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过来,你可以:比成功更重要的是幸福》:
Chapter 1./懂得用钱,是一生财富的起点 我是标准的70后的一代,出生在一个不到200人的小村庄,整个村子都是静悄悄的。街坊四邻很友好,大家没有贫富差别。但日子过得是否富裕,就要看这个当家人了。在我父母的影响下,我很早就了解到:懂得用钱,才能让钱变的更有效。
到了今天我开始自己做生意了,其实自己投资用钱、分享的方式也要归功于我“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母亲。她教会我:“懂得用钱,让钱变得有效”,而我的“慷慨分子”绝对是来自于这个大家族当“大哥”的父亲。
我一直相信,金钱观也就是世界观,一个人与钱的关系,就是他与世界的关系;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来自于个人的成长背景。
人对钱的看法,体现着他的家庭教养,我也不例外,母亲给我的第一个金钱观念,就是“不能借钱”。
信用无价,绝不欠钱 记得大约小学两三年级那时候,电视机还不普及,但我们家里有;每周四,小卖部里会售卖“广播电视报”,那上头会刊登几点钟有什么节目,大家都抢着买,我也不例外。
一份电视报要一毛钱,可哪天我如果忘了带这一毛钱,我就会去借其他小朋友的钱。妈妈知道了,就告诉我: “不要去借别人的钱,如果必须要借,你就多借点,一次借足一块钱或十块钱。因为借个一毛两毛,钱太少了,你就会忘掉了。”借钱也许事小,但借钱不还,就是很大的事,妈妈的叮咛,从此成为我的心锚。
所以,后来我一直特别怕借钱,有时候要打车,却忘了带钱,我总会特别紧张,明明只需要十几块钱,却问身边的朋友:“你能给我100元或200元吗?”一次借足大面额的钱,就为了怕自己忘事。
日后从事投资,我也不改其志,总有人问“为什么你的餐厅找那么多合伙人呢?”其实没有太复杂的原因,除了习惯了“好事大家分享”的想法,就是不想向银行贷款而已。(不过这个真的也局限于我们所说的“小而美”了。) 除了不能借钱,从小,母亲还老告诉我:“钱是你自己攒出来的。”这个攒的意思是精打细算、化零为整。这便是她以身作则,教会我的第二个金钱智慧:钱是用出来的,而不是省出来的。
省钱是基础,如何用钱才是智慧 我以前一直不太明白,妈妈是怎么做到的?她是一位会计,家里收入不算多,靠着精打细算的功夫,她就能让一家人能过着“不穷”的日子。
妈妈的许多决定,背后总有一番道理。就拿穿着来说吧,当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看到地摊货,比如一件十几块钱的T恤,总会跃跃欲试,乐得说:“多好看呀,又便宜。”妈妈听见了,总会告诉我: “是挺好看,但是洗完以后就没有了,因为料子不好嘛,但十几块不是钱吗?” “如果我是你,我会把买十件地摊货的钱,拿来买一件最好的,我可以穿十年,而且这十年当中,每次穿,都还很喜欢它。” 买一件T恤衫也能买到长远的价值,比起乱买便宜货,这无疑才是真正的节约。妈妈有很多生活中历练而来的智慧,她从不一味追求省,也不认为非要用钱才能解决问题。
小时候家里没有熨斗,但是我们的衣服从来没有折痕,妈妈懂得要把洗好的衣服完全抖开了再晾,会把每一个褶皱抚平,因此我们家的孩子总是看起来特别干净整齐。我们家并不富有,可是一家人从不穿带有补丁,或是皱巴巴的衣服,“做人尊严是很重要的,不能让人轻看了你。”妈妈总这么告诫着。
……
展开
——张德芬
有人说:“若你愿意和某个人共度一晚时光,你才会去读她的书。”我总是那么享受和Amy相处的时间,所以我也愿意将此书推荐给你!
——陈愉
Amy的内在探索将会为中国的读者带来新的灵感。我深信她的书就是在与所有的读者直接交流并且一定会引发他们的共鸣。
——周海伦
能够热情积极的用各种方法把一路走来的喜悦发现和实在体验身教言传与众分享,就是恩赐的天分与幸福的本源。
——欧阳应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