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跟李世民学包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23963
  • 作      者:
    丁艳丽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丁艳丽,历史、文学双学位。长期进行文学创作,左岸文化公司首席图书策划编辑,独立策划和编写的帝王大传系列、世界名人系列图书在多次国际图书节中获得好评,主要的代表作如《刘邦传》、《历史知识通》、《微历史——唐朝就是如此有趣》等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华经典藏书:跟李世民学包容》是一本弘扬和学习李世民包容精神的励志秘籍。从不同的视角和新颖的角度为读者介绍了李世民的用人之道,从谏如流,以及宽容大度,注重各方资源的整合等多方面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的经典事实。向唐太宗李世民学习包容,并且以此来重新审视自己,调整自己,有助于我们自身素养的提高。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华经典藏书:跟李世民学包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总会有自己的短处与缺点。如果一味地用求全责备的眼光去看人,就会出现有眼却不识人才的问题。所以,在选才上,“人才有长短,不必兼通”,否则肯定会无才可用。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的李世民,他反复强调“因其才取之”、“舍短取长,然后为美”,并坚持认为“良匠无弃才,明主无弃士”,如果人才得到重用,则满目皆为俊才,如果舍弃人才不用,则无一可用之人。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李世民下令尚书右仆射封德彝举荐贤能的人才,可是过去了几个月,却一点动静都没有。他难以掩饰求贤的急切心情,责备封德彝说:“要想治理天下使之安定,最根本的就是要有治国的贤才。我一直在请你推举贤才,可是为什么总不见你有所推荐。如此繁重的朝廷事务,你应该替我分担忧劳,如果你不发言推举贤才,那么我还能指靠什么呢?”封德彝回答说:“臣虽然愚钝,但是怎么会不尽心去办这件皇上交待的事呢?只是微臣至今所见,确实没有发现有什么特殊才能的人啊。”李世民非常生气,驳斥道:“纵观前代贤明的君主,任用人才就像使用器物一样,都是取材于当时,没有哪一位是到另一个朝代去借用人才的。难道必须要像商汤那样梦见了傅说,像周文王那样遇见了吕尚,才可以施政吗?更何况,哪一朝哪一代没有贤才,只怕是我们遗漏了却不知道罢了。”由此可见,李世民的择人思想非同一般。他认为不会没有人才,关键在于物色。如果不去发掘人才,也就发现不了人才,必定不知道人才。相比较之下,封德彝就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其实封德彝的缺陷是常人都有的,就是不善于从身边、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只是一味地把人才与历史的名哲圣贤相比,这就犯了按图索骥的错误,这样很难发现贤才。
  其时的大理寺卿戴胄,就是李世民取长而用的一个典型。戴胄曾经任职隋朝门下事,他为人正直无私,通晓律令,但是却对往史一无所知。对于这方面,李世民看得十分清楚。李世民认为,法律要想得到维护和执行,首先必需得有公正无私之人,而这样的人就首推戴胄。因此,他便任命戴胄为大理寺卿。戴胄上任之后,在执法上的确是非常公正严明,但在任职官吏时,他却总是压制文人而多次褒扬明法的官员。李世民并没有因为他的这些小过而放弃对他的重用,他曾说“戴胄与朕无骨肉之亲,但却忠直励行,情深体国”,对戴胄的公正无私大加褒扬。
  旧臣萧瑀出身于帝王之家,通晓封建法度,但是他的性情偏倔,议论明辩,却容不下人的短处。因为他的气量太小,常常与群臣发生争执,每每声色俱厉,不仅导致了同僚间的失和,也经常惹得李世民非常不高兴。但是萧瑀为臣极为忠直,李世民又对此极为欣赏,他曾经亲口对萧瑀说:“卿之忠直,古人不过。”并且为其赋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所以李世民对其缺点一再予以耐心教育和容忍,一直都没有放弃对他的重用。后来在危机情况下,才忍痛将他贬为商州刺史。
  “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李世民才有了以上的种种做法。对于他的众多股肱之臣,李世民虽然都任之有加,但对于他们的才干得失、优缺长短,他也并不是一点都无所察觉。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八月,李世民曾经对他的大臣们作过品评:“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唐俭言辞辩捷,善和解人;事朕三十年,遂无言及于献替。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愆违;而情实怯懦,媛急不可得力。岑文本性质敦厚,文章华赡:而恃论恒据经远,自当不负于物。刘洎性最坚贞,有利益;然其意尚然诺,私于朋友。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跟李世民学用人——各尽其用,不拘一格
第二章 跟李世民学纳谏——广开言路,从善如流
第三章 跟李世民学隐忍——韬光养晦,潜伏爪牙
第四章 跟李世民学让步——后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五章 跟李世民学宽恕——捐嫌弃怨,既往不咎
第六章 跟李世民学合作——互补互助,大度能赢
第七章 跟李世民学器度——海纳百川,兼容并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