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汉语会话中的反问句研究:以否定反问句和特指反问句为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8605713
  • 作      者:
    刘娅琼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现代汉语会话中的反问句研究:以否定反问句和特指反问句为例》以否定反问句和特指反问句为研究对象,在会话分析理论、功能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主观性),语义学、语用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反问句使用环境”的研究框架,以此为基础,提出反问句的话语功能主要在于表达说话人不同程度的负面事理立场。
展开
精彩书摘
  1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综述
  反问句作为汉语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表达方式,具有巨大的艺术表现张力和极其灵活的表现形式,百余年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八九十年代及至新世纪,特别在后者,语法学界曾一度掀起研究的高潮。
  第一部系统研究汉语语法的著作《马氏文通》(1898)在述及“传疑助字”时,作者马建忠就谈到:“其(传疑助字)为用有三:一则有疑而用以设问者;一则无疑而用以拟议者……”“夫拟议之句,本无可疑之端,而行文亦无句句僵说之法,往往信者疑之,而后信者愈信矣……”虽然今日术语已与马建忠所用不同,然而马建忠所云“拟议之句”正是现在所说的反问句,寥寥几句,说明了此类句子多用副词或助词以表语气以及形义相反的特点。这可以说是现代汉语语法①中关于反问句最早的研究。之后黎锦熙(1924)的《新著国语文法》最早讨论白话文反问句,他着力于“表示反诘或反推”的语气副词,并在助词部分提出了“只要求答者对于所问的话决定是非然否(或自问而不决定),有时然否已决,故作反诘……句中有否定副词‘没有’或‘不’字,就可以改作‘无疑而反问’的语气,须看上下语意而定”。黎氏语例主要涉及是非型和特指型两类。
  20世纪40年代,吕叔湘(1942)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提出“‘疑’和‘问’的范围不完全一致。一方面,有传疑而不发问的句子……另一方面,也有不疑而故问的句子……前者是测度,后者是反诘……反诘句有疑问之形而无疑问之实。”这样,吕叔湘从疑和问的关系上把反诘、测度与询问对立起来。后面他又说到:“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句里没有否定词,这句的用意就在否定;反诘句里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肯定。”这是第一次把反问句(反诘问)放在语义系统中加以研究,也是对反问句(反诘问)最早的系统性考察。王力(1943)的《中国现代语法》把“反诘语气”作为12类现代汉语语气的一种,提出了“凡无疑而问,为的是加重语意,或表示责难,叫做反诘语气”,并针对反问句的形式提出“一切的疑问式都可以当反诘用;这是可以由上下文观察出来的”。高名凯(1948)在《汉语语法论》中把“反诘命题”与“传疑命题”并立,作为“疑惑命题”的次类,并从形式上总结了“反诘命题”的三种:应用反诘虚词的、用否定式询问的、混合式。
  到20世纪90年代,邵敬敏(1996)对“反问句”专章专节进行讨论,既总结了语法学界对反问句的普遍性认识,还从语用价值、语义理解、句法结构类型、反诘程度、答语系统等五个方面对反问句进行描写和解释。这可以看成是20世纪反问句研究的集大成,对反问句研究的深化细化有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学位论文也开始关注这一方面的研究。邓晓华(2001)从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语用学角度,运用会话含义和转喻认知揭示反问句语用含义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为反问句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刘瑛(2002)通过对现代汉语反问句一个具体的类型——借用正反问形式的反问句较为全面的考察,对其形式方面的特点、独特表达功能及其表达肯定或否定倾向的各种原因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叶建军(2002)系统研究了《金瓶梅词话》中反问句的结构类型和语用含义,特别指出了特指问形式反问句的显著特点,总结出六种语用含义,并试图理清语用含义与结构类型之间的关系,使我们对近代汉语反问句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肖治野(2003)以“怎么”反问句为研究对象,通过变换和替换从结构、语义、功能等角度对8种类型“怎么”反问句的反问度及其中“怎么”虚化情况进行考察,并探讨了表方式的“怎么1”与表原因的“怎么2”虚化程度差异的根源。