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43519
  • 作      者:
    蒋方舟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蒋方舟二十岁后,首度杂文结集,写作生涯的成人礼。2008年,作者入读清华大学,转眼五年过去,本书由作者精选过往五年文章而成,既是对此一阶段生活的总结和挥手告别,书中随处可见的自省、平实有力的记录,也标志着作者在写作上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在书中,作者记录下对于成长与写作的反思,也记录下身旁被绑架的一代群像——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写作者并无能力和义务改变社会,但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写下本身,即已是永恒。

  特别收录长文《审判童年》,曾获2009年“人民文学奖”及首届“朱自清散文奖”。在四万余字的长文里,作者毫不避讳地坦白童年生活当中的刺痛与尴尬,屈辱与安慰,连同纵横捭阖、博采众长的书写,令我们对于童年的认识耳目一新。

展开
作者简介
  蒋方舟,生于1989年10月27日,湖北襄阳人。七岁开始写作,九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十一岁写成长篇小说《正在发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和讨论,并在台湾出版繁体版本。十二岁写成长篇小说《青春前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都往我这儿看》,《青春前期》发表于《当代》2002年第三期,即将拍为电视连续剧。从12岁时开始成为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2003年11月起,在《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开设专栏《邪童正史》。2004年8月,获“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2005年10月1日当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主席。2006年7月,首部长篇小说《骑彩虹者》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至今已出版十部作品。
  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并引起了较大争议;2009年10月在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评奖中,蒋方舟获得散文奖。201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现为《新周刊》杂志副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蒋方舟二十岁后,首度杂文结集。
  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描画身旁被绑架的一代群像,重寻写作的意义。
  2008年秋天,作者进入清华大学就读,2012年毕业,受聘为《新周刊》杂志副主编。回首过往五年,课业之外,作者亦经常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及多种社会活动,生活不可谓不丰富不精彩。然而在忙碌与喧腾背后,作者却渐感迷失与困惑:参与的讨论越多,离真相仿佛越远;战斗檄文式的文章越写越多,却越来越不喜欢自己剑拔弩张的嘴脸。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本书特别收录获得“人民文学奖”的长文《审判童年》。在四万余字的篇幅中,作者博采众议,纵横捭阖,重新审视与阐发涉及童年的若干命题,将戏谑的口吻与犀利的质问、游戏的精神与坦诚的剖析熔于一炉,读之或忍俊不禁,或瞠目结舌,令人耳目一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当下,而更多的是拼凑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传递对风雨欲来的预测与恐惧;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开始用宏大的词汇说话,而不只关心文学及与之相关的;俗世的乐趣,不再是常态,而是暂时逃避的去处。
  而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因此,当我写下“中国”、“社会”、“时代”、“人民”之类的词时,变得越来越心虚。
  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做标本的制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这没有浮夸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得吸引人,可不讨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来下。
    ——蒋方舟

