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将只剩14人(2012年7月10日)
北京大学演讲?第3次
经济政策论——携手共进,共同繁荣
大家好!这么快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感到非常高兴。暑假到了,许多同学已经利用假期回家与亲朋见面,正在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吧。进入正题之前先向大家介绍一首我非常喜欢的短歌。
ふるさとの山に向かいて言うことなし、
ふるさとの山はありがたきかな。
面对故乡的山欲说无言
故乡的山令我心生感激
这是歌人石川啄木的作品。石川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本最优秀的歌人之一,也是诗人、小说家。
今天参加第三次特别讲演的同学们都是不怕暑热、具有奋斗精神的学子。大家的这份热情与努力我相信将来一定会结出硕果。
十几年前,大约是在2000年左右,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日贸易(包括香港)总量、进出口总额不久将会超越日美之间的贸易。但这句话却不禁令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捧腹失笑。原因在于我老老实实地回答了说这句话的理由,仅仅靠的是一种政治家的预感和直觉。
实际上经济问题的专家有时候对于政局的预测往往比政治评论家还要准确。相反的例子也有。这在日语里叫“傍目八目”,是一个围棋术语,意思是旁观者清。有的时候,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第三者对于善恶的判断以及预测总是既冷静又准确。
令人吃惊的是我的预测完全正确,到2004年,中日贸易就超过了日美贸易。日美间的进出口总额为20.4941万亿日元,而日本与中国(包括香港)的贸易总额达到了22.1999万亿日元。有人指出这个数字中包括3万亿—4万亿日元的香港的贸易量,不能评价其为完全意义上的对中贸易,但2007年的数据显示了明确的答案。
2007年中日贸易总额(不包括香港)达到27.8745万亿日元,而日美贸易额为25.2449万亿日元,两者相差2.6万亿日元。这个差距2008年达到5.5万亿日元,2009年为7.4万亿日元,并在不断扩大,2010年终于超过了10万亿日元。
2011年受到东日本大震灾的影响,日本国内的生产能力遭受严重打击,我预测贸易收支恐怕也会发生变化。然而,既存的倾向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进出口相加的中日贸易总额为27.5439万亿日元,而日美为15.9491万亿日元,两者的差距加大达到11.59万亿日元。(注:2010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为13.0856万亿日元。来自中国的进口为13.4130万亿日元。总额为26.4986万亿日元。日本对美国的出口为10.3740万亿日元。来自美国的进口为5.9114万亿日元。总额为16.2854万亿日元。2011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为12.9020万亿日元。来自中国的进口为14.6419万亿日元。总额为27.5439万亿日元。日本对美国的出口为10.0177万亿日元。来自美国的进口为5.9314万亿日元。总额为15.9491万亿日元。)
时至今日,我真想看看当时嘲笑我是“经济外行、亲中派白痴”的那些人的表情。
时隔四个世纪中日关系重新恢复
这是一个对日本来说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中日关系的恢复,重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偏重于与美国的贸易这一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增长,力压群芳。
历史上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都热衷于对中贸易。丰臣秀吉出兵朝鲜的理由,其目的究竟为何尚无定论,但我比较倾向于那是将扩大中国贸易放入视野的一种军事行动,这样的解释比较令人信服。
德川家康平定了战国乱世掌握政权以后,直接着手的就是“战后处理”问题。日本与朝鲜恢复正常关系后,紧接着便开始着手修复中日的关系。但是当时正处于中国明清政权接替的动乱时期,所以关系修复并没有顺利进行。虽然江户时代在政治方面中日两国并没有建交,但民间贸易却十分盛行,许多中国人来到九州的长崎进行交易。也就是说中日关系是在这种“政经分离”的方式下以民间贸易的形式得以发展和繁荣的,实质上的相互交流使得双方都感觉到友好和睦。
笔名为Isaiah Ben-Dasan的山本七平氏有一本著作叫《日本人与中国人》(祥传社),其中一章为“锁国时期的中国热”,山本针对“锁国”的意义进行了饶有兴味的分析。山本的见解如下:
1639年,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1604—1651年)统治时期,实施了所谓的“锁国”政策。“锁国”这个称谓给人的印象非常强烈、消极,仿佛日本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断绝了交往,实际上这是个误解。我们应当把这个时代看成是日本通过“政经分离”而与中国实现了真正的友好关系的时代。依据新井白石(1657—1725年,江户时代中期的儒学家、政治家)的建议,当时一年的贸易量规定为中国船只30艘,荷兰船只2艘。这个实际成果到第11代将军德川家齐(1773—1841年)时,缩小为中国船只10艘,荷兰船只1艘,这仅仅是江户幕府的一种政策变更,将德川家康的自由贸易政策逐渐转化为比较保守的贸易保护政策。
21世纪初,中日贸易以绝对优势跃居首位,实为时隔四个世纪的事情。这表明今天中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对日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同时,从美国的角度来看,美中贸易与美加(加拿大)贸易齐肩,在世界上是遥遥领先的。而美日贸易仅处于第四位。换句话说,对于日本来说,中国贸易已经成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同样对于美国来说,中国已经成为超越日本的一个重要市场。
美国国内对美国人进行了“你认为日本和中国哪个对于美国更为重要”的调查显示,有30%的美国人回答是日本,40%的美国人回答是中国。我称这个现象为历史性事件,是想明确地向大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员的各项交流在内,长期以来日本都是以美国为中心,其后,日本与美国、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接着谈一下日中两国经济在今后的走向。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公布,包括物价指数在内计算出的2010年名义经济增长率、名义GDP为5.87万亿美元。日本政府公布的2010年名义GDP为5.47万亿美元。由此,中国和日本的排名颠倒了顺序。日本将1968年开始维持至今已42年的世界第二位经济强国的交椅拱手相让。中国自从2007年超过德国跃升为世界第三位以后,仅三年时间便领先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截止到2015年对国内生产总值(GDP)扩大的预测,中国预计增长1.8倍,美国1.22倍,日本1.04倍。中国经济今后仍有潜力保持7%—8%的增长率,总有一天会赶上并超过美国。人民币对美元的上涨率以每年2%的程度计算,以我个人的政治感受能力,预计到2020年将与美国齐肩并进。
这里想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将2012年的经济增长率的目标下调为7.5%。由两位数的高度增长转换为稳定增长,表明了政府要将由房地产开发以及廉价劳动力支撑的对外贸易所维持的高增长路线转换到环保以及食品安全上,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可以说这个政策转换非常稳妥,缓降经济增长,重视经济质的提升,进一步改善个人生活环境的同时增加国民的人均收入。
可以看到,中国2011年的最低工资相比前一年,北京提高了21%,上海14%,深圳20%,苏州19%,武汉22%。但也要看到,位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的人均GDP在全世界仅排90位左右,是排名第三的日本的十分之一。可见,目标7.5%的经济增长率得不到维持的话,将影响人均收入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