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死亡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619042
  • 作      者:
    于潇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文明的冉冉升起,个体的呱呱坠地,死亡,从来缺席。
  死亡是冷酷无情的,却因文学的永恒记述生者温情的追忆。以上种种,都在诠释一条中国特有的死亡逻辑——向死而生,死亡笼罩下的生意盎然。
  忆往昔,“雅俗文化书系”于1995年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赵朴初先生题字,季羡林先生作序;看今朝,新版“雅俗文化书系”重装推出,延续经典。
  季羡林先生在序中如是说:雅俗文化“能在美的享受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心灵,健全人们的心理素质,促使人们向前看,向上看,向未来看,让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类,愿意为实现人类的大同之域的理想而尽上自己的力量”。
展开
作者简介
  过常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圈香港教育学院、中国台湾东吴大学、韩国高丽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被评为“北师大最受欢迎的本科教学十佳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上占文学和文化,是国家社科规划重大项日首席专家,著有《楚辞与原始宗教》《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先秦散文研究——上占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依然旧时明月——唐诗宋词中的生命和情感》等多部学术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死亡文化,讳莫如深,幽隐难寻,却在其历史沿革、地域化及思想拯救等诸多方面留下了带有中华文明独特逻辑的深刻烙印。
  《新版雅俗文化书系:死亡文化》试图重现中华文明光鲜灿烂遮盖下的死亡暗影:从死亡意识的逐渐觉醒,梳理国人认识死亡的时间脉络;从死亡拯救的伦理宗教,挖掘国人化解死亡的种种努力;从死亡替代的特殊场景,渗透国人遭遇死亡:的人生经历;从死亡选择的矛盾两难,解释国人钟情死亡的毅然决然;从死亡狂欢的寓教f-乐,讲述国人看待死亡的乐观态度;从死亡归宿的严选精作,彰显国人重视死亡的隐秘心理;从死亡纪念的文学作品,体味国人凭吊死亡的抹抹温情……
  《新版雅俗文化书系:死亡文化》力求拓展视野的广度与深度,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从时间与空问的十字维度,从丰流与边缘的祉会广角,为您挖掘早已深入骨髓却始终被忽视的死亡文化。
展开
目录
序一 季羡林序(第一版“雅俗文化书系”序)
序二 新版“雅俗文化书系”序
前言 向死面生

第一章 死亡意识
第一节 史前的死亡启蒙——化物与通天
化物——神话中的遗体不灭
化物——考古中的图腾崇拜
通天——神话中的灵魂不灭
通天——考古中的随葬因缘
史前的死亡思维——依赖环境的天人合-
第二节 先秦的死亡利用——亲情教化与封建等级
亲情教化——伦理用死亡确定身份认同
封建等级——礼制用死亡展示生存差异
先秦的死亡思维——用死亡规范生存
第三节 东汉的死亡觉醒一人生苦短与及时行乐
人生苦短——死亡骤近的威胁意识
及时行乐——死亡压迫的乐观应对
东汉的死亡思维——乱世下的生命自觉

第二章 死亡拯救
第一节 儒家——未知生,焉知死
生死观——建构超级概念超越生死
拯救法——内圣外王成就生命永恒
第二节 道家、道教——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生死观——天道统摄下的人道自然
拯救法——炼神还虚下的金丹保生
第三节 佛教——既适一生中,又入一死理
死亡观——建构多维世界凸显无常
拯救法——拓展时空维度容纳死亡
拯救法——修行增强觉悟以臻涅槃

第三章 死亡替代
第四节 一夕化身人归去——称谓替代
尊卑有别,内外相差——规范性
尊者欲尊,辱者欲辱——对象性
羽化成仙,凤凰涅槃——安慰性
第四节 一壶浊酒尽余欢——情境替代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离别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独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景

第四章 死亡选择
第一节 焚书坑儒与约誓不诛——君主对死亡的轻视与慎重
……
第五章 死亡狂欢
第六章 死亡归宿
第七章 死亡纪念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