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因明新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2009965
  • 作      者:
    姚南强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姚南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宗教社会学、因明、佛学。著有《宗教社会学》、《因明学说史纲要》、《中国佛教逻辑史》、《禅与唐宋作家》、《超凡入圣——佛教戒定观》等专著。
展开
内容介绍
  古印度有五明之说,后来成为佛家五明,“因明”相当于现今的论辩学,其中又包含着逻辑学和哲学知识论,所以,因明是论辩学、逻辑学、知识论的三合体。《因明新说》以通俗流畅的文笔,总括了印度因明、汉传因明、藏传因明三个部分,从学科分析上涉及论辩学、逻辑学和知识论,在逻辑学中亦涉及语言逻辑、非形式逻辑等新的研究视角,还概括地介绍了当代因明研究的全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因明的源流
  因明源自古印度,流经中囯、日本、朝鲜、蒙古,进而弘布欧美,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术。
  一、 因明创自古印度
  因明最初并非佛家首创,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是古代印度的列国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时代,传统的婆罗门教分化为许多派别,佛教亦逐渐兴起。“九十六种外道,皆制因明”。最初是正理派的祖师乔答摩开创了“正理”说,其人足底多纹路,形似眼睛,故又名“足目”,足目的《正理经》提出了十六句义,形成了早期的一个逻辑学体系,十六句义具体如下:
  1. 量: 即认识和知识本身,分为现量、比量、譬喻量、声量四种,大致相当于感觉、推理、例证和可以信赖的言论这四种知识。
  2.  所量: 即认识的对象,包括自我(灵魂)、身、根(感官)、境(外部世界)、觉(广义的认识活动)、意(心)、业(行为)、失(贪瞋等烦恼)、转生(轮回再生)、果(果报)、苦(种种束缚)、出离(从苦中解脱)。
  3.  疑惑: 由于疏略了事物间质的区别而产生的疑虑,如远看一物,无法断定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树桩。
  4. 用: 即指人们的目的、动机。
  5.  譬喻: 以人们所共许的事例来做例证。
  6.  宗义: 立论者的主张。
  7.  论式: 由宗、因、喻、合、结构成的五支式。
  8.  思择: 使用归谬法进行间接论证。
  9.  决定: 在两种对立论点中进行选择断定。
  10.  议论: 按照逻辑要求,正确地进行论辩。
  11.  论诤: 这里是指诡辩。
  12.  坏义: 仅仅攻击敌论,而提不出自己的主张。
  13.  似因: 有过失的因,又分为不确定、相违、相似、过时等五种。
  14. 曲解: 故意歪曲对方的论点。
  15. 误难: 无中生有地指责敌论有错,其实是自身有错,第五卷第一章详列有二十四种。
  16.  堕负: 造成论辩失败的原因,在其第五卷第二章中详列为二十二种。
  这十六句义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 量与所量是讲认识及其对象,属于认识论;宗义、论式、喻等是讲逻辑推理的论式,论证中的举例以及对论题的要求;思择、议论等属于论辩术。此外,《正理经》的第五卷侧重讨论了误难和堕负,属于逻辑谬误论和论辩过失论。
  其后胜论派、数论派、声论派等各自都创立了辩学,《胜论经》和《遮罗迦本集》有五支论式,正理派、数论与胜论派又提出了因三相的推理规则。这些思想被佛教中观宗和瑜伽行宗逐步吸收,因明逐渐入佛。
