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地理志》日:“杜陵,故杜伯国。”杜陵可能是杜伯传说最盛行的地方,因此杜主祠主要集中于杜陵一带。蒲慕州认为,杜主祠本是一种民间祭祀,后被秦政府纳入官方祭祀的范围。秦在势力东进的过程中,自然地接受了杜、毫一带的杜主祭祀,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封禅书》所记雍地及秦国杂祀,或非全貌,不过,从中仍可看出秦国祭祀的主要特征。秦人所祀之神,皆分别祠祭,祭祀地点或称为“畴”、或称为“祠”。雍地诸祠庙以雍四畴、陈宝祠为主,是秦国国家祭祀中的最高等级,由国君亲祭。其余诸庙等级略低。雍地诸祠的地位又略高于位于湖、下邦、杜、亳等地的神祠。
秦人的祭祀对象较为驳杂,雍地诸祠的祭祀对象以天象为主,包括“上帝”和日月诸星,除山川祠外,与地理相关的唯有“四海”。此外,尚有级别最低的杜主、对象不明的“九臣、十四臣”、“诸严、诸布、诸逑”等杂祠。从祭祀对象依稀可见秦人所勾勒的诸神图景:除上帝及陈宝外,秦人所崇拜的对象以自然神为主,并未构建起整齐系统的神谱。诸神祠也尚处于较为芜杂的状态,并无严整规划的体系。某些神祠的大量重复,也可见秦国尚未开始整合的工作。可以说,祭祀对象冗杂是此时秦国祭祀的表征之一。
……
展开
——唐晓峰
★秦汉时期的国家祭祀是个值得深入开掘的研究课题,不仅需要读书,也要学会跑路。田天具有深厚的文献功底和广阔的地理视野。她曾从我问学,并一起外出调查,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好的研究。我想,她的著作,无论对中国的历史地理,还是中国的宗教传统,都是一种新视角。
——李零
★本书对秦和西汉国家祭祀的具体制度,各祠的位置、祭祀对象等一系列问题做了细致考证,对国家权力结构、政治地理格局、学术思想等相关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勾画出秦汉国家祭祀变迁的基本框架。全书思路清晰,言之有据,论述有深度,也有分寸。
——陈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