者,具有画家的构图感、舞蹈家的律动节奏和人道主义者的温和敏感性,令两个世代十多位导演深受其影响。《新闻周刊》誉之为影坛的托尔斯泰,其毕生创作是本世纪一份独特的人道主义艺术遗产。
黑泽明的全部作品共有30部,其中26部拍于战后。《白痴》(1951)一片除外,其余25部影片都被选为《电影旬报》的年度十大电影,有三部更高居十大的榜首。可见黑泽明在生前,自始至终都受到日本电影评论界的重视。1985年,日本政府赠他以文化勋章,1998年他逝世后政府又决定授之以国民荣誉奖,都承认和表彰了黑泽明对电影文化的贡献。终其一生,黑泽明及其影片获奖无数,连同在国外的大小奖状,起码超逾二百项。他在80岁那年(1990)更荣获美国奥斯卡特别名誉金像奖。
黑泽明生于明治43年(1910),26岁时考进电影公司当助理导演,得遇恩师山本嘉次郎(1902-1973),打下了编导的扎实基础。33岁那年,描写柔道英雄的处女作《姿三四郎》(1943)公映后受到好评,荣获山中贞雄奖。从1943年到1951年,黑泽明一共拍了12部影片,大多剖析人性的弱点,致力探讨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颇受观众的欢迎。文艺界的青年,尤其喜爱他的影片,并受到他影片的鼓舞。其中较突出的作品,有描写革命青年未亡人的艰苦奋斗的《我于青春无悔》(1946),刻画酗酒医生与失势流氓的错综关系的《泥醉天使》(1948),和叙述青年探员追查失枪及逮捕犯人的《野良犬》(1949)。1950年他将芥川龙之介(1892-1927)的两个短篇小说《筱竹丛中》与《罗生门》改拍成《罗生门》,片中武士遇害及妻子被奸的真相扑朔迷离,但叙事的方式很是别致,影像的跃动和美感前所未见,遂震惊了欧洲和美国的影坛,令日本电影成功地走向世界。
1951年他再接再厉,将最心爱的作家、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白痴》搬上银幕,影片原长四小时二十五分,被松竹公司强迫剪为两小时四十六分。因为情节离奇、演技夸张和影片被删剪过度,普遍被认为是失败之作。黑泽明的前期创作,是他的探索期,也可以称为青春无悔期。他的电影能够给予观众一种非凡的震撼,令人在战后一片废墟的社会中重建信心,倾向积极进取和力争上游。
黑泽明的中期创作,包括从1952年到1965年的11部佳作,代表了他的辉煌期,也是风云际会期。若非置身于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日本那一群才华出众的演员和技师——如三船敏郎、志村乔、山田五十铃、中井朝一、早坂文雄和佐藤胜等人——当中,取得天时、地利与人和,黑泽明或许拿不到那样优异的成绩。那个时期也是战后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
1952年的《生之欲》,描写一个政府官僚在死前为民请命建设儿童公园,情节感人肺腑。1954年的《七武士》,用流动的镜头捕捉激烈的战斗场面,堪称日本电影史上空前绝后的杰作。《活人的纪录》(1955)旨在反对核试验,《恶汉甜梦》(1960)暴露溃职贪污,皆表现了不平则鸣的抗议。1957年的《蜘蛛巢城》和《在底层》,分别改编自英国莎士比亚和俄国高尔基的著名戏剧,形式创新而风格沉郁,都是从舞台到银幕再创作的成功典范。《隐寨三恶人》(1958)描写智勇武士辅助流亡公主复国,首次使用宽银幕拍摄,效果甚佳。《用心棒》(1961)讲流浪武士计破土豪劣绅和狐群狗党的故事,在空间处理和角色刻画上突破了古装武士片的传统,影片的娱乐性特别丰富。翌年《椿三十郎》的末尾决斗,双雄对峙良久才闪电一招分胜负,是电影史上的难忘场面。1963年的《天国与地狱》,以绑架案点描贫富的对立,并剖析了犯人和刑警的微妙心理,剧情引人入胜。1965年的《红胡子》,片长三小时零五分,更是集大成之作,全力刻画德川幕府末期一位侠医怎样培育弟子的医术与心灵。仁心仁术的主题理想乐观,说明人性本善;望远镜头的表现悲怆优美,写尽人生百态。地震火灾场面的雄伟和恋爱抒情画面的幽怨,处处显现出导演超群的造型能力与深厚的博爱感情。
