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浙江体育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6501694
  • 作      者:
    曹守和著
  • 出 版 社 :
    杭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浙江体育的历史,是浙江人体育思想与体育实践的演进过程与文化积淀,是浙江七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体育史》对不同时代的浙江体育进行了研究、梳理,全书分为浙江古代体育、浙江近代体育、浙江现代体育三部分。
  浙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初步考证,距今6000-7000年前,在余姚河姆渡一带,就已经有了萌芽状态的体育活动。以后经过两千多年缓慢的发展,经历了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历史变迁,这些萌芽状态的体育活动逐渐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分离出来,形成了比较独立的体育形态。到2000多年以前的先秦时期,游水、操舟、舞剑、射弩等体育活动已初步成型,并较多地运用于军事性的训练活动,从而揭开了浙江体育发展的序幕。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节角抵相扑的兴盛
  角抵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有时也称“角力”,是指摔跤一类的体育活动。唐朝后期,浙江已有民俗性的角力、相扑活动。唐时湖州刺史张文规《吴兴杂录》记载:“唐,中元节,俗好角力、相扑,云避瘴气也。”避瘴气只是一种迷信性的托词,实际上是中元节后民间农闲时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到了宋朝,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都市的繁荣,也促进了角抵相扑的发展。
  一、宫廷“内等子”
  角抵相扑的娱乐性,使其在宫廷中倍受欢迎,成为宫廷宴会娱乐中令人期盼的压轴节目。《宋史·乐志》记载,“(宴会)第十九(项表演)用角觚”,角抵之后宴会便告结束。《东京梦华录》记载:天宁节时,酒宴“第九盏御酒慢曲子,宰臣酒慢曲子,百官酒舞三台,左右军相扑”,相扑毕后“宴退,臣僚皆簪花归私第。”除了皇宫中的宴会有相扑表演之外,朝廷重大宴会一般也有相扑比赛。《宋史·礼志》记载:使人到阙筵宴,“凡用乐人三百人……相扑一十五人,于御前内等子差。”宋人吴自牧著《梦粱录》卷二十《角抵》也记载:“朝廷大朝会,圣节第九盏,例用左右军相扑,非市井之徒,名日'内等子'。”
  内等子就是皇帝御前的徒手侍卫,由膂力过人的武士组成,个个都是相扑能手。《梦粱录》记载:内等子隶属于御前的“忠佐军头引见司”,选自“殿步诸军”,人称“虎贲郎将”。每遇拜郊明堂大礼,“驾前有顶帽,鬓发蓬松,握拳左右行者是也”。当时有诗形容其雄姿:“虎贲三百总威狞,急飚旗催叠鼓声。疑是啸风吟雨处,怒龙彪虎角亏盈。”“角亏盈”即是决胜负之意。宋代的宫廷饮宴和接待使臣时的表演主要有两项节目:相扑和剑棒。相扑表现实力,剑棒表现武功。皇帝外出时,则由这些武艺高强的内等子担任警卫。
  《梦粱录》记载,南宋时的内等子编制有所扩大,“内等子设额一百二十名,内有管押人员、十将各二名,上、中等各五对,下等八对,剑棒手五对,余皆额里额外,准备祗应”。这些人按照不同的等级各支领相应的钱粮。在此之外,又有大约七十人的“准备祗应”,就是预备队员。关于对内等子的考核,《梦粱录》记载,“三年一次,就本司争拣上名下次入额。其管押以下,至额内等子,亦三年一次,当殿呈试相扑,谢恩赏赐银绢外,出职管押人员,本司牒发诸州道郡军府,充管营军头也”。北宋时,制度规定,军头司每十天便检阅一次内等子相扑手、剑棒手的表演和格斗。南宋时有所变化,规定每三年对内等子成员进行一次大考核,最后选出优等的人员,在御前当殿呈试相扑,接受皇帝的检阅,皇帝满意,便大加赏赐。考核完毕以后,司中的大力士要重新调整,合格的留用或者转正,不合格的便被淘汰,并分发到各地军营,充当“管营军头”。
  二、瓦市作场相扑
  瓦市也称瓦子、瓦肆、瓦舍。“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不知起于何时?顷者京师甚为士庶放荡不羁之所,亦为子弟流连破坏之门。”可见,瓦市是宋代的一种大众文化娱乐的综合性活动场所,同时也是宋代民间体育表演的场所。据考证,当时的临安府,有这样的瓦市23处之多,现今杭州市还有以“瓦子巷”命名的街道。
  瓦市在宋代的繁荣昌盛绝非偶然,而是历史必然的产物。首先,由于宋代城市商业功能扩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有力地推进市民阶层的崛起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如汴梁、临安人口增至几十万),于是,与之相应的市民文化便随之产生,而且从其诞生起,便显示出一种野俗的活力与广阔的普及性。其次,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和俗文化的发展,以及市民对多元文化的追求,使高雅文化逐步都市化,其口味与心态愈加符合市民的特征,自然而然,娱乐场所便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演出的场所——瓦市,便迅速发展和壮大起来。
  ……
展开
目录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习近平
绪论
上篇 古代部分(先秦至1840年)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浙江体育
第一节 游水与操舟
第二节 剑术与剑道
第三节 弓射与弩艺
第二章 汉唐时期的浙江体育
第一节 尚武风气的延续
第二节 养生之道的探索
一、王充的《养性十六篇》
二、嵇康的《养生论》
三、葛洪的《抱朴子养生论》
四、智凯的“止观”养生法
第三节 节令体育的形成
一、春日踏青
二、端午竞渡
三、重阳登高
第四节 休闲体育的出现
一、观棋烂柯
二、垂钓泽中
三、投壶欲骁
第三章 宋元时期的浙江体育
第一节 体育教育的延续
第二节 角抵相扑的兴盛
一、宫廷“内等子
二、瓦市作场相扑
三、南高峰露台争交
第三节 水上活动的流行
一、弄潮
二、水秋千
三、龙舟竞渡
第四节 球类活动的发展
一、蹴鞠的演进
二、击鞠的兴盛
第五节 养生之道的发展
一、陆游的养生之道
二、冷谦的《修龄要旨》
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浙江体育
第一节 武艺的发展与繁荣
一、武艺技法的衍化
二、武艺理论的繁荣
第二节 棋类活动的流行
一、象棋的兴衰
二、围棋的发展
第三节 民俗体育的传承
一、春游踏青
二、竞渡与登高
三、放风筝与踢毽子
四、舞龙舞狮
第四节 养生之道的发展
一、高濂与《遵生八笺》
二、曹庭栋与《老老恒言》
三、其他养生思想与方法

中篇 近代部分(1840年至1949年)
第五章 晚清时期的浙江体育
第六章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浙江体育

下篇 现代部分(1949年至2009年)
第八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浙江体育
第九章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浙江体育
附:浙江体育大事记(史前至2009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