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知性力:改变人生的创意思考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46855
  • 作      者:
    (日)外山滋比古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日本百万级畅销书作家、有着“智慧巨人”美誉的外山滋比古教授认为,会思考、能开窍的人才能成功。随时随地,只要你用对方法思考,就可以有惊人的创造力。
  ◎畅销日本20年不衰,历久弥新更加耀眼!
  ◎东京大学生和职场人必修的创意思考课!
  ◎日本思考权威教你用知性力改变人生——有创意,让你赢定了!
展开
作者简介
  外山滋比古,日本著名的思考权威和百万级畅销书作家。现为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曾担任全日本家庭教育研究会总裁,荣获第46回日本放送协会(NHK)放送文化奖。专精英国文学,研究领域横跨语言学、修辞学、创意思考、阅读理论等领域。
  著有多本超级畅销书,作品并被收录在日本中学的国文教科书中,且经常被引用做为考试试题,由此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展开
内容介绍
  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人与人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是人,就都有脑袋。但关键在于知性力!知性力就是创意思考力,是别人拿不走的核心竞争力。但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自己不会思考,没有创意,甚至连“灵光一闪”的机会都没有。
  事实上,人的大脑有知识吸收及知识创造两种功能。而我们多偏重知识的学习,却极少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以致头脑聪明能拿高分的人也缺乏创造力。在生活中,灵感又总是在毫不留神的瞬间乍现。思考的方法不对,就很难捉摸到它。
  你的大脑是杂乱无章的知识仓库,还是电力十足的创意发电厂?
  如何才能掌握创意思考的方法,有效运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
  日本广受欢迎的外山滋比古教授,帮我们上完思考整理课后,再倾全力推出创意思考课,告诉你思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养成创意思考的好习惯,让你思维开窍,一生受用。
展开
精彩书摘
  变化创造
  酿酒本身是一种创造,而加工酒则不算创造。但是,如果将酒混合可以产生新的味道的话,也应该算作创造,即变化创造。
  通过创造,近现代文化取得了长足进步,结果就是人们认为只有质的变化才能改变社会,量的变化则较为陈腐。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伴随着飞跃的一次性创造并不那么容易出现,发明和发现是偶然加灵感再加天才的产物,凡人只有模仿的份儿。总之,我们总是忘记变化是重要的创造原理。
  ABCDE是一种形式,反复使用就成了固有形式,这时就难以任意改变了。一旦出现ABCDX,只把E变成X也是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改变,ABCDE的固有形式因此被打破,同时ABCDX也得到了认识,具有二重奏效果。
  戏剧在很久以前形式就已固定,当仅靠一些小包袱就使整个演出效果得到大幅提升的时候,可以说是变化创造。在尊重形式的同时超出形式。和一开始就亮出新东西相比,这种改变乍一看可能像退缩保守,不过对观众而言,这种改变却可能更为自然。
  说到音乐主题,量的变化暗示着产生新东西的创造。只是原型上稍加“扭转”,就不是重复和模仿了。
  这有点儿像在食物上添加味道,是“加工”的妙处。原封不动地记忆书本上的东西算不上本领,应该稍稍加点儿盐,或者加点儿胡椒面。烤一烤,煮一煮,就成了自己的东西。如果烹调善于调味,那也是变化成功。
  或者用其他地方得到的知识混合成鸡尾酒,如果口感不错,那也是手艺。毫无疑问,在平时注意不到的地方,我们进行着无数这样的变化。包括很多自信满满地宣传独创的,如果仔细调查,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采购的原料,最后知道它不是发明,而是加工、烹调的变化。
  如此想来,真正的从无到有的发明是否真的存在竟然成了疑问。有时一件东西究竟是变化程度大还是独创,恐怕二者之间只有量的区别吧。
  编辑工作