  佛教最初是作为对正统的婆罗门教的异端而出现的,公元前6—前4世纪古印度形成了十个奴隶制城邦国家,其中最大的是摩揭陀王国。佛陀生于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梵文名释迦牟尼(公元前563年—前483年),“释迦”是他所属的部族名,“牟尼”即圣人之意。相传佛陀为饭净王的太子,因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诸苦,决心出家。后在菩提树下证悟,遂创立了佛教。佛家的基本教理是“四谛说”,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就是真理的意思。苦谛,是指人生一切苦,佛家有“三苦”、“八苦”之说;集谛,就是指业力是造成苦的原因;灭是指对苦因的断灭;道谛就是断灭的方法——修习以达到涅槃是佛家的人生论。佛教又持缘起说,主张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有条件地形成的,没有什么终极的、客观实在的世界本体。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的,而只有因缘和合的功能才是绝对的,这是佛家的宇宙论。由此,在认识论上佛教各宗派大多是否定认识对象的外在实在性,与外道展开了激烈的对诤。由于教义理解和戒律上的分歧,原始佛教经过三次大的“集结”从而分为上座和大众两部,后来又进一步分为十八部,又形成小乘、大乘之分。所谓小乘,实际上是大乘派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贬称。大乘教派在公元1世纪左右形成,它批评小乘只追求个人自我解脱,只能证得“阿罗汉果”,大乘派则弘扬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以成就佛果为最高目标。公元3世纪,佛教得到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倡导而兴盛,一直到12世纪以后,由于穆斯林入侵,佛教在印度本土日渐式微,但在中国(包括西藏、蒙古)以及东南亚地区继续传播和发展。在佛教中影响最大的有四派: 属于小乘的经部和正量部(又称毗婆沙派)和大乘的中观派(空宗)、瑜伽行派(有宗,又称法相宗、唯识宗)。佛教内部不同派别,以及佛家与外道常就教理而展开论诤,其激烈的程度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描述道:“经常聚集辩论……其中能够从细微的语言中发现问题,从而阐发妙理,语辞优雅赡美,应对敏捷的,于是就可驰乘宝象,导从的人如树林一样多。相反,如果理由空虚,辞锋迟钝,缺少义理而片面追求华丽辞句,或者强说歪理,则被人在脸上涂满脏土,扔在山野沟壑之中。”按当时的规则,论辩的失败者要么自杀谢论,要么改宗为奴。论辩之胜负,关系到教派之存亡,由此,作为论辩学和逻辑等混合体的因明也就应运而生。早期的小乘佛家典籍中已有这方面的论述,如《长阿含经》卷八的《众集经》中有四记论,即决定记论、分别记论、诘问记论、止住记论。《佛地经论》卷六作如下解释: 决定记论,此义决定。分别记者,应分别记: 此义不定。反问记者,如是等问,应反问记: 汝望何问?默置记者,如有问言,如是等题搞清楚,该答的答,该反问的反问,有的则不作回答。《俱舍论》中也提出了“五问四记答”,五问: 不解故问,疑惑故问,试验故问,轻触故问,为欲利乐有情故问。在《阿含经》中亦已有“知”、“处”、“喻”的三支论式的出现。“处”即是结论,“知”相当于三段论的小前提,“喻”相当于大前提。如《杂阿含》经中云:
  (知)当观五阴无常,如是观者为正观,
  (喻)正观者,则生厌离,
  (喻)厌离者,喜贪尽,
  (喻)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处)如是比丘观五阴无常,心解脱者。
  在《那先比丘经·卷上》中进一步指出:“智者语为相结语、相解语、相上语、相下语、有胜、有负、正语、不正语、自知是、非是。”强调要注重事理,明辨是非,要用“智者语”,不用“王者语”。
  佛家形成“三藏”之后,在论藏中又专列有“论事”,其中亦已涉及“结论”、“小前提”、“命题”等逻辑学的概念了。
  大乘佛教主要分中观宗和瑜伽行宗。大乘中观派的始祖是龙树,又名龙猛。龙树生于南印度布达苇国,是公元3—4世纪人。在那烂陀寺师从于喉罗贤。其时,有小乘僧人商羯罗写《正理庄严论》攻击大乘,龙树三次讲法击败了他。据说龙树又到龙宫为龙王说法,并从龙宫迎回四十万颂经论。龙树的弟子有提婆(圣天)、清辩、佛护等。龙树著作极多,史称“千部论主”,其中与因明有关的主要是《中论》、《回诤论》。“回诤”在藏文中意为“压服”,该论主要驳斥《正理经》所主张的量与所量相联结的观点。龙树认为如果依据量而建立所量,即所量依赖于量,那么量本身势必又要依存于另一个量,如此“量量相因”,会趋向无穷追索。而反之,如果所量不依赖于量,那么正理派所主张的对象与认识不可分割的观点也就不能成立。反过来,如果量又要借助于所量而存在,那么又与前述的所量依赖于量的观点相矛盾了。龙树认为量不依赖于所量而自我成立,量就是“照明”,一个物体自身不能是光明和黑暗并存,量好比灯可以照亮他物,但不存在自照,因为它本身就是光明不存在黑暗,所以不必自照。龙树的这些论证中有价值的地方是已经综合运用了假言推理、两难推理、归谬法等多种逻辑方法,标志着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抽象思维水平。
