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悬梁刺股”由两部分组成,“悬梁”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刺股”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可以这样说,每个中国人,大约在青少年时代都受过家长“悬梁刺股”案例的生动教育,然而,我们是否反思过、批判过,一代又一代悬梁刺股的中国读书人,对人类文明有多少文化、科学方面的贡献,对读书、学习的规律有多少总结。中国是一个长期对“如何教”非常关注,而对“如何学”则重视不够的国度。在国外,有人专门开创了“学习科学”。由此可见,读书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和艺术。学习科学就好比是教人打开知识殿堂的钥匙。大门那边,有明亮宽阔的大道,也有曲折幽深的小径,是它们为我们引导出一个个迷人的崭新世界。国内也成立了学习科学学会,但科学的规律还没有创立起来。
下面让我们借助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M.Gessen)命名的边际效用价值的三大定律为工具,分析“悬梁刺股”的荒谬及其改进的手段。
戈森曾自信满满地对自己发现的三大人类消费规律评价说:“我相信,我在解释人类关系方面所做的,正如哥白尼在解释天体关系方面所做的事情。我相信,我已成功地发现了使人类得以生存并支配人类进步的力量,以及这种力量发生作用的法则的一般形式。哥白尼的发现使人类得以预测天体未来运行的轨迹。我的发现使我得以指出,人们为了实现人生目的所必定遵循的确定不移的路线。”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戈森第一定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定律,又称戈森第一定律。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由于人们生理、心理作用的影响,商品对人们的刺激力和重要程度都有下降的趋势。
实际上,戈森第一定律起作用的原因是人的身心存在一个“韦伯定律”,即人身体的神经元对等量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强度随刺激次数的增加而递减。读书的过程、读书的规律,反映到了人体宏观层次想必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了。
悬梁刺股为什么不可取,是因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没有认识到读书的过程就是消费的过程,消费自然存在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随着信息数量的增加,信息吸收的数量与质量在递减;对于读书的时间来说,随着读书的时间越来越长,读书获得的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也越来越差;随着读书的时间越来越长,大脑与身体的反应越来越差,悬梁刺股实际没有什么效果。悬梁刺股的做法,既低效又伤人,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读书要遵循戈森第一定律。
那怎样改变这种情况,既不用悬梁刺股,又能提高读书的效率呢?那就要遵循戈森第二定律。也就是说,读书有个边际效用第二定律(消费者均衡)在起作用。戈森第二定律又称边际效用相等规律、边际效用均等定律、享乐均等定律,是指在物品供给有限和人的欲望无限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从而使各类被享用的物品的边际效用均等,并能获得一定量收入下的最大总和的享乐。比如说,如果有几种可供选择的享乐物品,并且消费它们所得的享乐个量是不同的,为了取得最大的享乐总量,最有利的享乐方法是在它们之间依次消费享乐个量最大的那一个,直到各种欲望满足个量相等时为止。
考研就要借助戈森第二定律。数学复习累了就复习英语,脑袋不好用了就复习政治。比较学术的说法是,考前最后的单位时间用在哪一学科上呢?实际上要把单位时间用到自己最短板的学科;或者说使每门学科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而不是“悬梁刺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