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这些年来政治社会学和国际关系领域的学者们所阐明的,在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有两大基本场地——“硬实力对硬实力”和“软实力对软实力”。中国的软实力大战略也是这些年来全世界最关注、也是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尤其是一些负责操作这一战略具体环节的部门,对软实力的理解还是持续的不清不楚和不实事求是。对这些问题进行经验考察和观念反思,有利于改进中国和外部世界的互动,帮助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观念的自由开放竞争。
——丁学良
《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以中国与周边东南亚国家关系为主要观察对象,考察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推进过程及其实际影响。作者剖析了中国很多精英分子对软实力的误解,并通过具体化“国家利益”,探讨中国应有的目标取向。作者认为, 中国需要向“敌师”美国学习以发展软实力。在具体操作层面,作者认为非政府性质的团体和机构是一个国家软实力投射的潜在劲旅; 同时,中国软实力有赖于中国海外企业的运作水平。
我们当代的中国学者撰文著书,通常是在著作的末尾才将全文要点以结论的方式予以阐明。我估计这多半是受了德国人著述的影响,因为我本人一直到1982年深秋才开始慢慢告别德国哲学转向英语国家的实证社会科学,在这之前一直对德国人的那种写作方式之合乎逻辑性和普遍合理性深信不疑。
等到1982年秋冬开始愈益转向阅读美英社会科学著作,我才发觉在文章和著作的结尾阐明全文的要旨,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则——美国作者们绝大多数都是在文章和著作的一开头就把要点通盘宣告,让读者一目了然。我那时便琢磨,这很可能是由于美国人没耐心,性子急,你若是直到文章和著作的最后一页才把要点端出来,绝大多数美国读者早就挥手告别你了。
往后在美国多年里近距离观察,感到美国读者大众“性急”也是给逼出来的:美国学术界以体制的力量驱使在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里谋生的人长年累月地发表发表再发表——其中多数都是没有什么实质价值的——以“量大”带动“质升”;专业人员面临汗牛充栋的出版物,也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扫描堆积如山的作品。倘若作者没能在第一个五分钟之内把简短结论贡献出来,别人就不会再耐心翻阅下去。德国人那种“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多层次漫长论证方式,逐渐在公众阅读的竞争市场上败给了美国“大干快上”、“短平快”的讲效率风格。
我们中国人现在拜新信息技术发达之赐,也搞得每年出版物数量如水库溃坝般一发而不可收拾,但是好书稀缺。谅到诸位读者时间有限之苦,我这里也就忍痛放弃早年练就的德国功夫,不再试图层层叠叠地引导诸位步入玄思九重天,而是“一步抢到台口”,把这本小书的要点马上开诚布公地亮剑。
本项目的研究要点如下:正如这些年来政治社会学和国际关系领域的学者们所阐明的,在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有两大基本场地——“硬实力对硬实力”和“软实力对软实力”(其实笔者偏向于将这里的hard power - soft power翻译成“硬力量—软力量”,但“硬实力—软实力”的译法似乎已经俗成)。
“硬实力”主要包括军事、技术、经济的水平及总量,和运用这些手段去达成目标的能力。“软实力”则主要包括价值观念、制度、文化、教育、生活方式,和通过这些去影响他人以达成目标的能力。本项目所考察和讨论的,是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及其下属的多种官方团体向海外推展软实力的主要做法,以及这些做法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主要影响。
根据海内外许多主流媒体的披露,中国政府近几年来所推行的“软实力大战略”确实宏大得非同小可,其涉及的财政资源是现代世界史上有记载可查的规模最巨大的一笔推展软实力运作经费,虽然类似的项目(programmings)在当今各国并不一律被称为“软实力战略”, 2009年便已经达到450亿元人民币,等于当年全国教育经费里面来自中央财政教育支出总额的22.71%(总额为1981.39亿元;当年中国大陆人均公共教育支出是42美元,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是2.41%,低于印度的2.90%、俄罗斯的3.90%、巴西的 4.51%,在“金砖四国”中最低)。
从实际经验的角度观察,中国政府推行软实力的战略战术呈现出和其他一些国家相类似的特征,同时也显示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本项研究将把中国官方机构的软实力之推展,置于一个比较的和历史的背景上考察,以便对中国这个大战略的目标和进程获得尽可能独立客观的把握和解读。
