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白天不懂夜的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20106349
  • 作      者:
    叶兆言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回忆诗意而又令人难堪的八十年代! 激情燃烧过的岁月,绚烂终归平淡! 《白天不懂夜的黑》是一部反思80年代文学热的中篇小说。在当下,怀念80年代突然成为一个热潮,而且在怀念中还加入许多美化的感情,让80年代变得更加面目模糊。而叶兆言在怀念80年代的热潮中保持了冷静, 正如小说题目所写,“白天不懂夜的黑”,我们在远观80年代时,忽略了许多“黑”。他用小说这样的形式来表达了自己对80年代的思考,尤其是表达了当时文学热的思考。 小说的写作技巧非常成熟,它从整个故事时间的中间段写起,借张跃、李明霞、绢子三个与林放之间的感情故事,将过去、现在勾连起来,将过去的林放、高峰时的林放、没落时的林放写的非常逼真。
展开
作者简介
     叶兆言,1957年出生,南京人。他1974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他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创作总字数约四百万字。他的主要作品有七卷本《叶兆言文集》《叶兆言作品自选集》以及各种选本。另有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绝妙小品文》《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通过《白天不懂夜的黑》,我们惊讶地发现,在80年代文学热的背后,仍然是一套意识形态的机制在起作用,文学热潮的产生都是基于政治需要而兴,伤痕文学是基于控诉文革的需要,改革文学是基于建设四化的需要,它们都还未真正摆脱思想束缚,还未真正达到自由写作的状态。而小说主人公林放,正是在这样的体制中从默默无闻到爆得大名,最终因无法适应导致迷失的典型。
     作者叶兆言借林放的经历也在反思80年代文学热的本质,它仍然是在体制内营造的计划经济式的热潮。文革中,林放发表成名作批判孔子的文章,因此改变了命运,从街道小厂借调到一所中学去教语文。而且对林放来说,“红极一时的新时期伤痕文学,其实就是文革中大批判文章的变种,是一脉相承,是一种以小说形式写成的对文化大革命的批判文章,而作者差不多是同一拨人,使用着同一种思维方式,在精神上有着割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同文革大批判文章一样,伤痕文学内在写作思路也是模式化的,林放是因为掌握了“文坛究竟需要什么,到底是缺什么”,懂得“讨好取巧”,才成功地发表了作品,而同为文学青年的“我”因为不了解而处处遭遇退稿。这种迎合政治需要的文学热潮反而为作家们带来改变命运的机遇,很多作家因此加入作协文联,有了稳定的工作;很多作家因此被领导慧眼识金得到提拔。80年代文学热,热的其实不是文学,而是文学背后带来的名声、地位、命运的改变。
     小说作者更加重视在80年代文学热中的文人的思想状态,林放就是一个典型。文学也许天然具有类似“致幻剂”的作用,它让人自我膨胀、自以为是、处处显示优越感。在某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作品而爆得大名的林放,自我突然膨胀,他夸夸其谈自以为是,他雄辩滔滔傲视群雄,在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大放厥词傲慢地炫耀知识;在文学聚会活动中指点江山对老作家们嗤之以鼻,处处显示其内心自我膨胀的优越性;在“我”遭遇退稿的时候,他故意大声说话,以在众人面前显示其优越感……这样的性格也让他失去了加入文联、上研究生等等活得更好的“机会”。
展开
精彩书摘
     1 家庭烦恼谁也避免不了,每当心情不太好,为生活琐事郁闷,尤其和老婆拌过嘴,陷人了都不想搭理对方的冷战,我便情不自禁想起林放当年离婚后的那种快乐。那种被解放了的快乐难以言表,是个男人都会忍不住羡慕,都会被他内心深处的喜悦打动。鳌鱼脱了金钩去,摆尾摇头更不回,林放最著名的一句话,大丈夫何患无妻,离婚从来不等于世界末日,当然他的话还可以有另外一个著名版本: “男人吗,怎么能不离一次婚?” 后来,经历了三年牢狱之灾,林放的人生哲学中,又增加了一句至理名言: “男人吗,要想有那么点出息,你恐怕还得坐一次牢?” 时间回到1986年秋天,距今已快三十年,我们几个写小说的朋友凑一起,在湖南路上一家叫黑森林的餐厅请林放喝酒。那时候,身边的人好像都没什么钱,轻易也不敢上馆子,只有遇上谁发表文章,混到了一点小稿费,才会去馆子庆祝一番。林放是我们共同的朋友,他离婚了,从道理上来说,心情肯定不好,情绪一定低落,兔死狐悲唇亡齿寒,我们便在背后替他瞎操心,决定趁机聚会一下,毕竟也朋友一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干脆请林放喝个酒,好歹也安慰安慰他。
     林放是我们那文学小圈子里第一个结婚的,第一个离婚的,当然,也是第一个公开发表小说,而且发表在当时最有影响的《人民文学》上。那时候,我们都是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文学青年,都觉得他会因为离婚很沮丧,林放的前妻李明霞是位干部子女,人长得又高又大,虽然不能说是沉鱼落雁那样的绝色美女,起码也是相当漂亮。当初林放不顾一切地追求李明霞,我们都很佩服他的勇气,都觉得他会碰壁,都觉得这事不太可能,没有太多现实性。结果碰壁归碰壁,有一度可以说头破血流。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还是心想事成,硬生生地把李明霞追到手,高高兴兴抱得美人归。
     外面都在传说这家馆子价格很贵,很能宰人,吃完结账常会吓人一大跳。本地创办不久的一张晚报曾以“黑森林真黑”为题,发过篇幅不短的报道予以揭露,可能因为这原因,他们对文化人心存戒意,态度不太友好。林放那天来得最晚,我们点好了菜恭候大驾光临,却迟迟不见人影。那时候没手机,也不知道他到了什么地方,女服务员不停地过来催促,问什么时候能上菜,我们只好一个劲地往门外看,连声说等等,再等一会儿。在大家焦急的等待中,姗姗来迟的林放终于出现,他一脸快乐地走了进来,毫无歉意地看着我们,说你们怎么选中这么一个地方。
     早已不耐烦的女服务员脸色很难看,白了林放一眼,撅着嘴说: “现在总可以上菜了吧?” 我们也顾不上与林放再敷衍,齐声说: “上菜,现在就上,赶快上。” 喝什么酒已记不清,说过些什么话也忘了,能记住的只是林放的春风得意。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从头到尾,基本就是他一个人在说话。好汉不提当年勇,几年前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小说的光环不复存在,那时候他已经不怎么写小说了,兴趣早已转移,很显然,还有更重要的事正等着他去完成。林放的这次出场,只是给大家传递了一个最简单信息,原来离婚也可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很快到了结账的时候,女服务员面无表情地送账单过来,我们中间有个比较认真的人接过账单,很仔细地看着,核了一下价格,一边看,一边啧嘴,然后嘀咕了一句: “操,真他妈不便宜!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