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自己,全世界和颜悦色》:
Chapter 1
寻找初心,做本来的自己
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在意他人的言语。想要实现什么,就为这个想法去努力,不要忌惮路上的风风雨雨。
幸福不是“做别人”,而是“做自己”1
9年前,我考上了一所二本大学,我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不知不觉已经毕业很多年了,当年一起生活和学习的同学里,很多都留在北京这样IT产业发达的城市。在众多的同学里,T君是目前最有建树的一位,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我的上铺。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T君,他非常知道哪些是应该做的事情,哪些是必须做的事情。他也是毕业后我们班中最牛的一位,已经凭借自己的能力在与专业相符的领域开始了创业。
T君来自一个湖南的县城,据说从那个市到县里的山路要三四个小时蜿蜒曲折的车程。虽然是在比较偏远的地方,但毫不影响T君对未来IT业发展的认识。我们所在专业属于计算机系,T君在大二时候就已明确自己未来要在IT业发展。于是,T君通过各种方式加入我们学校计算机技术最强的民间团队——网络技术组,这个团队的成员管理学校BBS、FTP等重要网络资源,同时他们的工作环境、电脑网络配置都非常好。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团队里集中了本校的众多IT牛人,在这里可以学到社会真正需要的东西。同时在这段时间里,T君通过了网络工程师的考试,又自学了连学校老师都不会的PHP语言。
有着这些经历之后,T君从大三就开始在北京寻找实习机会,在奇虎360、新浪等知名IT公司都工作过。那你一定会说“T君是一个好学生”了,其实不然,T君从大三开始,很少去上学校的课,而是用每节课5元的报酬,从BBS里找到一个替身代自己出勤,以便可以安心在外边工作。
T君是一个知道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人。如今的T君已经是某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而这家公司在云计算与大数据背景下提供的服务已经得到市场和投资人的青睐,上市指日可待。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但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却非常相同。我们遵循的成长规则非常一致,以至于今天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在而立将至仍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甚至不了解自己日复一日生活的意义。
人生的前二十多年里,我都是在父母师长以及社会规则的安排和指导下度过的。然而,当意识到该是探寻人生意义的时候,该死的年龄又提醒我们,不要太个性,不要太显山露水,要中庸,要听老人言……
曾经看到过一个词,叫作“慎独”,指当一个人在独自活动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此乃大师的境界,而像我这样的人,在独处的时候往往最能释放自己的天性,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并尽量满足。好像也就只有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用在乎别人的评判。
然而,当我不是独处一室时,当我在参与社会活动时,我的思维就时刻处于做自己还是做别人的选择之中。我非常知道,只有做自己才能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质,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知道现在的我究竟距“做自己”还有多远。我应该做怎样的准备才能够从“做别人”走向“做自己”。
直到我看到了Elle luna写的一篇题为The Crossroads of Should and Must的文章。这篇文章讨论了当你遇到“应该”和“必需”的岔路口时,如何进行选择。作者在文章中讨论的是Should和Must,而我认为这正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做别人”和“做自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