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做法与成效一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些年,开发区从改善企业民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重点抓劳动合同签订、集体协商、用工环境改善三件事。
二是普签劳动合同,让劳动者更有安全感。在深入开展劳动合同管理年、劳动合同制度实施3年行动计划等活动的基础上,实行劳动合同备案与工资税前列支相结合的政策,有效推动企业自觉签订劳动合同;创新用工备案、劳动合同签订和社会保险缴费“一体化”管理模式,将劳动关系与就业、社会保险工作纳入统一信息系统,实时比对数据,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提高了劳动合同签订率。目前,全区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参保率均达98.8%。
三是推行集体协商,让劳动者更有话语权。围绕职工普遍关心的工资增长、加班工资等热点、难点问题,大力推行集体协商,并把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突破口,探索建立了规模企业单独签、社区企业区域签、同类型企业行业签的“三位一体”模式,全区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5.2%。同时,归纳出集体协商四部曲,即谈感情、寻求结合点,清数据、找出突破点,选将才、组织谈判队,发要约、把握切入点,较好地解决了谈什么、怎么谈的问题。
四是改善用工环境,让劳动者工作生活更加顺心舒心。启动全区花园式工厂建设、安全生产等活动,2011年新开工3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功能完善的职工社区,房屋租金价格比同地段市场价格低30%,可让2万名职工拎包人住。在优化硬环境的同时,鼓励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在兴建电子图书室、职工书屋、体育场所、音乐广场、职工影院等文体活动设施基础上,积极开展“节日送温暖”、“夏季送清凉”、“送法进车间”和“培训提技能”等活动,关心职工生活,鼓励职工成长成才。
五是健全政府监管服务机制。注重源头预防和基础保障,坚持工作前置和重心下移。在监管方面,引进项目推行劳动关系风险前置评审;管理体制实行网格化模式,打造15分钟快速执法圈;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在服务方面,开通企业绿色服务通道,搭建“网络问政”平台,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保障服务体系。近年来,开发区内各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明显减少,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和相关群体性事件。尤其在近几年“用工荒”大量发生的情况下,开发区员工平均流出率反而有所降低,现在只有3%。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期间,大部分企业显示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不裁员、不减员,全区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1.5%左右。近3年来,企业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8426条,被企业采纳实施4274条。
2011年8月,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国优秀和谐园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表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张大勇在大会上作了《把握规律抓创建互利共赢促和谐》的典型发言。张大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的最终目的在于,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让职工群众得实惠,两者互为基础,相互促进,最终实现社会进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