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齐泽克:新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40841
  • 作      者:
    韩振江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在梳理马克思所开启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基础上,就齐泽克在现代性批判、主体性批判、资本主义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伦理学批判、美学和艺术批判等各个方面的具体思想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概而言之,齐泽克的新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旨在全面继承马克思所开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传统,并以拉康哲学的彻底颠覆性姿态深刻反思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前世今生,以此来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活力。具体而言,齐泽克在研读《资本论》的基础上与马克思对话,挖掘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的新特征,同时还思考了资本与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的辩证关系;在继承马克思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以拉康的欲望图表为基础发展了新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继承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伦理学批判传统的基础上,针对《启蒙辩证法》的伦理思想与霍克海默等进行了隔空辩难,指明了康德伦理学在现代政治学中的革命性及复杂性;在继承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关于美学和现代艺术的批判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地探究了康德崇高美学的哲学基础及内在矛盾,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拉康“原质”为核心的新崇高理论和以实在界、幻象为核心的现代艺术理论;等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齐泽克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主要吸收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系列思想,或者说,作为马克思《资本论》的读者,他重新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批判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商品和资本,并探讨了阶级斗争的新形式。众所周知,《资本论》是马克思倾注毕生精力完成的划时代的政治经济学巨著,是指导全世界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圣经。在马克思之后的时代里,《资本论》一版再版,不仅为领导苏俄共产主义运动的列宁等革命家所推崇,而且也在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和工人运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法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阿尔都塞也正是以读《资本论》而开启了其理论建构和革命实践的历程,他带领同事与学生朗西埃(JacquesRanciere)、巴里巴尔(EtienneBalibar)、巴迪欧(AlainBadiou)等人一起研读《资本论》,从中发现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在阿尔都塞的弟子中,雅克一阿兰·米勒(Jacques—AlainMmer)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一个,不过后来他跟随拉康,并成为拉康的正统传人。但不可否认的是,米勒身上依然有着浓重的阿尔都塞马克思主义的成分,这一点也被他的弟子齐泽克所继承。
  第一节商品拜物教批判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从最普遍的经济细胞——商品开始的,在详细分析了劳动的二重性之后,他提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商品拜物教的社会。商品拜物教从此进入了政治经济学的领域,并成为后世思想家和人文学者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重要概念。齐泽克认为:“马克思对商品形式的分析,对一般的社会科学领域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为何它能让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神魂颠倒?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基体,该基质能够帮助我们派生出所有其他形式的‘拜物教式的倒置’:它仿佛商品形式的辩证法,展示出一个纯粹的——也可以说,由蒸馏得来的——机制图景,为我们从理论上理解那些第一眼看上去与政治经济毫无瓜葛的现象(法律、宗教等)提供了一把钥匙。”①作为马克思《资本论》的读者,齐泽克一方面准确地把握了商品拜物教的内涵,以及马克思对商品分析的逻辑;另一方面按照弗洛伊德一拉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又对商品拜物教予以重新定位和思考,并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等领域勾连起来,深化了拜物教问题的研究。②
  一、商品拜物教的概念及其内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中提出了“商品拜物教”(commodityfetishism,德文waren—fetischismus)的概念。③他在第二章“交换过程”中又明确提出了“货币拜物教”的概念,这样就与后面提出的“资本拜物教”并称为资本主义的三大拜物教。这三个概念有一个共同的词根,即拜物教。因此,拜物教的含义是理解商品拜物教的前提条件。那么拜物教(fetishism)是什么意思呢?通俗地讲,就是对某物的迷信和崇拜。
  ……
展开
目录
导论  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的新发展
第一章  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第一节  商品拜物教批判
一、商品拜物教的概念及其内涵
二、形式的秘密
三、商品形式的抽象性
四、幻象与征兆:商品拜物教中的意识形态
五、拜物教的历史性
  第二节  资本批判
一、欲望对象与欲望对象一成因
二、恋物癖与资本主义
三、忧郁症与共产主义
第二章  现代伦理学批判理论
  第一节  “启蒙辩证法”:萨德与康德伦理学
一、知识体系:从启蒙理性到工具理性
二、情感的泯灭:康德伦理学的革命
三、美德是罪恶:作为康德信徒的萨德
四、欲望与爱情:施虐狂的逻辑
  第二节  康德与萨德之一:欲望、律法与伦理
一、“康德是萨德的真理”
二、欲望与律法
  第三节  康德与萨德之二:大他者与伦理主体
一、律令发出者:大他者
二、尊敬与亵渎
三、形式与内容:伦理主体的构成
四、萨德的虐待狂主体
第三章  主体批判理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对主体的批判
一、主体的确立
二、精神分析学对主体的批判
  第二节  拉康精神分析学的主体理论
一、镜像阶段的想象主体
二、欲望主体
三、被阉割的主体
四、主体与对象a
  第三节  符号界与主体
一、想象界的主体:认同他者
二、能指主体
三、交互被动性主体
  第四节  实在界与主体
一、实在界
二、实在界主体
第四章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第一节  意识形态理论的突破
  第二节  生命政治对意识形态的抵抗
一、克瑞翁:意识形态秩序的建构
二、安提戈涅:赤裸生命的政治反抗
第五章  崇高美学批判理论
  第一节  崇高美与现代性
一、朗吉努斯《论崇高》与古典主义
二、伯克崇高论与浪漫主义现代性的勃兴
三、康德崇高论与主体性
四、黑格尔论崇高与无限性
  第二节  崇高的性质:想象力与理性的矛盾
一、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
二、齐泽克对康德崇高论的批判
  第三节  崇高的对象:原质及其呈现
一、康德的理性理念就是原质
二、原质及其呈现方式
三、崇高对象:“呈现原质失败的向下综合”
  第四节  崇高与怪诞
一、怪诞的本体论
二、怪诞的性质
三、怪诞的形象
第六章  艺术批判理论
  第一节  “三界”与艺术论
  第二节  幻象与符号界的艺术
一、现实感的形成——“无中生有”的艺术
二、符号认同的完成与不完成
三、幻象过度的艺术
  第三节  原质与实在界的艺术
一、实在界的应答艺术
二、实在界的呈现艺术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