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危局牵动着解放战争的全局,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积极寻求应对之策,制定的方针包括迅速解放全国,增加上海的战略纵深,改变上海孤立的境地,摆脱对帝国主义的依赖等。在这些措施中,有计划有步骤地疏散人员,将部分学校工厂内迁是在上海被封锁和轰炸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内迁工厂可以保全上海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为全国解放战争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援。
但到了1949年底,全上海市只安排了铅笔、卷烟、制药、火柴等20多家中小工厂内迁,大的企业根本没有行动。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采取的是自愿的原则,并非强制性的,资本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放弃上海这一个大市场。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短时间内是很难将上海庞大的工业体系搬迁到江苏、浙江等地,一个工厂要维持运转,其条件必然包括电力供应、人力资源、物流、原料及销售网等,因此仅针对机器设备、企业员工等的搬迁只能宣告结束。
将上海的一些大型企业进行整体搬迁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同样对于建立一个新的企业,考虑的因素也将非常多,必须考虑项目的各项配套措施,能否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当新中国决定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新中国的第一个汽车制造厂——一汽时,就遇到了选址的难题。在当代,一家大型的企业的落户意味着巨额的GDP,各地方政府必定抢得“头破血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根本没有GDP的概念,更多是从资源、电力等因素出发。从条件来说,将汽车制造厂放在东北是第一选择,但出于国防安全、均衡各地产业发展来看,中央政府在决策时有意将厂址放在东北以外。
人们曾考虑北京、天津、太原等,最后也有人建议西安。但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发现西安并不具备一汽落户的条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