  在陈那以前,对佛家因明贡献最大的是大乘的瑜伽行宗。该宗以弥勒为祖师,相传无著是在梦中得到弥勒传授《瑜伽师地论》,实际是无著所造,假托弥勒而已。传说中,北印度竺富娄沙富国有兄弟三人,大哥无著,二弟世亲,三弟师子觉。无著(公元4世纪人)修行佛法,先在鸡足山修三年,全无验相,心中沮丧,但见一老翁以棉花瓣磨铁棒为针,受启迪而继续修炼,又三年,仍不成。又见雨滴穿石,鸟翅蚀岩,感而生起精进,复修行六年,终于被弥勒佛引至兜率宫得到真传,复返人间,造《瑜伽师地论》、《顺中论》和《摄大乘论》等著作。《瑜伽师地论》首次提出了“因明”概念,并形成了“七因明”体系。《顺中论》在反驳数论时引用了数论的因三相说,成为汉译佛典中最早提及因三相的著作。此即数论的因三相:“朋中之法,相对朋无,复自朋成。”“朋”是梵语“博叉”的音译,意思是“主张”,这里是指宗有法。“法”指因法。“朋中之法”,即说因法包含宗有法,这是第一相。“相对朋无”即在与宗有法异类例中不存在因法属性,“相对”即分离之意,这是第三相。“复自朋成”即因法属性只在同品中存在,这是第二相。
  无著的弟弟世亲(公元320—400年)著有《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等,与无著并列为瑜伽行宗始祖,其因明著作有《如实论》、《论轨》、《论式》等,规范了因明论式,并首次在佛家因明中引入了因三相的推理规则,但现仅存《如实论》残本。《如实论》说:“因有三,谓是根本法,同类所摄,异类相离。”在此之前,外道讲因三相都是从“体”而言的,特别是后二相,都是以喻依是否与宗有法同体而论。从世亲的定义才开始从“义”上着眼,强调喻依是否具有“均等义”,这种提法更合理一些。
  师子觉为三弟之说多见于藏传佛教。在汉地佛典中则认为师子觉是无著的弟子,著有《阿毗达磨集论》等。这一阶段的因明称之为古因明。
  陈那,又称域龙(约公元400—480年),南印度香至国人,被尊为中古印度逻辑之父。陈那最初先习小乘,后从世亲改习大乘,属瑜伽行宗。世亲有四大弟子: 陈那、德光、解脱军、安慧。陈那长于量论,著有“因明八论”,即《集量论》、《正理门论》、《因轮抉择论》、《观所缘论》、《观三世论》等。陈那是如何创立新因明的呢?窥基《大疏》卷一中记载了这样一段神奇的传说:“陈那菩萨,是贤劫千佛之一佛也。栖身于丛林,深思熟虑,考察言论对众生的利害关系,审核文字语义的繁约。于时,崖谷震吼,云霞变彩。山神捧菩萨足,高数百尺,唱云: ‘佛说因明,玄妙难究,如来灭后,大义沦绝。今幸福智悠邈,深达圣旨,因明论道,愿请重弘。’菩萨乃放神光,时彼南印度案达罗国王,见放光明,疑入金刚定,请证无学果。菩萨欲遂王请。妙吉祥菩萨,因弹指警: ‘何舍大心,方兴小志,为广利益者,当作慈氏所说瑜伽论,匡正颓纲,可制因明,重成规矩’。陈那敬受教诲,奉以周旋。于是,覃思研精,作因明正理门论。”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因明的源流
一、 因明创自古印度
二、 汉传因明
三、 藏传因明
四、 南传佛教中的论辩学
五、 因明已成为一门世界性学问
第二章  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
一、 佛教诸宗要义
二、 外道六派哲学
三、 经典逻辑基础知识
第三章  立论与反驳
一、 立宗
二、 辨因
三、 引喻
四、 能破
五、 陈那以后的能立和能破论
第四章  立论和反驳中的过失
一、 宗九过
二、 因四不成过
三、 因六不定过
四、 因四相违过
五、 同喻五过
六、 异喻五过
七、 似能破十四过类
第五章  知识和谬误
一、 现量与似现量
二、 比量与似比量
三、 非量五种
第六章  因明是成佛的必由阶梯
第七章  因明论辩雄风千古
一、 佛教史上的论辩大师
二、 介绍两部佛家辩学经典
三、 佛家辩学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结语: 新世纪的因明创新
一、 因明的式微及其原因
二、 新世纪的因明需要创新
三、 关于因明创新的几点思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