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觉醒的泥足巨人:中印经济崛起评估:assessing the economic rise of China and India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34531
  • 作      者:
    普拉纳布·巴丹(Pranab Bardhan)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和印度近年来在经济上的崛起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目前,中印两国经济约占全球经济的五分之一,预计到2025年两国的收入将占全球收入的三分之一。《觉醒的泥足巨人:中印经济崛起评估》剖析了中印两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模式,指出了两国在农业、工业、基础设施和金融部门中面临的诸多结构性和制度性问题;考察了两国的贫困状况、收入不平等和环境问题;探讨政治因素如何影响两国正在兴起的市场经济模式,巨大的减贫成就如何主要归因于国内因素,而非大多数人认为的全球一体化。书中还分析了威权主义政治体制如何扭曲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印度的民主治理又如何因严重的问责失灵而陷入泥潭,从而阻碍印度的经济发展。可以说,《觉醒的泥足巨人:中印经济崛起评估》是一部破除中印两国经济崛起神话的警世之作。
展开
作者简介
    普拉纳布·巴丹,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致力于对穷国农村地区的制度、经济发展政策的政治经济因素以及国际贸易进行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他还从事跨经济学、政治学和人类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他已在国际顶级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12部专著,和他人合编了12部著作,可谓著作等身的经济学家。
展开
内容介绍
    对世界聚光灯下的中国和印度来说,《觉醒的泥足巨人:中印经济崛起评估》更像是一本盛世危言之作。它不是要附和全世界主流媒体和学者对中国与印度的大加赞美和过高预期,而是直面这两个国家面临的长期制度和政治经济问题:收入增长缓慢的农业部门,居高不下的居民储蓄率和金融中介活动不足导致的资源配置低效率,机会和收入不平等的加大,问题重重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利益分化导致的社会冲突加剧,政府治理中的问责失灵。所有这些问题在两国虽有所不同,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它们都将对两国经济发展构成重大的结构性制约,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印经济就不可能“前景一片光明”。
    对于当前热议的民主、威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作者认为,威权既非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威权体制下的中国面临着矛盾和冲突解决能力低下,存在过激反应、压制信息的潜在风险。而对印度来说,虽然民主体制使印度能更好地处理矛盾和冲突,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长远来说更稳定的政治环境,但是印度的民主政治常常沦为竞争性民粹主义,政客们通过短期的迎合和施舍以赢得选举,却伤害了长期投资,特别是物质基础设施的投资,从而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总之,《觉醒的泥足巨人:中印经济崛起评估》细致入微地描画了在当前全球经济重大调整的背景下,中印两国所面临的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状况,是一部极富洞见、发人深省的佳作。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引言:环绕巨人的迷雾
    ……我已深知无论何处,
    皆可为家。
    ——马来裔诗人吴宝星《宛如神爱我们》
    过去几年中,媒体,尤其是财经媒体,对中国和印度在国际经济中的崛起兴奋不已,对两国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中相对出色的表现更是兴趣盎然。在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相对停滞后,这两个总人口占世界人口近2/5的国家在过去25年左右的时间里,国民收入达到了相当高的增长率。在1820年,这两个国家贡献了全世界经济收入的将近一半;在1950年它们的份额低于1/10;目前,它们的份额大约是1/5;而到2025年它们的份额将会达到1/3。
    按照国际价格计算,在1870年以及20世纪70年代,印度的人均收入水平略微领先于中国,但是从那以后,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远远超过了印度。在过去20年中,印度人均收入的增长率是4%左右。中国增长速度则是印度的两倍,即便剔除中国官方经济增长数字的夸大成分,中国的增长仍然明显快于印度。在全球制造业贸易中,中国取得了长足进步:而在全球服务业贸易中,印度也取得了同样的进步,这样的进步引起了富裕国家的工人和专业人士的不安(这一点还有待证实)。在它们自身的巨大国内市场吸引了大量国外投资的同时,发源于这两个国家的全球化企业也开始展示其实力,在西方市场上收购企业。记者们常常用各种形象的比喻,如巨人摆脱“社会主义迷梦”、“笼中虎”挣脱锁链等,来描述这两个大国的经济改革和全球化进程。报纸专栏作家和媒体人们从北京和班加罗尔发来令人屏息的报道,描述在一个“扁平化”、全球化的竞技场中,两个新秀即将给迄今为止仍自我感觉良好的国际社会带来残酷的竞争。还有人警告,随着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的“30亿新生资本家”的出现,下一阶段的全球化将被重新定义。
    尽管我认为,对中印两国的发展进程和富裕国家可能面临的困难所作的描述,有夸张的成分,但本书并不打算就中印崛起对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的经济或地缘政治挑战,做多余的研究,而是打算更多地深入到这两个国家内部,对它们的经济成就和仍然存在的大量问题进行比较,重点是中印国内政治经济背景下的结构问题和制度问题。我还打算少关注一些政策,多了解一些在这两个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变化又是在什么约束条件下发生的。在本书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不会将重点放在短期的宏观经济问题上(比如天天见诸报端的有关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问题、货币和汇率问题、经济周期、国际投资恐慌撤离、贸易信用收缩,或者为应对突如其来的内外冲击采取经济刺激政策或经济调整,等等),而会把更多的篇幅放在长期的趋势和问题上。虽然这两个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我会更多地关注它们在过去25年中所发生的事情。
    ……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引言:环绕巨人的迷雾
第二章 经济改革与经济增长:不同的模式与制度
第三章 农业:仍然是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
第四章 基础设施:惊人的差异
第五章 高储蓄、低金融中介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兴起
第七章 贫困和不平等:如何分享增长成果?
第八章 社会部门:与社会主义遗产的关系
第九章 环境:警报正在拉响
第十章 展望未来:透过政治经济的棱镜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