展开
精彩书摘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过早成熟就是十全十美。
  ——奥斯卡·王尔德
  十年前,国庆盛典前的彩排,上万名少先队员在《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乐曲声中,走过天安门广场,放飞了万羽鸽子和彩色的气球。他们欢呼跳跃着,以秋分吋节海潮的速度,像液体一样,狂欢着涌入街道,不可控制地渗入城市的所有缝隙。
  同一时刻,在偏僻的湖北小城,我所在的小学也在为建国五十周年而排练。上述画面成为我们模仿和赶超的对象,在录像机里播放了不下百遍,以至于我现在都能清晰地回忆起。回忆的画面里还伴随着我的音乐老师愤怒的画外音:“你们看看首都小朋友的精神面貌,再看看你们自己的样子。”
  音乐老师是60年代出生的人,在她的经验里,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应该小脸红扑扑、奶声奶气,而不是眼前这批身形高大、怪形怪状的半熟少年。十岁的孩子,已经不愿意穿背带裤,不愿意在发梢绑粉红色的硬绉纱,不愿意用口红在眉心中间点一个大红点。
  1999年,我十岁,乖僻,不恭。鄙夷嘲弄是我的日常食粮和工具,这是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流行病,它以惊人的速度在同龄人中间蔓延。面对这种新颖而陌生的症状,所有人都一头雾水,老师和家长失望地总结成“调皮”,那时候的我则羞愧地概括为“堕落”。所谓的教育家哭天喊地地说:“救救孩子!”
  时隔十年,我再打量那个时候的自己,才知道时代在我身上作用了什么,那是青春期过早地觉醒。
  1999年12月31日最后一节课打响下课铃,男生们守在教室门口,向走出来的人挨个借零钱,好换游戏币到街上的游戏厅打“拳皇”。当少数几个人或出于慷慨或出于义气借给他们零花钱时,男生们就会温柔地开玩笑:“谢谢,下个世纪再还给你.”
  新千年到来,一夜之间,街上所有的纯真儿童被一扫而空,收进丁20世纪的记忆图书典藏版。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口袋里的硬币咣当得更为响亮的悠游少年。喧嚣的游戏厅查封、解封,再查封、又解封,最后终于使它最后的拥趸都失去了兴趣,转身进入新开的网吧。
  网吧比游戏厅更为风靡,因为格斗是一种竞技体育,任何竞技都有弱者和输家,被格斗致死的人要接受来自一条街的孩子漫长的嘲笑。但是在网吧,没有聒噪的观战者和评论员,而是一场不战而胜的巷战——与空虚的自己、无聊的学校和讨人嫌的家庭沉默对抗,最悲惨的结果也不过是玉石俱焚。
  那时候,班里的男生攀比谁在网吧待的时间长,我的同桌是传奇般的无冕之王,他不眠不休的时间超过了人类极限。我上课时不经意地转头,经常会被他妈妈贴在窗户上的脸吓到,她满脸忧愁,急切地用目光在教室里搜寻着她的儿子,发现她儿子不在,就一路号叫着儿子的名字冲出校园.
  老师也同情她的无助,有时候会带着同学帮她一起找儿子。下午一点半的宁静,是属于躁动少年的宁静,我们一行人有老有小,在小城的街道一路尖利地喊:“x x x,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她找不到儿子,同行的人都在低声安慰,只有我上气不接下气、语无伦次地向她和老师告状:“他上网,他才堕落,看特别多不健康的东西。”
  我如此积极主动地告密,一半也是因为心虚。那时,我也开始上网,我们家那时候还是拨号上网,速度很慢。所谓“网上冲浪”只是心急火燎地盯半天鼠标的小沙漏。而且上网很贵,每次交电话费都是惊险之旅,我记得有一个下雪天,我和我妈去电信局交了六百五十元网费,我们俩沉默压抑地走着,我妈拿着缴费收据,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雪地里,哭喊道:“我以后再也不上网了哇!”
  这当然是作废的誓言.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我妈还是贪婪又绝望地等待一个个缓慢打开的网页。
  我受老师之命,经常在中午待在网吧门口,拦要进去的同学,逮刚出来的学生。让我感兴趣的是那些长时间上网的少年的眼睛:他们推开网吧的门,总会停一下,眯一下眼睛,用一种来自外星球的目光,打量他们生活了多年的现世。
  在网络的映衬下,现世是如此乎庸不耐烦。每一代人的青舂期都是不满的,无条件的不满,无条件发散的恶。青春期的凶猛看起来完全是每个人必经的生理阶段。但是随着新的网络时代到来,我们这一代的青春期已超出了它本身的范围。
  网络提供了一个脆弱的高台,更彻底地抽身于现实生活,它提供了一种局外人的目光,教会我们更批判地看待我们成长起来的世界和社会习俗。来自于陌生人的热烈非凡的喝彩和同仇敌忾,教会我们更残忍、更不留情面地撕去老师或父母身上任何虚伪的外衣。
  站在岌岌可危的高台上,居高临下地扫视,让我们获得了巨大的满足。盲人的国度里,独眼人就能称王,因为他拥有了自由。
  有一位北大的老教授评论我们这一代,说这一代的年轻人很冷,“而且是一种不舒服的冷一一缺乏热情,缺乏善意,对待周围的事物,尤其是对待人(可以说是包括自己的亲人在内的一切人),有一种刻骨铭心的冷漠”。他本来想把这一代称为“冷漠的一代”,后来觉得过分了一点,就把它改成“调侃的一代”一一“最大的特征,就是白以为把什么都看透了,不相信世上还有真诚的东西,所以对什么都调侃,已经没有敬畏之心了。”
  那一年,韩寒出版了《三重门》,像是照明弹爆炸一般,多重效应让死而不僵的教育系统瞬间显形,照亮了青年自我认知的一条崭新的小径,引来了众多亢奋叛逆的追随者。
