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安徽宗教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652511
  • 作      者:
    余秉颐主编
  • 出 版 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安徽宗教》在遵循历史与逻辑的前提下,对安徽的地域宗教文化活动和宗教人物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发掘与整理,着重梳理了安徽宗教文化在历史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旨在为当今和谐安徽的文化建设提供能量与资源。同时,作为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宗教文化也是整个中国宗教文化的一种折射与缩影。
展开
精彩书摘
  《安徽宗教》:
  由于僧璨“不出文记”,没留下什么资料,我们了解僧璨的思想也只有借助于上述所引的传记材料。《景德传灯录》卷三十载有《三祖璨大师信心铭》,在后世禅宗祖师的说法经常被引用,这里介绍一下。
  《信心铭》在发挥“真如法界,无他无自”的思想时,始终紧扣不随言教、无证无得的修行观。该书认为,万法本来一如,自心本来清净,无欠无余,因为有取舍的分别之心,所以才产生“不如”,这是妄心作用的结果。所以,“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执之失度,必入邪路”。《信心铭》还引人中道空观来说明心与境的关系:“能由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从概念上说,能(认识之心)与境(认识对象)二者是相互依存的,但从实质上来说,能与境都是“一空”,这里的“一”应理解为绝对之义;只要体察到这种空义,那么能与境就没有分别,万法也都没有分别。心、境皆空,则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就是至道、真如。而心与境的生起,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妄心、执取心,无妄心,执取心便会息灭;反之就会有是非,就会“纷然失心”,就会失之弥远。由于真如就是没有执取心的表现,就是空的表现,所以《信心铭》强调“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也就是说,息除妄见,真如便自然显现。由于贯彻了般若空观,在僧璨这里,真如、佛性等不是独立自存的实体,并不是离万法而有,故他继承了达磨至慧可的传统,将《楞伽》《维摩》等经典贯通起来,形成息妄显真、圆满自足的思想特色,这也是慧能禅的基本特点之一。落实在修行上,《信心铭》要求:“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逍遥绝恼。”具有以无修为修的意味,同时也与魏晋老庄玄学的任性逍遥有相通之处。
  前引独孤及《碑铭》说僧璨“所至必说法度人”,由此我们理解其“萧然静坐,不出文记”意思是说他比较强调实践修行,虽然说法度人,但由于法不关乎文字,所以僧璨不愿留下说法的文字记录。
  ……
展开
目录
总序(陆勤毅)
引言
一、安徽佛道宗教的成长(两汉至南北朝)
——从起始到具备规模
1.佛教在安徽的早期传播
楚王刘英“尚浮屠之仁祠”
笮融的崇佛活动及其对佛教传播的影响
汉地第一僧人严佛调
2.“师说”时期的安徽佛教:卑摩罗叉与僧导
卑摩罗叉与《十诵律》的弘传
僧导与《成实论》寿春系
3.被不断神化的老子:道教产生的信仰标志
从楚王英喜黄老到《老子铭》
《老子想尔注》与老子的道教化
《老子道德经序诀》与《西升经》
4.道教的创立及在魏晋的发展
张陵创教
张鲁嗣教
曹操与五斗米道
葛玄之师左慈

二、安徽佛道宗教的繁荣(隋唐至两宋)
——禅净大师与著名道士
1.早期禅宗在安徽
慧可与司空山禅宗道场
从僧璨到道信
2.禅师辈出
司空山本净禅师的禅法思想
南泉普愿的禅学思想与“斩猫”公案
希运的《传心法要》与《宛陵录》
白云守端及其禅法的传衍
投子义青与宋代曹洞宗的兴起
3.禅宗的新高峰:大慧派与虎丘派
大慧宗果的禅学及大慧派高僧
虎丘绍隆及虎丘派
4.净土宗的繁盛:从善导到王日休
善导的净土理论
王日休的《龙舒净土文》
5.唐宋时期的安徽道教
唐代安徽名道闾丘方远
陈抟:由外丹转向内丹
北宋诸帝与安徽道教
史籍中的宋代安徽道众

三、安徽佛道宗教的圆熟(元明清)
——调和论的思想家与佛道宗教名山
1.元代安徽道教
折中儒道的杜道坚
……

四、安徽佛道宗教的近现代化
五、安徽佛道宗教文化遗存
六、基督教与伊斯兰教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