此 “比较的和历史的背景”由几类参照体构成:既有像美国那样发达的、资本主义的、西方的、多党议会制度的、相对而言软实力雄厚多彩的国家,也有像前苏联那样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的、欧亚素质兼有的、一党执政的、曾经为第三世界提供了美好前景却半途而亡的国家(苏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前曾与美国在软实力领域里竞争了半个多世纪,尽管当年的提法不一样),也有像欧洲和大洋洲范围内硬实力不大、软实力不小的几个中小国家。把中国的软实力大战略置放在这样异质多元的背景上比较分析,才能够达到多维度、多层次之审视、阐释和理解的目的。
本项目在考察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推进过程及其影响力时,把重点放在中国周边的区域特别是东南亚,原因是:该区域诸国与中国有地理的、历史的、文化乃至语言的、经济贸易的、人员往来等等的密切关系,它们对中国的软实力战略之具体操作,年年月月日日都有近距离观测和承接的机会。这些国家的政情界、外交界、学术界、传媒界、工商界、宗教界、非政府组织等各界人士,对此感受丰富且体会良深。同时,从中国一方来说,对自身安全和经济利益至关重要的周边区域施加软实力的影响,比对遥远的区域更加迫切。从周边区域入手,乃是考察和验证更大范围内中国软实力战略实施之得失成败的必经之途。换言之,你连身边的邻居都搞不定,何况其他!
当然,本研究项目在考察周边国家时,把重点放在东南亚区域,还有资源约束的具体原因。经验研究是很费钱的操作,实地考察若没有相当充裕的资金准备,是持续不下去的。目前我们把重点放在东南亚区域,也可以为下一步考察中国周边的其他区域积累经验。
本项研究的意义及可能的应用价值:中国的软实力大战略是这些年来全世界最关注、也是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尤其是一些负责操作这一战略具体环节的部门,对软实力的理解还是持续的不清不楚和不实事求是。
对这些问题进行经验考察和观念反思,有利于改进中国和外部世界的互动,帮助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观念的自由开放竞争。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说,这也是我们必须客观分析的一大领域,因为中国官方机构天文数字的软实力战略拨款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对其使用的效用理当作客观评估。
这本小书的写法,是每一篇尽量限定在与软实力相关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问题上,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讨论国际交往中软实力的作用,避免把所有的方面和问题勉强整编成一个刚性体系。自从人们开始讨论软实力概念以来,它日益变得宽泛蔓延和丧失边界。
所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概念,一旦被人们普遍关注以后,都免不了落入这种境地。记得1985年秋季我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课程的第一学期,讨论到“意识形态”概念的时候,导师丹尼尔?贝尔教授让我们查索一下这个概念的渊源。一查吓了一大跳: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为止,仅仅在西方世界,学术界有关这个概念的定义就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种!所以这本小书决不陷入此等困境,不会在如何定义“软实力”概念上花费很多力气。比如,笔者将不参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究竟是属于它的“硬实力”范畴还是“黏实力”(sticky power)范畴之争。
我关注的更是软实力的现实政策含义和具体部门操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本书篇幅限定在十万字左右,以便读者诸君少花钱就可以买上一本非盗版,并在有限的耐心还没有被耗尽之前就能一气读完。本书不是纯学术的讨论,而是政策层次的探讨和相关思路的梳理。
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很多都属于所谓的敏感问题,在中国内地被纳入公开场所“不便说”的领地。而政策问题研究作为一种具有付诸实践的多种可能性的探讨,必须尽可能把问题的症结讲明白,以便通过公共辩论澄清现状、理顺思路,以求达到共识,最终增进我们的公共利益;本书讨论的问题基本上属于公共利益中第二层次的“国家利益”范畴。
……
献辞
前言
本项研究的要点
几方面的感谢
第一篇 为什么选“软实力”?为什么选“周边国家”?