  我们每个人所做的不同的事情并不太多。大家都是早上起床,吃早点,然后去工作,晚上回家休息。即便是阅读,大部分人也都是读报纸,就连报纸也是大同小异。电视就更没有什么好看的了。尽管如此,每个人的感觉和看法还是存在巨大差异。虽然构成生活的要素本
  身没什么不一样,但是最后整体的结果却大不一样。我们的人生就如同杂志编辑。假如两位编辑以相同的稿件为基础做杂志,只要他们之间不相互商量,最后做出来的杂志肯定不一样。即便使用相同稿件,其目录可能非常精彩,也可能朴实无华。即使说不出明确理由,但老练的编辑都会注意思考什么样的内容相互搭配排列才会发挥出补色效果,这种思考就是编辑工作。
  编辑自己不写稿也没关系,可以向别人约稿。但是,编辑必须有把握整体稿件的能力。这也是烹饪的技巧。以前人们曾说编辑是糨糊加剪刀的工作,但那是二次创造没有得到认可的时代。毫无疑问,在那样的时代,烹饪技术的价值同样得不到认可。
  我们每天都在编辑自己这一天的杂志。部分是从外部约稿,自己也被催稿,也转载别人的稿件,然后排出顺序。一天中运用“点画法”的成果是独创的,充满个性。无论是谁,都无法拥有和别人完全相同的一天。就好像使用同样的食材,做出的食物也有好有坏一样,一个人的一天究竟是成果丰硕还是空虚无聊,都泾渭分明。
  不但每一天是一本杂志,每个月、每年也都分别是一本杂志。可以说,我们在用自己的一生编辑一本极为复杂的大杂志。哪怕自己并没有想做什么新鲜事,但在不知不觉的编辑过程中,也会有精彩的创造。这样的创造每个人都有,区别只在于我们是否注意到了它们。
  读书,接触新思想、新知识,这就是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乍一看好像是模仿,其实是眼睛看不到的二次创造,是编辑工作。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有着相当高超的创造性。
  做知识的烹调师
  说起来可能令人惊讶,解释和烹调之间有着相似的特性。
  当原文难以理解的时候,就需要做出解释。在小学生的读物中,解释基本算不上问题,因为意思简单明了,几乎没有解释的必要。
  在仅靠阅读原文无法理解,或者产生好几种理解的情况下,解释就有了重要意义。同样,可以直接入口的食材没有烹饪的必要,如果遇到不能生吃,或者生吃很难吃的东西,这时就需要大厨一显身手了。
  人们通常认为,原作、原文很重要,而对原作或原文的解释仅具有从属意义。可是,通过解释这种烹饪过程,生的食材变成了熟的,得以食用。
  在30多年前,人们都认为江户时代是衰落的时代,而德川家康是个狡猾的老头子。可是从前些年开始,出现了新的解释,现在大家认为江户时代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舞台,在文化上和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而德川家康则成了经营的天才。总之,人们的印象为之一变。
  时代也好,人物也好,都已经成为历史,不可能改变,可是通过后世的解释,可以变得富有魅力或令人厌恶。历史是后世写就的,利用后世的解释,这种食材烹制出来的事实才是历史。解释具有高度的创造性。
  学者和批评家也可以称为知识的烹调师。对难以理解的东西加以适当解释,使之可口。当然,发现新食材,创造新方法的学者和批评家也不是没有,但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对已有食材添加味道的方法达到创造的目的。而这种工作却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并且以后还将继续改变。
  不只是学者和批评家,所有的人都通过解释这种烹饪进行着二次创造。无数的电影导演和乐队指挥已经做出证明,这种二次创造的贡献丝毫不亚于一次创造。在人们对烹饪日益重视的今天,整个文化环境非常有利于我们理解二次创造这种知识烹饪技术的深远意义。
  ……
展开
目录
序破壳之机
第一章忘却种种
害怕忘却
忘却先行
感情净化
自由
第二章内力与外力
滑翔机效果
创意的花树
鸡尾酒
酿酒
类推
比喻
第三章创意
“好点子是怎样产生的?”
如有神助
把种子放一放
意外的发现
第四章比喻
又大又肥的狗
绰号的创造性
创造性比喻
早饭前
第五章不可忽略的杂谈
月光社的高谈阔论
杂谈的作用
放下面子
常识
第六章超脱
氛围
执着与“玩儿”
“出家”状态
词汇的“出家”
日语的弱点
第七章敢于停顿
中断病
影响
与书相伴的三种态度
建议脱轨
第八章书写方式
怯场
机遇
稿件的大纲
砖块与豆腐
写作风格
风格的两重性
第九章酿酒
所谓论文
主题
原料+酒曲+时间
新酒
第十章记事簿
做笔记
头脑中的笔记
是备忘录还是构思记录?
数字编号体系
第十一章笔记
稍少一些
精神的履历
笔记选择
超超级笔记
起标题
筛选
第十二章头脑中的厨艺
烹饪的乐趣
鸡尾酒文化
变化创造
补色原理
编辑工作
做知识的烹调师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