黑泽明的晚期创作,可从1966年他56岁算起,下迄1998年他88岁逝世止,33年间他虽努力争取开拍新片,结果只完成七部作品。在1966年和1968年,他和两间美国电影公司合作的拍片计划——《暴走列车》和《虎!虎!虎!》——都先后不幸告吹。因此在1969年7月,他取得东宝公司的支持后,就和木下惠介(1912-1998)、市川昆(1915-2008)和小林正树(1916-1996)三人合组成“四骑会”影片公司,筹备独立拍片。黑泽明并以低成本和高速度完成他的首部彩色影片《电车狂》(1970)。但非常不幸,该片的卖座很不理想,令黑泽明大受打击。加上他长期受胆结石痛楚所困而不自知,遂于1971年12月22日在家中用剃刀割腕自尽,幸而及时获救。
黑泽明历时最长久的晚期创作可以称为夕阳武士期,也是他的流浪期和绚烂期。流浪是指他风尘仆仆地到世界各地求取投资,绚烂是指他的彩色电影开创了绚烂迷人的新境界。1973年他应邀到苏联开拍以中俄边境一个山野猎人为主人公的《德尔苏·乌扎拉》(1975),影片虽然得到好评和一座奥斯卡金像奖,他却不易找到新的投资者。幸而他在国外的声望日隆,非常被人爱戴和尊敬,最后得到三位美国私淑弟子——著名导演卢卡斯、科波拉和斯皮尔伯格——的拔刀相助,以及法国制片家西尔贝曼(布纽尔晚年的制片)和法国政府的鼎力支持,先后在1980年、1985年及1990年完成了两部史式形式的大作《影武者》和《乱》,以及一部由八个短梦组成的小品《梦》。稍后他亦连续拍了两套低成本的影片:《八月狂想曲》(1991)和《袅袅夕阳情》(1993)。
黑泽明的晚期作品,《电车狂》发展了《在底层》的主题,写贫民区的众生相很是感人,色彩的运用尤其独到。《德尔苏·乌扎拉》写大自然的美丽与永恒,令人眼界大开。其中旷野日暮风中割草和林间急流翻转木筏的两幕救人场面,极显导演的功力。以战国名将武田信玄 (1521-1573)的替身为情节中心的《影武者》和取材自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的《乱》,一写武田军团在天正三年 (1575)的悲惨灭亡,一写战国枭雄一文字秀虎因放弃掌权引致的骨肉相残和城破人亡,都透过表现主义的手法,绘画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无常,洋溢着鲜艳的色彩美、古典的形式美和雄浑的映像美。
黑泽明晚期作品的缺点,是故事和人物都缺乏生趣。《梦》纯是表现主义的呈现,说教色彩太浓。首二段略有可观外,其他篇章都缺乏艺术感染力。《八月狂想曲》除了天空的巨眼及老妇结尾在风雨中的狂奔外,基本上是写实主义的作品。片中有关长崎原子弹的体验,只从日本人作为战争受害者的立场着墨,没有触及谁发动战争的问题。所以美籍日裔侄儿的道歉这一情节,徒然惹人反感。至于最后一部作品《袅袅夕阳情》,表面上是描写随笔家内田百闲(1889-1971)门下弟子对退休老师的尊敬,骨子里却暗藏了不少黑泽明的自我投影,比较老气横秋和暮气沉沉,完全缺乏黑泽明早期和中期电影的一贯活力与情趣。
黑泽明在逝世前,还在努力集资筹备开拍一部描写江户妓女的新片《大海作证》,可惜天不假年,夫复何言!还幸在2000年,他的忠心弟子小泉尧史(1944- )将他未完成的剧本《雨停了》续成之后搬上银幕。2002年,大导演熊井启(1930-2007)更替他代圆美梦,成功地将《大海作证》拍成电影。
毫无疑问,世人景仰的日本国宝黑泽明,是20世纪雅俗共赏的电影大师和人道主义者。他创作严谨,绝不妥协,一生钻研电影艺术之道,能将东西方的美学铸于一炉。50年间拍摄了多部内容丰富、形式卓绝和影响深远的影片,堪称伟大艺术家而无愧。英国的《视与听》杂志在1992年及2002年曾邀请国际的电影导演及影评人选出“世界十部最佳电影”,黑泽明的《罗生门》和《七武士》,两次都被导演组选入十大并列第九位。而黑泽明本人得票甚多,亦连续两回被同行选为十大导演的第三位,仅居于奥逊·威尔斯及费里尼之后。在《视与听》2012年的投选中,导演组亦选他为世界十大导演的第九位,虽然成绩比以前稍逊,但也是唯一登上十大名榜的日本导演。
展开
目录
《日本电影纵横谈》目录