  之后的几年,我也稀里糊涂地参加了许多莫名奇妙的“新”字头活动——“新青年”“新生代”“新概念”。这一类的活动组织者常常面目模糊、神出鬼没,每次到了我们需要吃饭的时间就消失丫。我们只好挤在狭小的宾馆房间里,大声热切地讨论文学艺术,假装忘记了吃饭的生理需求。
  每次集会,大家只不过在同一句宣言上反复辗转——“世界是我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到底,世界还是我们的。”话说完之后,呼告者总要深深吸一口烟,把脸掩盖在烟雾中警觉地打量四周,含有一点警告的意味。世界虽然是我们的,但为了避免冲突,大家还是各走各路隔开距离,公乎分据地盘。
  当年,我们这些“新”字头的青春作家,既要拉帮结派,又忙着划清界限,最后还是身不由已被合并同类项。我也曾被划到“残酷青春”的流派里,照片被处理成黑白的,印上触目惊心的“疼痛”两个字。我自己倒觉得我从小到大并无坎坷,不觉得有什么愤怒非呐喊不可,有什么委屈非呻吟不可,但是大家都指着自己的伤口雪雪呼痛,我不和一嗓子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
  2004年,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我那个爱上网的同桌家里出了事故,他的姥姥姥爷死了,他的父母姑舅去奔丧时又出了车祸,只有他的母亲活了下来,受了重伤。这个消息是班主任挨个网吧找,才找到他通知的。
  老师为了教育我们,开了一次班会,还专门把他母亲找来。他的母亲眼睛里插了一根导管,憔悴晦暗。我的同桌站在讲台上,低着头,形容惨淡.那是一场混乱的班会,批斗、忏悔、原宥不断循环。他哭,他的母亲哭,我们也哭。
  最后,老师大声问我们:“我们该怎么办?一起说——”‘我们要拯救他!”“我们要不要带着他一起走?一起说——”“我们要带着他一起走!”
  我看着我同桌佝偻的身影,心想:这才是惨绿少年,这才是残酷青春。最残酷的地方,并不是他走了歧路,被荆棘扎得遍体鳞伤,而是经历了这些,他还是要和我们一起走,还是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往前冲涌。
  那几年里,韩寒、丁俊晖、郎朗纷纷从拥挤冗长的大路中撤出,走上鲜为人知、充满吸引力的小径,大多数少年却没有条件更没有勇气效仿,而是裹挟在青春的洪流中,混在我们这支步伐整齐、歌声暸亮、大步挺进的队伍里。即使有人心不在焉、三心二意,也迅速湮灭丁,恰似一张埋没在海边沙砾里的面孔。
  我的父亲有一颗钻石,比里茨饭店还要大。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周末我们班进了小偷,他把同学们散落在桌子上没带回家的杂物洗劫一空。后来经过调查,发觉这次搜刮课桌面盗窃走的物品价值大概超过十万元。
  我们班有些有钱的孩子。现在,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富二代”。他们的父母如果是原生大亨的话,他们就是从中衍生出来的完美破解升级版,一种新的“文化亚人种”。
  上晚自习的时候,他们就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一边打牌一边交换自己的欣喜和忧愁。有时是交换名牌资讯,有时是感叹父母最近的投资失败,有时是豪迈地计划自己当了家族企业接班人后大刀阔斧的改革。
  我喜欢听他们的谈话,喜欢听他们随口说出一个恐怖的数字,喜欢他们慵懒而漫不经心地比周末购物所花费的巨款。尽管那些钱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我还是快乐得不知所以。
  班里的首富据说家里有十亿资产,因此得名“王十亿”。班里的阔少陪女朋友去买钻戒,指着柜台说:“这个、这个不要,其他都包起来。”因此得名“吴钻戒”。
  我喜欢向外人热烈地介绍他们的财富,当别人婉转地抬出更富裕的家庭,我甚至会因为感到挫败而不服。
  我现在看上一个年代的艺术作品,小说也好,电视剧也好,看那个时候的青春爱情,觉得最有代沟的一点,就是里面的主角在发现自己的另一半隐藏的有钱人身份之后,第一反应往往是异常愤怒,觉得这种财富是对自己的莫大羞辱。
  ……

展开
目录

代序 故人无少年

 

【被绑架的一代】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为什么不敢“留点余地”

三十未立,二十而蹲

那些参选人大代表的大学生

中产阶级的孩子

天才的出走

被绑架的盗火者

长安青年

想象的祖国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作家真正的恐惧,是被“国家”所魇住

文学中的乡土中国

中国作家梦魇

我们的谎言是纯净的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孤单做伴

达尔文改变中国

纸上的街道

前卫的民国

@张爱玲

将军白先勇

木心: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

 

【审判童年】

第一章 家里的鬼影幢幢

一 手足

二 祖父祖母

三 母亲

四 父亲

第二章  我活在一个我不可能成为好孩子的世界里,而我也比我想象的更坏

一 保姆

二 幼儿园

 

代后记 写什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