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超”文章法:文章撰写指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787844
  • 作      者:
    (日)野口悠纪雄著
  • 出 版 社 :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野口悠纪雄,1940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6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1972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一桥大学、东京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目前为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金融学教授。
  主要著作有《信息的经济理论》(情報①经濟理論,1974年,東洋経濟新報社,日経絰濟圆書文化賞)、《财政危机的构造》社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超]文章法:文章撰写指南》的宗旨是成为一本实用的写作指导书。较其他的文章读本论述的内容更强调“前期阶段”的准备工作,读者将会了解如何使文章更容易引起读者关注的方法。《[超]文章法:文章撰写指南》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完成此书,在本书中作者所讲述的方法有很强的实践性。换言之,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身的不可多得的讲述文章撰写术的图书。
  是一本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在职人员都值得一读的著作。
展开
精彩书摘
  2 怎样才能找到信息?
  在找不到信息的时候
  如果你已经找到了“非写不可的题目”,请你跨过这部分,直接跳到3“信息是否有价值又有意思?”
  我在《r超-J整理法》中所写的(11-1)信息,并不是在必须要写的紧迫情况下想出来的。而是某一天天使把信息带给我的。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就是如何组织论点,怎样写得通俗易懂。我会在本书的第2章和第4章论述这些问题。
  实际上,就像第1部分最后所说的那样,很多情况下作者都是先有撰写文章的任务,但因不知道“写什么好”而烦恼。我自己也经常被连载随笔的交稿期追赶着,想不出写什么好。
  或者写作对象已经确定了,但没想好如何寻找切人点,怎样设定合适的视点。期末的课题论文就是这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发现信息呢?只能深入思考
  想要发现信息,“只能深入思考”。只要深入思考,就可以忽然得到某种启示。转身一看,就会发现天使正站在身后微笑。
  当有人问牛顿:“你是如何发现万有引力法则的呢?”牛顿的回答非常经典:“我只是不断的拼命思考。”完完全全就像他说的这样。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一个也是写科幻小说的朋友,想不出创意的时候就来找他商量,问他:“你是怎么想出那么多创意的啊?”阿西莫夫是这样回答①的:
  “你问我怎么才能想出好创意?只能思考再思考,深入思考到你想要从窗户跳出去。”“这个问题取决于你能不能积极的思考。取决于你思考到筋疲力尽时还能坚持继续思考多长时间。”
  “不思考是不会有创意的”,这一点不用别人说自己也应该明白。但这句话里面还有一个潜在的命题,就是:“思考再思考,但究竟好创意会不会降临呢?”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认定好创意会降临。
  能否找出信息,取决于你的好奇心的强烈程度。但是好奇心并不是每个人生来都有的癖好。有需要,好奇心就会自然变得强烈。也就是说,有需要,心里就会有所准备了。之后信息就会源源而来。
  路易·巴斯德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美国记者霍勒斯·贾德森也说过:“偶然喜欢准备妥当的实验室。”
  让我们想想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在牛顿之前,无数人都看到过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总结出来,只有牛顿做到了。因为牛顿在思考再思考之后,来到了这个创意的面前。(这件轶事听起来像编造的故事一样,但牛顿自己曾经在信里这样写过,所以应该是真实的吧。应该说牛顿当时想到的并不是万有引力,而是“苹果会掉到地上,可月亮为什么未掉下来呢?”)
  自从在杂志上连载随笔之后,我开始对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产生了兴趣。不管是在街上行走,还是阅读报纸和杂志的时候,都会不知不觉开始寻找写作材料。每当找到可以使用的素材,都会觉得大有收获。
  某位随笔作家说:“不管我遇到了多么痛苦、多么不幸的事情,我都会想,为了我的随笔,我可以挨过去。”现在我也很理解这种心情了。这是一种职业病。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唯有信息最重要
1 信息是什么
2 怎样才能找到信息?
3 信息是否既有价值又有意思?
第1章总结

第2章 建立框架(1)——内容部分的梗概
1 冒险故事的秘密
2 日常VS旅行、善良VS邪恶是基础
3 模仿冒险故事建立论述文的框架
第2章总结

第3章 建立框架(2)-形式部分的构成
1 长度决定内容
2 文章整体由三部分构成
3 开篇要引人入胜结尾要印象深刻
第3章总结

第4章 增强肌肉力量——加强说服力
1 运用比喻一举成功
2 举出具体事例
3 做聪明的狐狸——引用的技术
第4章总结

第5章 润饰文章(1) ——和难懂文章作斗争
1 单独句子——复句问题等
2 上下文——明确句与句的关系
3 段与段相互间的关系
4 “难读懂”的一般理论
5 难读懂文章的写法
第5章总结

第6章 润饰文章(2)-反复推敲
1 首先检查形式
2 检查表达
3 修改和被修改
第6章总结

第7章 动笔则成功
1 总之要开始动笔
2 用电脑可立即开始写作
3 用交流和便笺方法修改文章
4 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第7章总结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