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在《赛库奈姆》第15卷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发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摩尔根的态度》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达尔文的理解》两篇文章,却没有引起较大的影响。在此期间,随着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以及社会主义率先在东方国家由理论变成现实,西方学者围绕着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东方专制主义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讨论,撰写了一些著作,并在苏联《亚非民族》、法国《思想》和英国《今日马克思主义》等刊物上发表了众多文章。
美国学者卡尔·魏特夫于1957年出版了《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一书,对亚细亚生产方式、东方专制制度以及共产主义展开了论述,产生了极大反响。魏特夫是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1920年参加德国共产党,并担任过德共中央委员,1933年被纳粹关入集中营,出狱后于1939年加入美国国籍。1935年,魏特夫到达中国,搜集了许多有关中国经济和历史的资料。早在20世纪20年代,魏特夫就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问题的著作和论文,并运用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来解释中国和东方社会问题,在西方学术界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界都有一定影响。在《东方专制主义》一书中,魏特夫着重阐述了两个观点:其一,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角度出发,他将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社会简单地归结为水利社会,并运用自己对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解来检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述的正确与否;其二,他分析和批判了东方专制制度,无限地夸大了其罪恶的一面,将之看做是一种恐怖统治,并将矛头直指苏联、中国等进入社会主义并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将之视为东方专制制度的复辟,从而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否定了社会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该书的出版迎合了当时冷战思维的需要,尤其是为西方一切敌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和个人提供了所谓的“理论”依据,因而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些人甚至将之与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的著作相提并论。但是,任何不带偏见的人们都不会同意《东方专制主义》的基本观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