杜宝莲(2004.)从否定词的功能出发,证明反问在功能上与否定词具有一致性,并从意义、形式和标点应用等方面加以验证。作者还探讨了不同反问句式否定功能的实现机制。刘娅琼(2004b)结合问卷调查和语音实验的方法,对现代汉语反问句的性质、认知度、声学特征、语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
展开
目录
1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综述
1.1反问句定义的研究
1.2反问句结构形式的研究
1.3反问句意义的研究
1.4反问句语用价值及使用条件的研究
1.5反问句答句系统的研究
1.6影响反问句语义的因素
1.7反问句次类的研究
1.8反问句的历时研究
1.9其他研究
2理论方法、研究对象与语料
2.1理论方法
2.1.1会话分析
2.1.2功能语法分析方法
2.2研究对象
2.2.1以往研究对反问句的处理角度
2.2.2交互视角下的反问句
2.3语料来源
2.3.1台湾政大汉语口语语料库
2.3.2汉语电话谈话语料库(CallFriend)
2.3.3影视语料
2.4转写说明
3自然会话中的否定反问句
3.1电话谈话中的否定反问句
3.1.1否定反问句的使用环境
3.1.1.1否定反问句在话轮中的位置
3.1.1.2否定反问句涉及的参与者关系
3.1.1.3否定反问句的情境语义信息内涵
3.1.1.4否定反问句所在的序列结构分析
3.1.2否定反问句的话语功能
3.1.2.1反问句的话语功能:负面事理立场
3.1.2.2否定反问句话语功能的四种表现
3.1.2.2.1提醒
3.1.2.2.2意外
3.1.2.2.3反对
3.1.2.2.4斥责
3.1.2.3四种话语功能的关系及分布
3.2当面交谈中的否定反问句
3.2.1否定反问句的使用环境
3.2.1.1否定反问句在话轮中的位置
3.2.1.2否定反问句涉及的参与者关系
3.2.1.3否定反问句的情境语义信息内涵
3.2.1.4否定反问句所在的序列结构分析
3.2.2否定反问句的话语功能
3.2.2.1负面事理立场
3.2.2.2四种表现
3.2.2.2.1提醒
3.2.2.2.2意外
3.2.2.2.3反对
3.2.2.2.4斥责
3.2.2.3四种话语功能的关系及分布
3.3小结
4影视对白中的否定反问句
4.1否定反问句的使用环境
4.1.1否定反问句在话轮中的位置
4.1.2否定反问句涉及的参与者关系
4.1.3否定反问句的情境语义信息内涵
4.1.4否定反问句所在的序列结构分析
4.2否定反问句的话语功能
4.2.1四种表现
4.2.1.1提醒
4.2.1.2意外
4.2.1.3反对
4.2.1.4斥责
4.2.2四种话语功能的关系及分布
4.3小结
5自然口语中的特指反问句
5.1电话谈话中的特指反问句
5.1.1特指反问句的使用环境
5.1.1.1特指反问句在话轮中的位置
5.1.1.2特指反问句涉及的参与者关系
5.1.1.3特指反问句的情境语义信息内涵
5.1.1.4特指反问句所在的序列结构分析
5.1.2特指反问句的话语功能
5.1.2.1负面事理立场
5.1.2.2四种表现
5.1.2.2.1提醒
5.1.2.2.2意外
5.1.2.2.3反对
5.1.2.2.4斥责
5.1.2.3四种话语功能的关系及分布
5.2当面交谈中的特指反问句
5.2.1特指反问句的使用环境
5.2.1.1特指反问句在话轮中的位置
5.2.1.2特指反问句涉及的参与者关系
5.2.1.3特指反问句的情境语义信息内涵
5.2.1.4特指反问句所在的序列结构分析
5.2.2特指反问句的话语功能
5.2.2.1负面事理立场
5.2.2.2四种表现
5.2.2.2.1提醒
5.2.2.2.2意外
5.2.2.2.3反对
5.2.2.2.4斥责
5.2.2.3四种话语功能的关系及分布
5.3小结
6影视对白中的特指反问句
6.1特指反问句的使用环境
6.1.1特指反问句在话轮中的位置
6.1.2特指反问句涉及的参与者关系
6.1.3特指反问句的情境语义信息内涵
6.1.4特指反问句所在的序列结构分析
6.2特指反问句的话语功能
6.2.1四种表现
6.2.1.1提醒
6.2.1.2意外
6.2.1.3反对
6.2.1.4斥责
6.2.2四种话语功能的关系及分布
6.3小结
7两类反问句在自然会话与影视对白中的差异
7.1否定反问句在两种语料中的差异
7.2特指反问句在两种语料中的差异
7.3追求艺术效果影响语言的自然性
7.4小结
8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