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西方英语世界的中国留学生写作:1980-2010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44787
  • 作      者:
    卫景宜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卫景宜,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兼任暨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外国文学研究会英语文学分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翻译分会理事等。1979年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本科毕业,1986年北京大学英语系研究生毕业,师从岁经国教授主攻英国文学与狄更斯研究;2001年暨南火学中文系比较文艺学博士毕业,师从饶凡子教授主攻美国华裔文学。曾插队做过知青,进工厂当过工人,并在新疆师范大学外语系任英语教师,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任首席翻译和澳火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馆任商务经理,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奥克莱分校讲授中国文化课程。主要学术研究为美国华裔文学、英美当代小说和中西文化比较。学术出版包括国内首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专著《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2002),编著《跨文化语境中的英美文学与翻译研究》(2007),译著《美国文化模式——跨文化视野中的分析》(2000年大陆版;2011年台湾版《人类学家眼中的美国人——一种跨文化的分析与比较》)以及学术论文30余篇和报刊杂文1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西方英语世界的中国留学生写作(1980-2010)》以中国大陆留学生于1980-201O年之间在美国发表的英语作品为研究对象,囊括写实与虚构两种文类,选取40余部作品为分析文本,力图对当代中国大陆留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一个资料相对齐备的历时性评述。《当代西方英语世界的中国留学生写作(1980-2010)》按写实与虚构分为两编。第一编从各时期选取24部有代表性的自传或回忆录,重点讨论了“文革”叙述在英语自传写作及出版上的意识形态反映及其近十年来多样性与个性化的写作趋向。第二编选取5名影响较大的大陆留学生小说家及其17部代表性作品,从小说的人物、语言、主题表述、写作风格以及小说叙述存在的倾向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当代西方英语世界的中国留学生写作(1980-2010)》力图从中国学者的立场出发,依据文本事实,以跨文化的视角对大陆留学生英晤写作中的史实观点及文学价值给予合理客观的分析解读,具有选题新颖、视野开阔、观点明确等特点,并在掌握第一手资料方面占有优势,可为国内学者进一步研究奠定相关史料基础,并为从事中国国际形象研究与文化交流的人士提供参考;《当代西方英语世界的中国留学生写作(1980-2010)》也可作为大学中文系海外华人文学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以及英文系当代英语文学教学的:参考书目;同时也为广大读者了解大陆留学生的英语作品提供资料丰富、颇具可读性的文本解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闵安琪作品简介及其研究现状
  自1994年发表《红杜鹃》以来,闵安琪一直勤于笔耕,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进人不同的畅销榜,在美国读者中受欢迎程度极高,然而国内读者对闵及其作品的了解却几近空白,因此,有必要对她的主要作品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与述评。从其创作主题来看,闵安琪的作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文革’’为背景的虚构小说(如《红杜鹃》、《凯瑟琳》及《芜姜》);一是以历史人物为主角的历史小说(如《成为毛夫人》、《玉兰皇后》、《最后的皇后》及《中国珍珠》)。海外华人学者陈瑞琳认为“闵安琪是当今在西方世界表现文革,最深人的作家”①,闵的“文革’’叙事在海外华人作家的同类英语作品中显得风格独特,视角新颖。她从女性的独特视角出发,选择与宏大的历史叙事方式不同的书写方式,从疏离于主流历史之外的男女欲望(尤其是女性欲望)这一角度挖掘“文革’’中被扭曲、压抑、窒息的人性,从而完成了其对历史与人性的双重书写。而闵安琪的历史小说大都选取一些历史上极富争议的女性人物(如慈禧、江青)为主角,采用传记的形式,以第一人称讲述虚构的故事。尽管作家本人声称这些作品都引用了大量的原始文件,“竭尽全力反映历史事实”②,但从其作品来看,作家的本意并非是要为历史人物翻案,而是要以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来表达她对女性反抗压迫、追求自我的关注,以个人独到的角度来展现女性的自我成长主题和反思社会文化背景对人性潜在的影响。可以说,在众多海外华人作家中,闵安琪一直是在历史与虚构之间特立独行,在历史的外衣之下大胆书写她的文学想象,或许这正是她在海外拥有相当庞大的读者群的部分原因。
  闵安琪的成名作《红杜鹃》是一本极具文学性的自传体小说,全书分三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主人公安琪在“文革”时当红卫兵、下乡当知青及去上海电影厂当演员的经历,着重描述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个体被压抑、被扭曲的人性与欲望。按闵安琪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不重视情节的描写而重激情的表达”,全书充满了热烈真挚的情感,被认为是继包柏漪(。BetteBaoLord)《春月》(SringMoonl.anovelof China,1982)之后的又一部新古典主义小说①。与其他“文革”叙事作品不同的是,《红杜鹃》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文革”中个体的受难过程或是受害人对“文革”的控诉。小说以电影场景的方式,讲述了“文革”中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文革”初期于懵懂中被迫批判自己的老师,中学毕业下乡到农场经历了“文革”对人性基本欲望的压抑与剥夺,从农场回到上海后跟革命督导之间的一番情感纠缠让她感觉到梦想破灭,最后离开中国去往美国),以此来反映“文革”对人性的影响。小说的大胆新颖之处在于对禁欲年代里不同类型的欲望描写(同龄男女之爱欲、同性爱恋之欲、年龄地位相差悬殊的男女之间复杂的欲望)。通过对各种欲望的描写,《红杜鹃》表达了作者对“文革”的反思与批判,即:革命也剥夺不了人对爱情的渴望以及欲望的力量。小说最为特别之处是作者对女性同性恋的描写,这在海外华人“文革”叙事中是特殊的、鲜少触及的一面。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写实文本:自传与“文革”故事
第一章  回忆录及其政治叙事
第一节  最早出现在西方的“文革”回忆录
第二节  80年代:《革命之子》与《根红苗壮》
第三节  90年代:女性作者及其叙述差异
第二章  多元化的个体言说
第一节  自传体小说
第二节  访谈与集体回忆录
第三节  个体的记忆
第四节  儿童读本

第二编  虚构文本: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
第三章  虚构文学写作的开路先锋——哈金
第一节  哈金写作简介
第二节  《池塘》:小人物人生悲剧的幽默叙述
第三节  《等待》里的中国二元社会结构与伦理困惑
第四节  《疯子》:灵与肉
第孟节  《战争垃圾》的叙事倾向
第六节  建构自己的文学家园:《自由生活》
第四章  用侦探小说讲述上海故事的裘小龙
第一节  另类侦探小说
第二节  古诗情怀与现实叙事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与“石库门”的街坊
第四节  《红尘岁月》:个体生命悲喜剧的文学镜像
第五章  闵安琪:行走在历史与虚构之间
第一节  闵安琪作品简介及其研究现状
第二节  《红杜鹃》与《芜姜》:欲望背后的“绝望”主题
第三节  《成为毛夫人》:关于女性自我追求的历史想象
第四节  《中国珍珠》:现代中国人的温情故事
第六章  严歌苓的首部英语小说《赴宴者》
第一节  《赴宴者》故事简介
第二节  商业都市弱势群体的另类描述
第三节  小说的意象以及荒诞幽默特色
第七章  90年代赴美的留学生作家李翊云
第一节  李翊云的作品简介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平民故事:《千年敬祈》
第三节  超越时空反思历史与人性:《漂泊者》
第四节  表现全球化时代的孤独与爱:《金童玉女》
附录
主要涉及的原著文本
主要涉及的作家及作品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