前言

第一辑 历史

1 日本电影史上的十大电影与导演
附录 2009年《迄今最佳的映画遗产200:日本映画篇》内的百大电影名单
2 新世纪的日本十大电影
3 平成电影导演十一强
4 黑泽明喜爱的二十部日本电影
5 山田洋次推荐的五十部家庭片
6 战后昭和电影的佳作名篇(1946—1988)
7 《电影旬报》2010年的十大佳片
8 2011年的十大日本电影
附录 《电影旬报》2012—2014年日本十大佳片

第二辑 人物

1 电影大师沟口健二
2 高雅淡洁的小津安二郎
3 寻找成濑巳喜男
4 气壮山河黑泽明
5 百龄巨匠新藤兼人
6 木下惠介天才横溢
7 市川昆的华丽影像
8 钢铁电影人小林正树
9 今村昌平的百年历史透视
10 国民大导演山田洋次
11 谁是日本十大男演员
附录 1975—2014年男演员获奖名单
12 伟大女演员的电影回顾展

第三辑 影片

(一) 电影与文学
1 黑泽明震惊欧美的《罗生门》
2 涩谷实的《本日休诊》
3 稻垣浩与内田吐梦的《宫本武藏》系列
4 丰田四郎的《夫妇善哉》与池田敏春的《秋意浓》
5 市川昆的《火烧金阁寺》与《野火》
6 野村芳太郎的《埋伏》与《五瓣之椿》
7 野村芳太郎和犬童一心的《零的焦点》
8 小林正树的《怪谈》
9 黑泽明的《红胡子》
10 丰田四郎的《四谷怪谈》
11 三岛由纪夫自作、自编、自导和自演的《忧国》
12 熊井启的《望乡》
13 野村芳太郎的《八墓村》与《事件》
14 市川昆的《古都》与《细雪》
15 若松节朗的《不沉的太阳》
16 太宰治的《潘多拉盒子》与《黄金风景》
17 荒户源次郎的《人间失格》
18 平山秀幸的《必死剑鸟刺》
19 熊切和嘉描写庶民哀歌的《海炭市叙景》
20 大森立嗣的《多田便利屋》
21 山下敦弘的《苦役列车》
22 青山真治的《自相残杀》

(二) 昭和电影 /311
1 沟口健二30年代的写实杰作:《浪华悲歌》与《祇园姐妹》
2 木下惠介的《肖像》、《小姐干杯!》与《二十四只眼睛》
3 《东京物语》西行记——欧美对小津艺术的欣赏
4 增村保造的《妻的告白》、《清作之妻》与《赤色天使》——若尾文子的三部爱欲物语
5 稻垣浩的《忠臣藏》——流芳百世的赤穗忠义武士
6 五社英雄的《三匹之侍》与稻垣浩的《埋伏》
7 黑木和雄的《凝聚的沉默》
8 大岛渚的杰作《少年》
9 小林正树的《化石》——面对死亡的哲理沉思
10 山田洋次的《幸福的黄手帕》
11 五社英雄的《云雾仁左卫门》与《黑暗中的猎人》
12 今村昌平的《乱世浮生》
13 铃木清顺的《流浪者之歌》与《阳炎座》——八十年代最华美妖艳的浪漫电影

(三) 平成电影
1 堺雅人主演的《南极料理人》
2 行定勋的《爱妻家》
3 北川景子演绎藤泽周平的《花痕》
4 小林政广的《与春同行》
5 中岛哲也的《告白》
6 绽放六段花样人生的《花》
7 北野武的《极恶非道》
8 土井裕泰的《花水木》
9 李相日的《恶人》
10 高良健吾主演的《哥哥的烟火》
11 三池崇史的《十三刺客》
12 濑濑敬久探讨罪与罚的巨片《天堂故事》
13 森田芳光的《武士的家计簿》
14 《最后的忠臣藏》的悲壮与温柔
15 《白夜行》的变态、伪装与爱情
16 若松节朗的《子宫的记忆》与成岛出的《第八日的蝉》——两个母爱与婴儿绑架的故事
17 青山真治的《东京公园》
18 原田芳雄的《我们的歌舞伎》与《大鹿村骚动记》
19 新藤兼人的《陆地上的军舰》、《石内寻常高等小学校》与《一封明信片》
20 原田真人的《记我的母亲》
21 荻上直子的《租赁猫》
22 高仓健与降旗康男的《致亲爱的你》
23 两位伊朗导演的日本片:《片场杀机》与《如沐爱河》
24 《临终的信托》与周防正行
25 《编舟记》:浩瀚字海渡人生
26 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

附录1 战后中国出版的日本电影书目
附录2 品味成濑:一些西方观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