一 在“软实力”上也要“硬起来”!
二 中国精英阶层对“软实力”理解的一大盲点
三 “这里就是罗德岛,就在这里跳舞吧!”
第二篇 本项研究的基本原则:审慎界定的“国家利益”
一 为什么很难翻译“National Interest”?
二 审慎采用“国家利益”的通行译法
三 “国家利益”被更严重地误解误用的可能
四 一个不应该得出的结论
第三篇 中国推行软实力战略的“敌师”
一 美国在国际上的“话语霸权”何以可能?
二 应对各种问题时如何有充分的理论和思想准备?
三 多元化是美国整体形象不会“全军覆没”的关键
四 演示中国软实力的两大事件
第四篇 中国的软实力投射:被忽视的对手和操手
一 软实力投射的第一大项目
二 软实力投射的第二大项目
三 软实力投射的另一支潜在劲旅
四 对手和操手:两只手胜过一只手
五 中国出品国际性NGOs的前景
第五篇 中国和周边经济交往中的软实力
一 从资本输入国到资本输出国
二 海外中国企业头上的“四把刀”
三 中国的软实力有赖于中国海外企业的运作
第六篇 中国软实力的大道——贯通政治公正的国际国内两面
一 北京倡导的国际事务“四项基本原则”
二 相对“弱者”之正义呼吁的国际板
三 政治公正的国际国内两面:中国软实力成长之道
四 公理和实力的互动即软硬实力的互动
后语 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有用的和有意义的
一 为什么目的而写作和发表
二 超越专业洋八股
三 所依托的社会
四 有问题意识的本土
附录 专题讨论
一 何迪:天下何人不识君
二 高西庆:软实力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 丘进:体制上的自我封闭影响了软实力的提升
四 马立诚:国内软实力问题存在太多盲点与误区
五 雷颐:从“韩流”看“软实力”
六 查雯:软实力究竟能帮中国外交解决什么问题
七 董彦斌:从百年前的治外法权谈起
八 郑也夫:软实力的悖论
九 陈小鲁:软实力最重要的是修内而扶外
十 王缉思:公卖修养的加强有助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十一 秦晓:关于软实力的四问
十二 丁学良:建设性的批评声音
丁学良的本事是将敏感的问题转换成技术问题,他指出知识分子的责任之一在于监督和批评,但是可以将批评的力度像菜谱上画辣椒一样作为标识。这是今天请他介绍这本小册子的主要思想,也可以展现他用了几个辣椒,如何将敏感的问题转换成技术问题。
——何迪
我们这个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等,但是,事实上我们走出去时的基本架势,给外人的感觉,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人。
——高西庆
丁学良这本著作很好,针对性很强。国内在软实力问题上存在太多盲点和误区,需要深入讨论。
——马立诚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为世界制定规则的。我觉得这些只能是精神上的一种自我安慰,实际上对国家的软实力对外影响非常有限。
——雷颐
形象这事不好做,形象不是一个执政党花大力气可以做好的。把你的事做扎实了就行,形象上面力气下大了就太拙劣了,就是臭美。
——郑也夫
我们之所以在软实力、形象的问题上有这么大反差,我们花了很多钱,也做了很多刻意的工作,但是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值,关键的问题还是自己内部没搞好。
——陈小鲁
中国强调“国家文化软实力”,跟美国人所说的软实力意思相差比较大。美国、欧洲、日本的软实力,更多地来自社会而不是国家政府。
——王缉思
丁学良《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一书选了个好题目,专著的立意、逻辑和叙述都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国家软实力”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途径。
——秦晓