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如意的生活只有看开的人生》:
身处于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不知不觉,我们耳濡目染,我们的思也变得复杂起来。辛辛苦苦构筑一个你想要的幸福人生,可是,当疲倦了,当你累了,你又会发现,一切仿佛并没有那么美好。其实生的繁盛不在于你拥有多么多的金钱和多么高的名望,当你执着于完没了的人生要务,无从抽身时,你有没有想过,在你追求你所谓福的过程中,你却失去了本来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快乐。其实,幸哥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复杂,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生活才是真幸福。
几年前,马思尼自己创业当老板,年收入超过50万美元。不料,尤在公司的业绩如日中天的时候,他突然决定把公司交给太太经营,则转到一家大企业上班,月薪骤减为6000美元。周围的人都无法里解他:“你到底在想什么?”马思尼透露,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对应允他可以拥有一间单独的办公室,旁边摆着一台音响,每天愉快也听着音乐工作,而这正是他一直最想过的日子。
马思尼并不想做大人物,所以,他也从不认为男人就一定要当老反,有些事其实可以让给女人做。不过,他观察到大多数的男人好像乍得做个什么老板,觉得有个头衔才有面子。
以前,他也有过同样的想法,到后来则发现这其实是“自己给自的枷锁”。于是他渐渐学会“欣赏”别人的成就,而不是处处跟别人。“我跟别人比快乐”,他说,也许别人比他有钱,做的官比他大,旦是,却活得很辛苦,甚至还要赔上自己的健康和家庭。马思尼说,他这辈子最想做的是当一名“义工”,虽然没有名片,也没有头衔,但却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我希望能在50岁之前,完成这个心愿”。
由此看出,马思尼在追求名利外,还有更高雅的追求。很多人为了名利而去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于是人生被禁锢,错就错在有些人将名利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把生活搞得复杂而又疲惫。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迫于别人的意志而选择了现在的生活模式,从而奔波劳累苦不堪言。女作家三毛曾说:“不管生活是阳春白雪还是豆腐青菜,我都愿意尝一尝。”如今,谁还有真正的自我?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来欣赏这样一个人。
清晨,常再盛睁开眼睛,阳光已照到床头。一个小时之后,他就扛着鞋箱,走上街头给人擦鞋去了。这是常再盛2007年第三次隐瞒自己的身份,在四望亭附近擦皮鞋。
夹在几位衣着破旧的擦鞋匠中,他有说有笑,手法娴熟、专业。常再盛觉得,在一双双布满灰尘的皮鞋面前,他找到了一种纯净的愉悦,找到了生命的本真,找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尊严”。
在普通人眼里,常再盛不可谓不成功:他拥有扬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扬州大学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等众多头衔和职位。同时作为一个著名的雕塑家,他有房有车,生活宽裕。
不过,常再盛一点也不像有钱人,十双袜子,五双有补丁,在此之前,常再盛一直在苦苦寻找“尊严”在哪里。他说:“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在校长面前.我要毕恭毕敬,在学生面前,我要有‘师道尊严,。可是,这两个‘常再盛’加在一起,是真正作为‘人’的常再盛吗?还是一部社会机器?”他常常感到自己不能解答“我是谁”、“尊严在哪里”。
他虽然也是坐在那里擦着鞋,但仍有一种和普通擦鞋者不同的气质。
2002年的大年三十,他花100元租用了一辆三轮车,上街做了一天的人力车夫,来寻找“自我”。中午,在甘泉路,一个学生从他面前骑车而过,不久又折返:“是常老师?”学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然而或许学生不明白常再盛享受的是一种心态,一种简单的、不为名利所伴的心态。
常再盛认为,“真正的自我”就是放下一切物化的执著,像一个擦皮鞋者那样去诚实而投入地生活。擦皮鞋让常再盛明白,要做到“自我”,就得给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加法”,学会宽容,再做一个“减法”,去掉一点贪婪、一点奢侈。
扬州大学教授三度街头擦鞋,活出了自己的味道。一个人长期从事一项工作,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对着枯燥的书本、论文,久而久之便会麻木了,尝试一下做点别的工作,感受另一种生活的滋味,不仅能活出自己的个性,也会从中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同时使自己的生命之树常青。就如一个人长期在室内工作,忽然有个机会可以去拥抱大自然或是让大自然拥抱,那种感觉是很不错的!一个人,最难的其实是不随波逐流,活出自己的本性,活出自己的味道。
生活中的人常常囿于各种条条框框,活得总是十分压抑。从小到大,大人们苦口婆心,做人要安分守己;老师们循循善诱,做人要循规蹈矩,这让我们如同生产线上的零件,被铸成了一模一样的面孔。因此,为自己而活是应活出本真的自我,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去考虑名誉和地位,这些东西会成为牵绊你一生的东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