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实用主义的误读:杜威哲学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影响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69014
  • 作      者:
    顾红亮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顾红亮,1971年生,浙江萧山人。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曾在Bar-Ilan Universitv(2003-21304)、University of Illinois(2007-2008)、Harvarcl University(2010-2011)作学术研究。主要著作有《实用主义的误读》、《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儒家生活世界》。
展开
内容介绍
  《实用主义的误读》以五四时期杜威来华讲学及其哲学传播为阐述背景,以经验论、知行之辩、存疑、实验与历史等科学方法、个人与社会之辩、民主论、平民教育等为问题主线,以胡适和陶行知为主要代表,深入研讨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对现代中国哲学界的影响,揭示杜威哲学对现代中国哲学界之影响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从而展现现代中国哲学融合的一个侧面与场景。
展开
精彩书摘
  《实用主义的误读:杜威哲学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影响》:
  杜威承认实在的人化,但是没有否认主体经验以外的自在存在,并不“否认人类在世界中进化以前的地质的和宇宙的世界”,他称之为“死的存在”:“这些死的存在既不等于境况的客观内容,即思想由以产生的工艺的、艺术的或社会的境况的客观内容,也不等于待认识的事物,即作为知识对象的事物。”这种直接的存在由于与人隔绝,是不可言传的,既未知又不可知,“我们既无庸对自己说些什么,也无法对别人说些什么”。在一定意义上,这只是一个逻辑假设。因为主体之外的实体是否存在,在杜威看来,是一个无意义的形而上学问题,因此“死的存在”也就没有实质性意义。它起一种消极的逻辑限制作用:有了这个逻辑前提,才可说明人与世界的互动和生成。换言之,“死的存在”是人们用外推法推出来的,是合逻辑的。“从逻辑上讲来,我不必对那些年代进行任何宇宙论上的玄想,因为根据我的理论讲来,任何关于这些年代的命题都是属于本特雷所谓外推法(extrapolation)性质的……这种外推法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是完全合法的,但是无论如何它总是一种外推法。”这与皮尔士理论内可知的、独立的实在概念是有差异的。杜威对实在作如此规定,既避免了皮尔士实在观的前后矛盾之处,又稍稍矫正了詹姆士意识流中的心理主义偏向。
  杜威如上对实在的解释,对胡适产生不小的影响。和杜威一样,胡适也在人化的意义上讨论实在:“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和人处于一定关系中的对象,人和实在正是在实践、活动中贯串、交融在一起:一方面,主体的能力(本质力量)在实在中展开和充实;另一方面,实在又在主体的活动中被改造。和杜威的思路类似,胡适在讲宇宙时,也把它看作是生成的、进化的,“是一篇未完的草稿,正在修改之中,将来改成怎样便怎样,但是永永没有完篇的时期。理性主义的宇宙是绝对平安无事的,实验主义的宇宙是还在冒险进行的”,“是经过我们自己创造的工夫的”。用一句古语来概述,即人能弘道(实在),非道弘人。
  所以宇宙或实在可以说是由主体创造的,并留有主体的印迹,这印迹当中自然夹带着不同主体的目的和计划。因而对各个主体来说,根据他们自己的期望和认知结构,实在在他们眼里就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意义和内涵。胡适说:“感觉之来,就同大水汹涌,是不由我们自主的。但是我们各有特别的兴趣,兴趣不同,所留意的感觉也不同。因为我们所注意的部分不同,所以各人心目中的实在也就不同。一个诗人和一个植物学者同走出门游玩,那诗人眼里只见得日朗风轻,花明鸟媚;那植物学者只见得道旁长的是什么草,篱上开的是什么花,河边栽的是什么树。这两个人的宇宙是大不相同的。”这里“心目中的实在”乃是就意义世界而言,客观对象诚然不会随个人意志的变化而转移,但是对象(实在)所呈现的意义却与每个主体(诗人和植物学者)的感觉、兴趣、意向有着紧密的关联。对象的意义对能欣赏此对象的人才敞开,它也正有待主体去发掘,而主体的认知背景(结构)、目的和期望,又制约着认知实在(对象)的深度和广度。这表明观念中的实在(意义世界)具有个性特点:各人看到的宇宙大不相同,实在在不同的认知主体那里展现出各异的意义与个性。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化,实在的意义也会因之而日益丰富起来。胡适的“实在一个性”说,可以视为对杜威的“实在一意义世界”说的一种发挥。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消解形上之道
第一节 摈弃二元论
第二节 实在之人化
第三节 经验之双重维度
第四节 自然主义之嫁接

第二章 知行合一
第一节 认识对象之生成
第二节 知行概念之厘定
第三节 知行合一于行
第四节 融工具于真理

第三章 怀疑、实验和历史方法
第一节 怀疑方法
第二节 实验方法
第三节 历史方法
第四节 勤、谨、和、缓
第五节 学术方法范式之转换

第四章 个人与社会之统一
第一节 科学与人生之统一
第二节 个人与社会内涵之辨析
第三节 个性与社会之互动

第五章 民主与独裁之对峙
第一节 民主的多重含义
第二节 以无为注释民主
第三节 以科学说民主

第六章 教育即经验之改造
第一节 教育与生活之统一
第二节 学校与社会之统一
第三节 学生与教师之统一
第四节 教、学与做之统一
第五节 教育之民主化与平民化

附录一 杜威在华讲学大事记
附录二 杜威著作中译和演讲出版隋况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再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