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到底长什么样?
千百年以来,儒学专家以及孔子的追随者们,都会关心一个问题:孔夫子到底长得怎么样?
孔子去世已经两千多年,如今所见的孔子形象,大多是后人的想象。孔子去世后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其身份只是一介布衣学者,直到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195年到山东祭祀孔子,封其九代孙孔腾为“祭祀君”。随着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于是,历代帝王对孔子及其后代分封嘉赏,孔子的画像开始慢慢多起来。但人们也开始发出疑问:孔子的真实相貌究竟如何?
司马贞在为《史记》做索隐时说过,孔子的脑袋像是颠倒过来的屋顶,四周高,中间低,所以才叫孔丘。实际上,孔丘的由来并不是这样。孔子的父母在尼丘做祷告,希望求一个儿子。待生下儿子后,便取名为丘,加上排行老二的缘故,才叫仲尼。
在《孔子世家》中,司马迁是这样描述的:“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按照现代测量标准来计算,孔子身高2米21。古代,人的平均身高远达不到这个水平,从事实来讲,是不太合理的。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如果孔子有如此高大的圣人形象,其弟子在作品中肯定会有所提及。
《春秋演孔图》中有一段描述:“孔子长十尺,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准河目,龙颡斗唇,昌颜均颐,辅喉骈齿,龙形龟脊虎掌,胼肩修肱参膺,圩顶山脐林背,翼臂汪头阜脥,堤眉地足,谷窍雷声,泽腹修上趋下,末偻后耳,面如蒙共,手垂过膝,耳垂珠庭,眉十二采,目六十四理,立如凤崎,坐如龙蹲,手握天文,足履度宇,望之如林,就之如升腰大十围,胸应矩,舌理七重,钧文在掌。胸文曰:‘制作定世符运。’”
事实上,孔子并没有后人所想的那样魁梧。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一文中,顾颉刚先生说过:“到了汉朝,真是闹得不成样子了。我们只要把纬书翻出一看,真是笑歪了嘴。他们说,孔子身长九尺六寸,人皆称他为长人。”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如此高大的形象,可能只是一些汉代儒生的臆想,以突出孔子的贡献。但在司马迁的《孔子世家》中,还是采用了儒生们的这种非真实的描述。从此,儒生的臆想,摇身一变,成了史书中的正言。
然而,在孔府的档案中,关于孔子的形象是这样描述的:“先圣身长九尺六寸,腰大十围。”“围”是一个量词,指的是两只手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也表示两臂合拢的长度。按照这种说法,“十围”相当于三米,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孔子的长相,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有提及。有一次,孔子率领弟子们去郑国,却意外走散了。于是,孔子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城门口,失魂落魄。当子贡问郑国人时,有人说道:“城门口站着一个人,额头似唐尧,后颈似皋陶,肩膀似子产,但腰却比禹短了近三寸,犹如丧家之犬一般。”孔子听到子贡的转述后,对那些溢美之词表现得十分谦虚,认为“丧家之犬”的说法非常恰当,连声称妙。
即使是在古代画像中,孔子的形象也是一直变化的。在汉画像石中,孔子多半以学者的形象出现,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朝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在这幅画中,孔子的服饰非常宽松,拱手作揖,看上去十分慈祥。
在顾恺之的《孔子为鲁司寇像》中,孔子穿着官服,体现了孔子当时的社会地位,但仍然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体现了其“为政以德”的思想。
关于孔子的真实长相,版本众多,莫衷一是。有闲情逸致的民间传说,也有严肃的正史记载,流传的各类画像,更是千奇百怪,令人无法分辨。
在孔子诞辰2557年前夕,中国官方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引起国内外的热议。在孔子标准像发布会上,主创人员指出,标准像的创作,以孔子独有的精神气质和形象定位为基础,以“仁”和“礼”的思想为核心,更多的是要突出孔子的儒家学者地位。
对于孔子标准像可能引发的诸多争议,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孔祥林认为,标准像的出现,更加有利于孔子思想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让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在当代获得长足的发展,从而造福于社会。
2. 影响孔子一生的三个女人
孔子,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是历代中国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然而,说到影响孔子一生的三个女人时,恐怕没几个人能说得上来。纵观孔子一生的经历以及思想历程,与三个女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三个女人分别是:母亲颜徵在、妻子亓官儿、美女南子。
第一个对孔子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母亲颜徵在。
根据史料记载,孔子是殷商后裔,这便是“子”姓的由来。商朝灭亡后,纣王的庶兄微子启被周武王封于宋国,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祖先。从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开始,后代子孙即以“孔”为姓。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为躲避战乱,从宋国逃到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一名勇士,与妻子施曜英生了九个女儿,晚年又娶了年轻的颜徵在为妾,生下孔子。
孔子三岁时,父亲离世,之后便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母亲的节衣缩食,忍辱负重以及自我牺牲精神,给年幼的孔子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对于孔子后来的品行及思想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为了供儿子读书,母亲颜徵在变卖了所有的家产,从穷乡僻壤来到城市。为了让孔子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颜徵在含辛茹苦,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压力。
有一次,颜徵在由于积劳成疾,晕倒在桑树地里。孔子一个人将母亲背回了家。几天后,孔子带了补品回家,并说有钱交学费了。在母亲的质问下,孔子说出了真相:原来这几天他都没有上学,给办丧事的当吹鼓手挣钱去了。颜徵在听后命他跪下,斥责道:“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成为治国之才。有了那样的本事和地位,才是真正地为我分忧解难。”于是,做官、治国便成了孔子的思想里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由于操劳过度,颜徵在早早就离世了,那时孔子十七岁。可以这么说,孔子早年的生活经历决定了其以后的发展,而母亲的影响无疑是最重要的。
对孔子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二个女人,是他的妻子亓官儿。
孔子的妻子是谁,很少有人知道。《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行,却连一个字也没有提到过他的妻子。历代著述也极少有提及他妻子的。
三国时的王肃,是第一个提及孔子妻子的人。在《孔子家语》中,王肃写道:“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葬于防。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岁而生伯鱼。”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在十九岁时结婚,妻子名为亓官儿。婚后一年,他们就生了一个儿子,叫伯鱼。
亓官儿跟孔子成亲的时候以为他很快就能大富大贵。然而,在苦熬多年之后,孔子却一直没有发达的迹象,亓官儿觉得没有盼头了,便离开了孔子。亓官儿比孔子早去世六年,但在司马迁的记述中,孔子逝世的时候,并没有提及夫妇合葬的事情。
妻子的狠心离去,使得孔子对于女人有了新的看法:“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很显然,妻子亓官儿的离去,让孔子对于女人以及人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第三个在孔子一生中产生过影响的女人便是美女南子。
南子,卫灵公的夫人,原来是宋国公主,以美貌闻名于天下。《论语·雍也》中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这段记载的是,孔子曾经见过南子,子路知道后,非常不理解,因为南子的名声不是很好。孔子便指天发誓说:他跟南子之间绝对没有发生不合礼法的事情。后来,孔子见卫灵公沉迷于酒色,便离开了卫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